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蜀国灭亡为什么只有关羽子孙被残忍灭族

Posted 关羽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蜀国灭亡为什么只有关羽子孙被残忍灭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蜀国灭亡为什么只有关羽子孙被残忍灭族

三国之中蜀汉灭亡最早,当时天下还未统一,因此,司马昭对蜀汉的君臣都比较善待,除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外,其余主要的官僚贵族都有良好的待遇,刘禅更是被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但是唯独关羽的子孙被残忍灭族?这到底是为什么?

“关羽斩庞德”

这最早还要从公元219年说起,关羽守荆州,亲率大军攻打襄樊,当时的守将曹仁无法抵挡,被打的落花流水,于是曹操派于禁领军救援,但是先锋将军就是庞德,这是位猛将,据说出征时是抬着棺材的,誓死要斩杀关羽!但是,最后的结果很悲剧,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

“两个儿子封侯”

关羽斩杀庞德,生擒于禁,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是一片恐慌,很多人都有投降畏敌之念,因此,一方面,为了显示庞德的忠君爱国之心,勇猛不畏生死的精神:而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安抚人心,稳定朝局。因此,曹操封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所谓将门虎子,其儿子庞会更是勇猛善战,在军中混的也是不错。

“趁乱诛灭关羽全族”

庞会封侯,从军作战后,一直立志要为父报仇,一雪前耻。而公元263年,其跟随魏国将领钟会举兵伐蜀,而且轻易的就将蜀国灭亡,而且之后主将钟会,邓艾先后被杀,姜维也图谋复国,因此,当时的蜀国是一片混乱。正是在此,庞会趁乱率军冲进关羽家中,见人就杀,诛灭其全族。也算报了仇了。

关羽完全是靠实力斩杀庞德,可以说庞德死得其所,并不冤屈,都是英雄。而庞会以此报仇,残杀关羽全族,未免有小人行径。可怜关羽惨死,关羽的后人也被屠杀殆尽,好不悲惨!

相关参考

蜀国灭亡后,为什么只有关羽的后代被灭全族

  关羽,在当时的三国时代可以说是威震华夏,不单单是因为他白马坡斩袁绍大将颜良,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攻打樊城时,劝降于禁斩杀庞德,而正是关羽的这次“威震华夏”,为以后的关羽后代被灭族埋下了隐患。  刘备自

关羽竟是蜀国灭亡的大罪人? 揭秘三国新论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他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

历史人物 为什么蜀汉灭亡之后 关羽的后人会被灭族呢

还不知道:为什么关羽后人会被灭族呢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63年,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余人,由狄道进军,以牵制蜀军大将姜维驻守沓中的主力;雍州

历史人物 大唐开国功臣徐茂公功勋卓著,子孙后代太高调被灭族

任何一个朝代的开朝都离不开一众文臣武将的努力,尤其是在战场上殊死拼搏的将军和战士们,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一朝的皇帝也都会对这些武将们有所忌惮,因此,他们便会在朝局稳定之后寻找各种各样的由头除掉这些人。

历史人物 关羽为什么被称为武圣?关羽真实生平揭秘

三国里对后人影响最大的人物可能就是关羽了,因为到现在我们都还喜欢拜关公。关羽被称为是武圣,在蜀国拥有绝对兵权,而且曹操和孙权也是非常欣赏关羽,想把他归入麾下不过从没成功。不过真实的关羽又是什么样的呢?

揭秘关羽死亡之谜 为什么刘备不发援兵救关羽?

关羽死亡之谜。曹操孙权联手,合打蜀国关羽部队,最终关羽因为兵力不足导致失败,最后败走麦城,头颅被孙权砍下。那么,为什么在这次打仗中,关羽会兵力不足?刘备为什么不发兵援救?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建安二十四

揭秘关羽死亡之谜,为什么刘备不发援兵救关羽

关羽死亡之谜。曹操孙权联手,合打蜀国关羽部队,最终关羽因为兵力不足导致失败,最后败走麦城,头颅被孙权砍下。那么,为什么在这次打仗中,关羽会兵力不足?刘备为什么不发兵援救?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建安二十四

揭秘张弘范被灭族的传说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

揭秘张弘范被灭族的传说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

三国历史 揭秘关羽死亡之谜,为什么刘备不发援兵救关羽

关羽死亡之谜。曹操孙权联手,合打蜀国关羽部队,最终关羽因为兵力不足导致失败,最后败走麦城,头颅被孙权砍下。那么,为什么在这次打仗中,关羽会兵力不足?刘备为什么不发兵援救?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建安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