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耳熟能详,“草人借箭”的故事你知道吗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当你毫无保留地信任一个人,最终只会有这两种结果,不是生命中的那个人,就是生命中的一堂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耳熟能详,“草人借箭”的故事你知道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草船借箭”的故事耳熟能详,“草人借箭”的故事你知道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草人借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比小说更加精彩”,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小说是作家凭空构思,或者按照某个人或事,加以改编而形成的,超不出人脑的思维。而历史则不同,在各种原因的促使下,各种矛盾的作用下,其精彩、生动、血腥、曲折往往远远超出人的思维。
比如,大唐安史之乱时期的名将张巡,上演了一出“草人借箭”,其精彩程度远超《三国演义》中令大家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
张巡
首先说明一下,虽然三国早,唐朝迟,但张巡并没有学诸葛亮。因为“草船借箭”是罗贯中先生构思的,历史上并无此事。而写《三国演义》是明朝的事,反倒是罗贯中有可能受到张巡的启示,将真实的“草人借箭”与“孙权驾轻舟亲探曹营”的史实结合起来,安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我们来看看张巡“草人借箭”是怎么回事:
张巡,蒲州河东人,史称他“博通群书,晓战知阵”,翻翻历史就可知道,其实张巡守城的本领在整个历史中也难有匹敌。
草船借箭
安史之乱爆发时,张巡任真源县令,他的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与同僚雍丘县令令狐潮都投降了安禄山,逼迫他一起投降,但张巡奋起反击,没有与这些“唐奸”为伍。而是进入雍丘,修筑城防,拉起了抗击安史叛军的大旗,开始了他悲壮的守城岁月。
此时的雍丘城内,约有两千守军,但令狐潮带来攻打雍丘的叛军足有四万。虽然敌我力量悬殊,但张巡毫无惧色,与叛军斗智斗勇,硬是守了四十多天,令叛军一筹莫展。
就在这关键时刻,传来了潼关失陷,皇帝流亡巴蜀的噩耗,一股悲观情绪在守军蔓延开来,很多人的意志动摇了。有六名将领找到张巡,劝他投降,张巡不置可否。
次日,他将玄宗画像高悬于大堂之上,领着众将士一起跪拜,然后大喝一声,将那六名将领全部斩首!将士们都惊呆了,更加坚定了坚守到底的信心。因为他们的身后就是帝国的财税财税重地,江淮。雍丘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信心虽然坚定了,但箭却没有了。将士们愁眉不展,望着张巡。而他却若有所思地望着敌营。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叛军士兵突然发现,雍丘城头有一千余人准备缒城而下,显然是想搞夜袭,于是想也不想就朝着雍丘城放箭。天亮之后,令狐潮等人惊奇地发现,雍丘城头上,半空中,挂满了浑身是箭的稻草人,纷纷大呼上当。
张巡毫不费力的就得到了十几万支箭,将士们信心倍增。
这还没完,几天之后,又是一个晚上,叛军竟再次发现有唐军准备缒城而下,令狐潮一想,张巡竟然蠢到故伎重施,呵呵一笑,说:“不用管他,肯定又是稻草人。”
然而,这次下来的却是真正的敢死队。五百余人向猛虎一样扑向毫无准备的叛军大营,直将他们杀得后撤了十几里。好一招兵不厌诈!
史载,张巡在雍丘城坚守六十余天,大小三百余战,之后他又转战宁陵,死守睢阳。最后在弹尽粮绝,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城破被俘,最终与三十六名将领死于叛军刀下,终年四十九岁。
唐肃宗剧照
张巡虽然官职不高,但能识大体,顾大局,审时度势,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死守城池,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叛军通往江淮的路上,使敌人几万大军一筹莫展。
他的功绩被历史所称颂,唐肃宗追封他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唐代宗评定安史之乱以来的功臣,张巡等八人被定为第一等。大中二年,唐宣宗将张巡等三十七人的画像挂入了“凌烟阁”。这些荣誉,体现了历代帝王对这个深明大义的热血忠臣,给予了极大赞誉与肯定。(文:熊鱼自笑)
浅见寡识,以就正于大方。
相关参考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草船借箭的故事,可以说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还有不少影视作品在这件事情上花费了大量资源进行拍摄,场面也是相当精彩。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确算是发生过,但故事的主
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听到长安失守,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去
“歷史比小說更加精彩”,我同意這個觀點,因為小說是作家憑空構思,或者按照某個人或事,加以改編而形成的,超不出人腦的思維。而歷史則不同,在各種原因的促使下,各種矛盾的作用下,其精彩、生動、血腥、曲折往往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总会发现历史和《三国演义》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里面,其实隐藏的让人惊讶的真相。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我们都知道刘备代表的蜀汉集团,一直备受拔高和正面神化,尤其是“
读过《演义》的朋友大体都会记得草船借箭,这一段的孔明不是妖精也似鬼,捉弄老曹,捉弄老周,还顺便吓唬鲁子敬。> 这段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因为孔明多智,为了防他将来作祟,周大都督决心“公道杀诸葛”
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
说起赤壁之战,大家都耳熟能详。谈起赤壁之战,人们会想起许多三国典故。什么草船借箭,舌战群儒,还有七星坛诸葛祭风等,这些都是小说中虚构或者夸大的内容。赤壁之战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以三国中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孙刘联军连箭都很缺乏,还谈什么抗曹?“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孙刘联军连箭都很缺乏,还谈什么抗曹?“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
历史秘闻 草船借箭時賈詡大吼三次,曹操都沒聽,要不然諸葛亮27歲就猝了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備受無數人的歡迎。因為其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里面的人物大家也是耳熟能詳,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諸葛亮。三國中彰顯諸葛亮智慧的情節有很多,其中草船借箭就是最為經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