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Posted 坦克
篇首语: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七兄弟的鐵棺材:美國M3坦克進化史,北非戰場盟軍最靠譜的武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M3中型坦克(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路。「桌面戰爭兵棋」專註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文:桌面戰爭兵棋|賣萌的磚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展現出的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令人驚嘆,其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產量接近5萬輛,是二戰期間產量最大最成功的坦克之一。然而M4坦克成功的設計並非橫空出世,在其之前的M3中型坦克為「謝爾曼」的成功做足了鋪墊。相比於M4「謝爾曼」,M3中型坦克的名聲就不那麼好了,非常規的設計布局、高聳的車體、擁擠的車內空間等都為人所詬病,在戰場上被人戲稱為「七兄弟的鐵棺材」。
美國M2中型坦克,車體的設計很有特色
M3中型坦克的前世今生
雖然就結果來看M3中型坦克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在美國的坦克發展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美國投入二戰的時間比歐洲的主要參戰國要晚,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對戰爭毫無準備,相反美國對這場大戰保持有相當的關注。就坦克的研發來說,在20世紀30年代美軍沒有裝備一款中型坦克,雖然進行過相關的設計研究,但大多停留在紙面,不過世界局勢的變化使得美國在1936年5月下決心要研發一款代號為T5的中型坦克。在1938年夏天,T5完成了設計定型,並被正式命名為M2中型坦克,M2中型坦克的武器包括1門37毫米火炮以及7~8挺7.62毫米機槍,其中1挺為並列機槍,2挺為向前射擊的車體機槍,在車體四角各布置有1挺機槍,頂部還可安裝1挺防空機槍。
T5E2型原型車,該車的設計影響到了M3中型坦克
雖然美國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中型坦克,但是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中,德國的裝甲部隊已經用上了號和裝備短管75毫米炮的號坦克,M2中型坦克和同期的號、號坦克比起來就相形見絀了。為了應對德國裝甲的威脅,美國馬上開始推進M3中型坦克的研製工作,其中首要需要解決的就是坦克的火力問題。美國在研製T5中型坦克的時候曾製造了所謂的T5E2型,該型號就是在車體上安裝了1門75毫米榴彈炮,用於驗證大口徑火炮在坦克上的適用性,這顯然直接影響到了M3中型坦克的設計,只不過M3在車體上裝備的是M2型75毫米坦克炮而不是榴彈炮。
行駛中的M3中型坦克
除了車體的火炮之外,M3還設有一座可旋轉的炮塔,裝備1門M5型37毫米火炮,在這座炮塔之上還有一個可以獨立旋轉的機槍塔頂,這些加起來就使得M3中型坦克的整車特別高大,車高達到了3
12米,相比之下德國號坦克的車高僅為2.5米左右。M3中型坦克的設計完成於1940年6月,同年7月正式定型並得到M3的武器代號。經過一系列相關的準備工作後,1941年4月首輛生產型的M3坦克下線,於5月送至阿伯丁武器試驗場進行驗收試驗,7月開始正式大規模量產。
美國原版的M3被稱為「李」,特點是炮塔頂部還有一個機槍塔
為盟軍征戰北非
當M3中型坦克開始量產時美國還並沒有直接參加戰爭,但是其很快就接受了戰火的洗禮,只不過不是在美軍而是在英國軍隊中。隨著英法聯軍在法國戰役中的失利,雖然英國通過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地保住了大量有生力量,但武器裝備的損失卻不可避免。所以在1940年6月英國就向美國派遣了一個代表團,考察可用於裝備的英軍的技術裝備,正好M3中型坦克剛好完成了設計定型,於是英國順理成章地選擇採購M3中型坦克。1942年在北非的英軍裝甲部隊就得到了M3中型坦克的補充,並且在5月27日的賈扎拉戰役首次參加戰鬥。
裝備英國炮塔的M3被稱為「格蘭特」,英國炮塔相比原版更大並且取消了機槍塔
M3中型坦克裝備英軍後,英軍就給M3取了名字——格蘭特和李,這兩個名稱都來源於美國內戰時期的將領,格蘭特取自尤利塞斯·S·格蘭特將軍,李取自羅伯特·E·李將軍,有趣的是在美國內戰中這兩位將軍分屬不同的陣營,格蘭特將軍為北軍總司令,而李將軍則是南軍的統帥。之所以會給M3中型坦克取兩個名字,是為了區分美國原裝的M3坦克和英國改裝的M3坦克,其中美國原裝的M3坦克為「李」,而經過英國改裝的則是「格蘭特」,為了區分英美的不同可能就是分別選擇南北方將軍來命名的原因。英國改裝後的「格蘭特」和「李」的主要區別在於炮塔,「格蘭特」裝備的英國設計炮塔比美國原裝炮塔稍大一些,並且取消了炮塔頂部的機槍塔,使得M3坦克的車高稍微降低了一點。另外「格蘭特」還取消了無線電員的編製,使M3坦克的乘員從7人降低為6人,在底盤、武器裝備等方面「格蘭特」和「李」則基本一致。
駛過被擊毀坦克的M3「格蘭特」
在北非戰場上M3中型坦克不成熟的設計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最主要的包括75毫米主炮射界有限,對於側面的敵人必須要旋轉車體才能使主炮瞄準。車體太高而主炮設置在車體中下部導致M3進入掩體時有些尷尬,如果掩體太高就會擋住75毫米主炮,露出主炮的話又會有大面積的車體暴露在外,降低了掩體的作用。大部分M3坦克採用了鉚接車體,這種車體的抗毀傷性能相對較差,在被擊中時鉚釘可能被震飛擊傷車內乘員,並且在坦克內部M3並沒有規劃專門的存放艙室,穿甲彈擊穿M3後形成的彈片很有可能會引爆炮彈。
英國的「瑪蒂爾達」 步兵坦克裝甲厚實,但火力貧弱
對於M3中型坦克的這些缺點,英國作為坦克的發源國不可能完全看不出來,但即便是英國對M3坦克不夠滿意,迫於戰場的壓力英軍也別無選擇。一是因為英軍確實缺乏坦克這樣的技術裝備,而M3中型坦克已經是美國當時能提供的最好的坦克。二是北非英軍裝甲部隊的「瑪蒂爾達」 、「瓦倫丁」、「十字軍」等坦克都裝備的是2磅炮(40毫米),英國的2磅炮對付德國的號坦克還勉勉強強,但是面對擁有50毫米裝甲的號坦克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而M3中型坦克裝備的M2型75毫米炮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該炮在8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55毫米裝甲,2000米距離上為35毫米。所以即便是M3主炮射界有限,就當作坦克殲擊車來使用也是不錯的。另外M3中型坦克車體正面裝甲厚度為51毫米,並且帶有傾斜設計,車體兩側的裝甲也有38毫米,所以拋開車體高大以及鉚接設計等缺點,光從火力和裝甲的參數上來講,M3中型坦克的性能是看的過去的,再加上美國工藝的加持,使得M3在可靠性上也有不錯的表現。
美國M4「謝爾曼」的成功少不了M3在戰場上取得的經驗教訓
結語
雖然M3中型坦克有很多令人詬病的缺陷,但必須承認的是它為穩定北非戰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M3中型坦克共生產了6種車型,總產量為6258輛,除了北非戰場之外,其還出現在太平洋戰場、蘇德戰場,並在美國國內承擔訓練裝甲兵的任務。M3中型坦克另外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為M4中型坦克的研發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可以說M4中型坦克的輝煌中就有M3的一部分功勞。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俄軍最強坦克參戰,美國下令必須摧毀,500枚穿甲導彈運抵敘利亞
T14坦克出現在敘利亞戰場4月22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工貿部長丹尼斯·曼圖羅夫對外界透露:俄軍現役最強的T14主戰坦克已經開始在敘利亞戰場接受實戰檢驗,俄羅斯一共向敘利亞派出了5輛T14
文/大靜子老師先不談羅志祥的話題,我想說說我和前夫的故事。離婚後,前夫的工資卡一直在我手裡,他沒有向我要,我主動拿給他時,他就說了一句話:「還放你手裡吧,每個月給我打3000塊錢就行。」孩子給我了,考
文/大靜子老師先不談羅志祥的話題,我想說說我和前夫的故事。離婚後,前夫的工資卡一直在我手裡,他沒有向我要,我主動拿給他時,他就說了一句話:「還放你手裡吧,每個月給我打3000塊錢就行。」孩子給我了,考
印度在軍工研發方面有著百折不撓的精神,一個阿瓊坦克竟然能搞了40多年還不放棄,其實換個角度說,說簡單一點,不是什麼百折不撓,而是為了面子死活不放棄阿瓊。這讓印度軍方相當的難受,已經連續數次要求放棄阿瓊
历史军事 頗具爭議的納粹救火隊員兇殘成性,德國將領中尤其扎眼
在第三帝國當中論名氣,他或許沒有三大名將的名號拉風,但要問起誰是二戰德國最靠譜的防禦大師,那他一定是最佳的人選,此人就是:沃爾特·莫德爾元帥。莫德爾1891年元月24日出生於東普魯士的廷根一個中產階級
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是二战时期美国以M2中型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来的中型坦克,“格兰特/李”的名称为英军所取。M3中型坦克的外形和结构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其车体较高,炮塔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是美国在二战中制造数量最多的轻型坦克,也是二战中使用最广泛的轻型坦克之一,除装备美国陆军外,还提供给英国等同盟国军队使用。该坦克车体前部和两侧装甲板为倾
《繡春刀》劇照《繡春刀》的兵器有多靠譜?其實真正的繡春刀長什麼樣,並沒有留下靠譜的文字記載或出土實物,流傳的畫作也是寥寥帶過,沒有明確提出哪類刀屬於繡春刀,給後人留下許多謎團。比較靠譜的解釋是,繡春刀
《繡春刀》劇照《繡春刀》的兵器有多靠譜?其實真正的繡春刀長什麼樣,並沒有留下靠譜的文字記載或出土實物,流傳的畫作也是寥寥帶過,沒有明確提出哪類刀屬於繡春刀,給後人留下許多謎團。比較靠譜的解釋是,繡春刀
弃儿变宠儿:简析二战日军版美制M3轻型坦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M3轻型坦克是美军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