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他是汉朝名将 竟在一位置上等了四十年直到死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他是汉朝名将 竟在一位置上等了四十年直到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他是汉朝名将 竟在一位置上等了四十年直到死
李广是西汉名将,也是一位充满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与匈奴征战一生,官至二千石竟然40多年,至死未得封侯。换句话说,他拿性命给景帝武帝打了一辈子工,最终也没有得到“大将军”这么一个“高级职称”,更不要说汉朝的股份。所以太亏了,以致给后人留下了“李广难封”这么一种慨叹。
为什么李广难封呢?李广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汉国防战略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雄才大略的老板汉武帝登基后,变“无为而治”为“有为进取”,一改汉高祖以来在匈奴和与战问题上的消极防御国策。对匈奴的侵扰,采取积极的反击,运用骑兵集团纵深突袭的战术,对匈奴贵族势力实施歼灭性打击。李广作为在对匈奴消极防御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将领,显然无力承担统率汉军大规模反击匈奴的重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新生代”将领后来居上,建功立业。而老板汉武帝是论功行赏,只看能力不看资历的。李广的资历没说的,看着可畏后生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比自己地位更高,虽有不服,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没办法的事情。历史的规律就是这样无情。所以李广难封。
当然,李广抑郁不得志,更是他个人军事才能局限所致。作为一名久历战阵的将领,李广骁勇善射,有勇有谋,敢于打硬仗,打恶仗,射术堪称一绝,威震匈奴各部,被匈奴誉为“飞将军”,然而这种进攻格斗上的剽悍骁勇,终究掩盖不了李广拙于战役和战略指挥的根本缺陷。记得李广曾先后五次率精兵参加反击匈奴的作战,应该说杀敌立功、晋爵封侯的机遇多多,可他不是无功而返,就是损兵折将,根本没有表现出“飞将军”的风采。连续五次机会李广都不曾把握住,这恰好说明,他疏于战略战役指挥上的大智大勇,不善于指挥大规模骑兵集团远程奔袭、机动作战。这正是他的致命伤,是他一生不得封侯的主要原因。
如果要把老将李广和少帅霍去病放在一起比较的话,那么霍去病擅长长途奔袭那种打法,在汉武帝的军事战略由防守转向进攻的大背景下,霍去病赶上了趟,迅速蹿红,成了偶像派少帅;而李广就显得落伍了,他的打法过时了,他的明星光环开始逐渐地暗淡下来。
如果拿李广和卫青比,他名声大震的时候,卫青还是个愣头青,还是个皇姐平阳公主家里的骑奴。可是卫青比李广幸运,年轻就是本钱,谁叫他还是汉武帝的姐夫兼舅子呢?再说了,卫青的忠勇和才能也并不在李广之下。老板要提拔他,那是挡也挡不住的事情。
的确,在李广身上,爱兵如子、身先士卒的优点很突出,“宽缓不苛”使得军中的将士都无比爱戴他、恭敬他,以致他死后,“一军皆哭”,连普通百姓也“皆为尽哀”。可是,他在治军上放任自流,不讲求以法治军、严格管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行军时“无队伍排阵”,大军休息时“人人自便”,连必要的警卫都不设置,太哥们化了。不分场合地“宽缓不苛”,人情味倒是浓了,规矩和士气却大打折扣了。劳而无功、战绩不佳,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关参考
位也是位太监,同样也是个双面人,不过他比童贯还要牛掰,他坐上了大唐骠骑大将军的位置,是从一品的高官,可是他是实打实的战功换来的,竟没一人敢对他不服气。不过因为是太监,文人的笔墨不稀罕写他,所以名气不高
在帝制时代,皇位继承人的确立,事关皇权的传承、国本的巩固,所以,每当新皇帝上台后,通常都要把立储――选定太子的事儿纳入首要议事日程。但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似乎是一个例外,而且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外――他于乾兴
在帝制时代,皇位继承人的确立,事关皇权的传承、国本的巩固,所以,每当新皇帝上台后,通常都要把立储——选定太子的事儿纳入首要议事日程。但北宋仁宗皇帝赵祯似乎是一个例外,而且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外——他于乾兴
...颇不但武艺高强、箭法出众,还善于用兵打伏,是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率兵讨伐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战功赫赫。但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认为廉颇老了不中用了。赵孝成王改派青年将领赵括代替他,廉颇受到排...
曹玮(973年7月22日—1030年2月21日),字宝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郃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这位张郃,他原先其实是韩馥的手下。但大家都知道,后来韩服的位置被袁绍所代替了,于是顺理成章,他便开始为袁绍效力。当时官渡之战力度爆发,袁
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汉代建立起中原王朝的一个初步形态,后几经繁衍变化至今天的中国疆域,而其中又尤以汉武帝对疆域的拓展最具开创意义。“中国在秦朝以前不是一个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他是杨鹤之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崇祯十年(1637年)
文/陈益峰提石柱土兵北上勤王,抗张氏流寇保境安民;由来巾帼多相夫教子,哪见将军有花甲老妪(yù)?值国难忠孝七十五载,防盗贼发丧四十八处。古来迷惑坟冢在何处,唯有回龙西墓是真迹。秦良玉,重庆石柱土司(
还记得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常遇春吗,小说里的常遇春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虽然在《倚天屠龙记》中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但其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为众多金庸迷所喜爱。尤其是他在知道自己活不过四十岁时,说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