陈霸先为何会杀死王僧辩 王僧辩陈霸先之争

Posted 陈霸先 王僧辩

篇首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陈霸先为何会杀死王僧辩 王僧辩陈霸先之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霸先为何会杀死王僧辩 王僧辩陈霸先之争

梁元帝萧绎的死讯传出,整个南方群龙无首、风雨飘摇,就像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眼前是如山的浪头不停地扑打过来,国家何去何从?两个掌舵的人王僧辩、陈霸先,曾经关系最铁的革命战友,面临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终反目成仇。

分歧的焦点是:要不要向强大的敌人卑躬屈膝?

王僧辩向北齐屈服

当年萧绎把第9个儿子萧方智外放,任江州刺史。最后留在江陵的儿子统统被杀,13岁的萧方智幸运地躲过一劫。

555年二月,就是萧绎被杀的两个多月后,王僧辩、陈霸先把这个“独种”接到建康,即梁王位。王僧辩任中书监、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陈霸先任征西大将军,镇守京口。

此时北方也是风云变幻,本来是东魏、西魏并列,东魏的丞相高欢死后,长子高澄被刺杀,次子高洋即位。550年他逼迫东魏皇帝禅让,自己登基,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

高洋是个战争狂人,横扫整个漠北,不可一世。哪知道回头一看,宇文泰在南方闷声大发财,轻轻松松把益州、荆州收入囊中。

高洋愤愤不平,梁朝原来是块大肥肉啊,千万不能落后,他派兵趁火打劫,也抢了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大片地盘。

但高洋还是很不平衡,因为比起宇文泰抢的,自己的成果只相当于别墅里的一个卫生间。既然宇文泰在荆州养了一个“干儿子”,我在建康也可以照葫芦画瓢啊,手上不是还有一个萧渊明吗?赶紧废物利用,不要浪费了。

高洋先派殿中尚书邢子才来到建康,送给王僧辩一封信,说:萧方智太小,不堪担当重任。不论从年龄还是名望上,萧渊明更合适,我封他为梁王,你应当迎接新主。

王僧辩大怒,这简直是扯淡。萧方智是萧衍的亲孙子,萧渊明是萧衍的侄子,谁更亲不是明摆着的吗?

他回了一封信冷冷地拒绝了。双方也知道舌头再灵活也没有用,拳头才有用。

高洋派大将高涣率兵护送萧渊明南下。萧方智才到建康一个月,北齐大军就挺进到江北的东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杀死防守将领南朝散骑常侍裴之横,俘虏了几千人。

这一拳把王僧辩打得摇摇晃晃,掂出了分量,他率军进驻姑熟(今安徽当涂县),腿开始发软,肯定打不过啊,识时务者为俊者。

在随后一个月里,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王僧辩签下了“和平协议”,把自己的儿子、侄子送到北齐作为人质,迎接萧渊明进建康,立为皇帝。

王僧辩不想输得一无所有,实在太丢人,经讨价还价,立萧方智为皇太子。

陈霸先和王僧辩决裂

王僧辩居然也做了傀儡,这让在京口的陈霸先气愤、震怒。

陈霸先原本是个穷光蛋,赤脚打天下,从最底层爬上来,越过刀山火海,天天纵马在悬崖边上。不怕死、不屈服、不给自己留退路,拼命到最后一分钟。人生信条是:不想成与败,放手搏一回。

王僧辩不一样,他是名将后代,一直跟着萧绎,起点很高,是典型的官二代、高富帅。做事凭着智慧和谋略,处处考虑周全,万无一失才会出手。人生信条是:如果风险大,暂时退一步。

就像两个人的名字一样,陈霸先天生有一股霸气、狠劲;王僧辩像僧人一样宽容;像文人那样争辩。

两个人本来八杆子打不着,只是在革命的道路上走到了一起,临时结成了盟军,同舟共济。

王僧辩曾答应让第三个儿子娶陈霸先的女儿,不巧的是,碰上王僧辩的母亲去世,婚事耽搁下来。

此时,陈霸先的部队已从当初的3万人扩充到了10万人,心里有底气,他派人去找王僧辩,反复劝说,全被拒绝。

友谊的小船“扑通”就翻了,陈霸先暗中对心腹说:我和王大人绝不会妥协。

凑巧的是,江北有人向王僧辩报告,齐军在寿阳聚集了大批军队。

王僧辩派遣记室参军江旰去京口,通知陈霸先,做好战斗准备。

北齐高洋和王僧辩不是成一家人吗?主子怎么教训起奴才了?后人推测:这可能是陈霸先散布的谣言。

陈霸先召集部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和杜稜四人商议。随后,他命令侄子陈昙朗镇守京口,徐度、侯安都率领水军直奔石头城,他率领骑兵、步兵向江乘县出发,约定在石头城下会师。

沿途守兵看陈霸先雄纠纠、气昂昂,以为打侵略者去了,送战友似地目送他们踏上征程。

陈霸先杀死王僧辩

侯安都的军队到达石头城下后,弃船登岸。城的北面是丘陵地带,不算太陡峭。侯安都让士兵们围成了圈,抬起他向上抛去,轻飘飘地落到了城墙上。一个接着一个士兵扔了上来,依次跳进城内。与此同时,陈霸先的军队也从东边冲进了石头城。

王僧辩正在石头城内办公,突然听到外面的喊杀声,搞不清楚什么情况,带着10多个亲信,急匆匆往外逃,迎面碰上了陈霸先。一看形势异常,知道大事不好,转身就跑,登上了南门城楼,大声问陈霸先:你这是想干什么?

陈霸先喊:你如果不下来,我就放火烧楼。

王僧辩看周围全是陈霸先的人,只好从楼上下来,束手就擒。

陈霸先问:我有什么罪过,你竟然和北齐军队一起讨伐我?

陈霸先不等他回答,又问:为什么你没有防备?

王僧辩答:北边都交给你了,怎么说没有防备?

陈霸先问得莫名其妙,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说给下面人听的,意思是:我是个可怜的受害者,被逼无奈才反抗的啊。

王僧辩也被问得一头雾水,“北边”指京口,意思是:我守建康,你守京口,各负其责。没什么问题啊,谁知道你背叛了呢?

陈霸先不和他废话,反正一山难容二虎,迟早要说声再见,这次就一了百了吧,当天晚上派人勒死王僧辩父子。

第二天,陈霸先向各地发布新闻通稿,列举王僧辩的种种罪行,最后加了一句:只杀王僧辩父子兄弟,其余人概不追究。

即位四个月的萧渊明很知趣,宣布“下野”,萧方智再次登基,史称梁敬帝,陈霸先被加封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南徐二州刺史等,任命萧渊明为司徒,封建安公。

陈霸先和北齐和好

从表面看,陈霸先已取代王僧辩,成为南方的“老大”,实际上,他控制的地盘少得可怜,只有建康和京口。王僧辩在高层太久,早就把故吏亲戚安插在江南,环绕京口。他们都是出身高贵的人,谁会听“吊丝”陈霸先的。

长江中游太远,陈霸先顾不上,他先出兵,平定了吴郡(今江苏苏州),勉强有了个稳定的后方。

陈霸先又派出使者北齐,说:王僧辩想害死萧渊明,和齐国决裂,我已经替你们杀了他。现在南方的小朝廷继续向您称臣,永不背叛。

可是这种话漏洞百出,北齐又不是傻子,你都把萧渊明废了,还贼喊抓贼,睁着眼说瞎话。高洋派大军南下,直扑建康。

陈霸先忙得来不及喝口水,真正的保家卫国开始了。

相关参考

陈霸先为什么会杀死王僧辩

梁元帝萧绎的死讯传出,整个南方群龙无首、风雨飘摇,就像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船,眼前是如山的浪头不停地扑打过来,国家何去何从?两个掌舵的人王僧辩、陈霸先,曾经关系最铁的革命战友,面临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终反

解析陈霸先与王僧辩王颁陈叔宝的关系

王僧辩陈霸先公元548年,南朝梁爆发了侯景之乱。至此,南朝梁的江山已经开始渐渐的走下坡路。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南朝梁涌现出了两个杰出的政治人物,一个就是王僧辩,另一个是东扬州刺史陈霸先。陈霸先画像王僧辩

解析陈霸先与王僧辩王颁陈叔宝的关系

王僧辩陈霸先公元548年,南朝梁爆发了侯景之乱。至此,南朝梁的江山已经开始渐渐的走下坡路。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南朝梁涌现出了两个杰出的政治人物,一个就是王僧辩,另一个是东扬州刺史陈霸先。陈霸先画像王僧辩

王僧辩与陈霸先感情很好却为何又被他杀死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南朝梁将领。父亲是右卫将军王神念,先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担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湘东王出任丹阳尹,王僧辩只好跟随他转任府行参军。随后萧绎改任什么官,王

王僧辩与陈霸先感情很好却为何又被他杀死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祁人,南朝梁将领。父亲是右卫将军王神念,先祖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担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湘东王出任丹阳尹,王僧辩只好跟随他转任府行参军。随后萧绎改任什么官,王

历史人物 王僧辩是汉人吗_王僧辩与陈霸先_王僧辩生平事迹_王僧辩后人

中文名:王僧辩别名:君才国籍:南朝梁民族:汉族逝世日期:555年10月26日职业:将领、军阀主要成就:大败侯景官职: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大司马封爵:永宁郡公号:雄信将军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王僧辩

历史人物 南朝梁将领、军阀王僧辩简介,陈霸先杀王僧辩的原因是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僧辩最初在北魏政权任职、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随父王神念从北朝投奔南朝,出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以后,随着湘东王职位的调动,先后任过湘东王府行参军、中兵参军、府司马

历史人物 南朝梁将领、军阀王僧辩简介,陈霸先杀王僧辩的原因是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僧辩最初在北魏政权任职、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随父王神念从北朝投奔南朝,出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以后,随着湘东王职位的调动,先后任过湘东王府行参军、中兵参军、府司马

陈后主骄奢亡国

正当梁元帝萧绎派王僧辩等平息“侯景之乱”时,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已经悄然崛起。不久,陈霸先趁梁元帝在江陵被杀,先与王僧辩一起推举萧方智为太宰(执政大臣),接着杀死威望极高的王僧辩,自己立萧方智为帝。然后

陈文帝陈�`是一个怎样的人

  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开国皇帝是陈武帝陈霸先,陈`是他的亲侄子。陈`年少时被陈霸先从侯景手中救出后,就一直跟着陈霸先到处征战。  陈`在陈霸先讨伐王僧辩一战中声名大振,在面对王僧辩的女婿杜龛的部下杜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