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解放戰爭中的王牌縱隊,司令員軍銜各有不同,最低的都是中將
Posted 司令
篇首语: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解放戰爭中的王牌縱隊,司令員軍銜各有不同,最低的都是中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解放戰爭中的王牌縱隊,司令員軍銜各有不同,最低的都是中將
三年解放戰爭打下來,我軍在這期間有興趣無數王牌軍,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第38軍,第40軍,第20軍,第27軍24軍,第12軍等等王牌軍的番號。這些軍的番號都是在1949年成立的,它們的前身都是由各野戰軍縱隊改編過來的。那麼,你們知道,在解放戰爭中的王牌縱隊都有哪些嗎?各縱隊司令員在建國後都享受什麼軍銜?(排名不分先後)。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中,活動在我國的東北一支部隊,所以稱之為東北野戰軍,總司令員是林帥。這支野戰軍算是人數規模較大的一支,擁有12個縱隊分別為;一縱司令員為李天佑,二縱司令員劉震,三縱司令員韓先楚,四縱司令員吳克華,六縱司令員黃永勝,七縱司令員鄧華,八縱司令員段蘇權,九縱司令員詹才芳,第五縱隊司令員萬毅,第11縱隊司令員賀晉年,第12縱隊司令員鍾偉,十縱司令員梁興初。
在以上十二個縱隊里,有著王牌縱隊之稱的有第一縱(李天佑),第二縱隊(劉震)與第三縱隊(韓先楚),被譽為林帥麾下三隻虎。它們在戰場上表現英勇,戰鬥力強,有實對一場戰爭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這三個縱隊司令員在建國後都授予上將軍銜,以獎勵他在解放戰爭中立下的戰功。
華東野戰軍是生活在華東地區的一支部隊,因此稱之為華東野戰軍。這支部隊也是一隻鐵馬雄獅,為新中國的成立,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像大名鼎鼎的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還有淮海戰役都是華東野戰軍將士完成。
因此,也鍛鍊出一批能征善戰的縱隊,如第1、第4、第6縱隊組成第1兵團(亦稱粟yù兵團)。第7、第9、第13縱隊及渤海縱隊組成第2兵團(亦稱許譚兵團)。以第3、第8、第10縱隊組成第3兵團(亦稱陳唐兵團)。以第11縱隊,第12縱隊組成第四兵團(亦稱蘇北兵團)。
以上這四個兵團,戰鬥力最強的王牌縱隊,肯定是由第一縱隊(葉飛),第四縱隊(陶勇),第六縱隊(王必成)組成的第一兵團,他們被稱之為華野三虎,粟司令手中的利劍,指哪打哪,都可以達到逢戰必勝的效果,加上粟司令的指揮,堪稱完美組合。因此在建國後,葉飛是上將,其餘的兩位都是中將。
中原野戰軍也稱劉鄧大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黨佔領中原地區一支重要部隊,所以稱之為中原野戰軍。下轄部隊由冀魯豫軍區主力編為第1縱隊楊得志任司令員,冀南縱隊改為第2縱隊陳再道任司令員。太行縱隊改為第3縱隊陳錫聯任司令員,太岳縱隊改為第4縱隊陳賡任司令員。太行軍區主力組成第6縱隊,王宏坤兼司令員(後由王近山代司令員),還有第7縱隊楊勇任司令員。部隊組成的有點複雜,但也是一支能征善戰之軍,從戰爭年代鍛鍊出來的一支部隊。
如果評價戰鬥力較強的王牌縱隊,有第四縱隊(陳賡司令員),第三縱隊(陳錫聯),第六縱隊(王近山)。後來在部隊改編後,第四縱隊,第三縱隊改編成兵團番號,而第六縱隊改編成後來大名鼎鼎的王牌軍第12軍。
以上三人都是王牌動隊司令員,但是授予的軍銜分別是大將,上將,中將。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算是解放戰爭時期的王牌縱隊中司令員中軍銜最高的一位。
西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長期在祖國的大西北與敵人戰鬥的一支部隊稱之為西北野戰軍。縱隊番號有第1縱司令員是賀炳炎,第2縱司令員是王震將軍,第3縱司令員是許光達,第4縱司令員是王世泰,第6縱司令員是羅元發,第7縱司令員是彭紹輝,第8縱隊司令員是姚喆。雖然西北野戰軍人數少,但是在解放戰爭年代,在彭老總的領導下它也完成了,上級給它的作戰任務,以及戰略要求。如果在這七個縱隊中評選出戰鬥力較強的王牌縱隊,肯定是第一縱隊,也就是後來的天下第一軍,司令員賀炳炎上將軍銜。
以上這些,都是解放戰爭中的王牌縱隊,不過,司令員軍銜各有不同,最高的是大將,最低的都是中將。他們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成立,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我軍最傳奇中將,從旅長直接升軍長,解放戰爭中擊敗61名國軍名將
周希漢是我軍中的一位傳奇將領,他沒有當過營長就當了科長,沒有當過團長就當了旅長,沒有當過師長就當了軍長,成長曆程在我軍中實屬罕見。更為罕見的是,我軍將領大都身經百戰,身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槍傷刀傷。而周希
二野十虎將,兩位在建國後授予大將軍銜,只有一人享受正國級待遇
第二野戰軍又稱中原野戰軍,也是解放戰爭中,我軍比較有影響力一支部隊。這支部隊一直由劉,鄧二人領導,後人也把他們稱作為劉鄧大軍。雖然,第二野戰軍的人數規模,比不上第三野戰軍與第四野戰軍,但是,在解放戰爭
二野十虎將,兩位在建國後授予大將軍銜,只有一人享受正國級待遇
第二野戰軍又稱中原野戰軍,也是解放戰爭中,我軍比較有影響力一支部隊。這支部隊一直由劉,鄧二人領導,後人也把他們稱作為劉鄧大軍。雖然,第二野戰軍的人數規模,比不上第三野戰軍與第四野戰軍,但是,在解放戰爭
历史秘闻 三野第9兵團4個軍政委,此人軍銜最高,身居高位從不搞特殊
第三野戰軍,很多人都知道,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主力部隊之一,第三野戰軍的前身是在戰場上威名赫赫的華東野戰軍,下轄四個兵團和一個特種兵縱隊,其中第九兵團下轄四個軍,有四個軍政委,建國後,軍銜最高的是第2
兩伊戰爭中,伊朗和伊拉克都曾針對對方核設施進行過空中打擊,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戰果。戰爭史學界認為,兩伊戰爭應該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針對對手核設施展開空襲的戰爭,希望也是最後一次。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
華東野戰軍序列1947年,合併成立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葉飛。第2縱隊司令韋國清。第3縱隊司令何以祥。第4縱隊司令陶勇。第6縱隊司令王必成。第7縱隊司令成鈞。第8縱隊司令王建安。第9縱隊司令許世友。
历史军事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傷亡10萬精銳,卻為何只打死了148名美軍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龍思屹1990年8月,美國糾集一幫國家組建起反伊聯盟,以解放科威特為由向伊拉克發起進攻。出乎意料的是,不到半年時間,聯軍就以傷亡不到一千人的代價擊潰了伊拉克的百萬大軍。而
他是塔山阻擊戰的隱形功臣,後來沒有參加授軍銜,可是官至副國級
塔山阻擊戰是影響遼瀋戰役走向,乃至最終結局的一場阻擊戰。當時,由於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的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和第11縱隊,奉命死守塔山陣地,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攻克錦州開創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他是塔山阻擊戰的隱形功臣,後來沒有參加授軍銜,可是官至副國級
塔山阻擊戰是影響遼瀋戰役走向,乃至最終結局的一場阻擊戰。當時,由於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的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和第11縱隊,奉命死守塔山陣地,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攻克錦州開創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1979年2月底,對越自衛反擊戰激戰正酣。解放軍成都軍區陸軍第50軍149師奉令南下邊境,歸昆明軍區陸軍第13軍指揮,從河口邊境進入戰場,向沙巴方向的越軍步兵316A師發起突擊。,149師馬不停蹄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