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刘伯承指挥的三个特点

Posted 日军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刘伯承指挥的三个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刘伯承指挥的三个特点

七亘村伏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实施伏击作战的经典战例,也是刘伯承元帅战术指挥的一个亮点。有军事学者归纳了这次战斗所体现出的三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从战略全局研判战场走势,详细掌握日军情况,判断准确,料事如神

刘伯承元帅指挥作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作战时具有极强的全局意识,这在七亘村伏击战的策划和指挥过程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时任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并没有把正太铁路沿线的敌人孤立看待,而是把他们在正太铁路附近的军事行动和整个晋北地区的战局 以及日军的全盘战略部署、作战意图联系起来,由此选择了七亘村这个既可以影响El军整个进军计划,同时又是日军进军中的薄弱环节作为进攻点,集中力量,狠 狠痛击,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同时,刘伯承师长还十分重视对日军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他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何为“五行”?“五行”,即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掌握这五要素是战争取胜的基础和关键。所以,在每次重

大战役前,刘伯承元帅都要对这五要素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以奇制胜。七亘村战斗也不例外。在日军急于南下、驰攻太原的前提下,两次伏击的战机可谓 稍纵即逝,如果情报稍有延误或指挥员稍有犹豫,都不会有这次战斗的胜利。而刘伯承师长从日军进驻测鱼镇时就对敌人密切关注,还根据敌人进攻部队进军过快、 给养辎重急于前运的特点,判断出日军必然要经过七亘村运送辎重。第一次伏击成功后,刘伯承元帅又根据情报,判断出日军将会在七亘村再次通过,从而大胆地下 定作战决心,再次在同一地点伏击成功,做到了判断准确,料事如神!可以说,战斗胜利的取得,与刘伯承元帅良好的全局观和对敌军情报的准确掌握是分不开的。

  第二,通过诱敌,惑敌,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反常用兵

指挥员的胆识和魄力,是影响作战决心下定的重要因素;指挥员的智慧和谋略,则是形成作战战术安排、引导战斗走向胜利的首要条件。刘伯承元帅在指挥中高人一筹的智慧和谋略,在七亘村战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古人在兵法中强调“战胜不复”,认为重复使用同一种计谋或战术,会使敌人产生警惕,难以收到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也就难以取得胜利,这是战争的 常理。然而,当敌人也根据“战胜不复”的道理推测我军行动时,我军偏偏来个“如法炮制”的“战胜有复”,又恰恰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就叫灵活用兵,不 拘常规。

刘伯承元帅善于打破常规,能够从实际出发活用原则,创造性地用谋施计,对前人的经验“师其意而不泥其迹”,为后人树立了灵活用兵的典范。

  第三,充分利用有利地形,部队行动隐蔽突然

战场地形的选择是伏击战能否取胜的关键。七亘村伏击战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村附近特殊的地形条件,这为我军作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刘伯承 元帅在选择地形时亲历亲为,十分谨慎。经过细致侦察、现场勘测,他们选中了七亘村附近狭长的峡谷地带、日军行进的必经之路。这里路窄、谷深,回旋余地小, 队形调整难,日军经过时,左右无从遮蔽,首尾不能相顾,是我军进行伏击的理想战场。选定地形后,刘伯承元帅又指挥我军伏击部队轻装简行,利用茫茫夜色和太 行山山势的掩护,悄悄潜伏在预定战场周围,给予路过的日军突然打击,最终成功创造了我军在三天之内两次伏击成功的光辉战绩!

后来,刘伯承元帅亲自把这次伏击战的经验总结为“重叠待伏”战术,为我国兵法的发展添上了光辉的一笔。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七亘村伏击战是哪年爆发的

七亘村伏击战爆发时间:1937年10月,刘伯承率领129师386旅进抵山西平定地区,当时日军正猛攻娘子关。为配合娘子关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在刘伯承亲自指挥下于10月22日至28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

哪位开国元帅一直被高层称为“党内的孙武”

核心提示:此时,刘伯承刚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归来,是苏区惟一一个喝过洋墨水的“军事科班生”。由于资历老,经历丰富,指挥过南昌起义,因此,担任过中共长江局军委书记的刘伯承在上层一直有“党内的孙武”之称。

历史人物 他在淮海战役中是总指挥,被誉为我军军神,晚年对战绩闭口不谈

在大多都是“泥腿子”出身的开国将帅中,刘伯承显得独树一帜,因为他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校,这份学历可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他还非常关注军事人才的培养,早就红军时期就是红军大学校长,建国后又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刘伯承师长指挥我们冲出了日寇包围圈” ——母亲向我讲述的一段往事

来源:《党史博览》杂志2017年第5期作者:唐炎明一我的母亲陈友孟是一位普通的医务人员。1937年5月,20岁出头的她,怀着抗日救国的信念,从湖北老家千里迢迢,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辛,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徐向前军事天才被埋没的真正原因

对于徐向前元帅,大家也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直以来,人们心目中善于打仗的将领无非是林彪、彭德怀、刘伯承这些人。其实,无论在指挥艺术还是胆略方面,他们跟徐向前比起来,都差了那么一截。徐向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

哪位元帅指挥党史上最早一次武装起义 早于南昌起义

核心提示:4月21日,刘伯承以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的名义,率先呈请讨伐与蒋介石进行勾结的四川军阀刘湘。5月5日,汉口《民国日报》登载讨伐檄文,并加了前言……围城敌军比起义军兵力大10倍。在敌人的军

历史人物 部队为掩护刘伯承而死战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和陈(毅)粟(裕)大军、陈(赓)谢(富治)兵团成「品」字形,在国民党统治区站稳了脚跟。这让国民党很害怕。蒋介石成立了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白崇禧统管豫

刘伯承哪件事引彭德怀、林彪不满

第四次反“围剿”的“土洋”之争历史的暗角是1933年2月开始的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毛泽东在宁都会议被解职后,刘伯承升任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接替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政委的周恩来以及朱德,具体指挥红军实施第

共产党哪四位高级指挥者被并誉为“龙虎豹彪”

核心提示: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结束后,杨杰在演讲中说:徐州是四战之地,必须是四战之军。共产党方面高级指挥者是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是龙虎豹彪。蒋用刘峙,此人连一条豺狗都不如,哪有不败之理

刘伯承为何拒绝给周恩来当军事参谋长 建议另外请人

核心提示:在五十年代,一次,党中央考虑由刘伯承给给周恩来当军事参谋长。刘伯承听说后,急忙说:“恩来熬夜的本事实在大,我可熬不过他,还是另外请人吧。”周恩来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