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牺牲在在保卫泰山抗日根据地战斗中
Posted 伪军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牺牲在在保卫泰山抗日根据地战斗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牺牲在在保卫泰山抗日根据地战斗中
汪洋(1913—1942),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
原名汪之正,字诚斋,号洪波。出生于山东省东阿县夹河乡顾庄村。1931 年秋,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他对日本侵略中国深感愤恨和痛心, 奋笔写下《感愤》一文,表示:“大好河山,拼死保卫”,“以鲜血浇列强之恶绝,以骨髓填世界之不平,共赴国难,以一死不苟幸生”。他积极投入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救亡运动,组织同学深入郊区农村,广泛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发动民众抵制日货;还和同学们一起,发起抗日募捐活动,声援和支持抗日前线将士。并参加了济南市十二所学校二千多名学生组织的赴宁请愿活动。回到济南后,在中共济南地下党领导下,积极在学校创建“读书会”“学生会”等青年进步组织,带领同学们散发传单、上街讲演、编演抗日救国戏剧。并在当时的《济南日报》寄发诗文:“日本所杀者,我同胞也;所占者,我土地也。谁无父母? 谁无财产? 谁无生命? 而反动军阀不抗日,不救国,反把一些爱国志士视为仇敌……”
1935 年,汪洋从济南乡村师范毕业后,先后就任于肥城民教馆和东阿县立高小。1936 年初,考入西安东北军学兵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领导的东北军抗日先锋队政治指导员,为党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为了痛斥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汪洋自编了歌曲《九一八来了日本兵》,歌中唱道:“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从而激发了广大士兵反对内战,抗日救国的热情。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奉命与谷牧一起回到山东,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初,组建鲁南第一支抗日武装———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2 月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第三团,汪洋任团长兼政委。他率第三团取莱芜,战滕县,重创日伪军。同年7 月,第四支队第二、第三团合并为第二团,汪洋任政委,和团长钱钧率第二团转战鲁中、鲁南山区。因战功卓著,被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命名为“钢二团”。1939年秋,任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次年8 月,支队改旅建制,任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并参加了百团大战。汪洋奉命亲率一旅指战员在山东莱芜、博山一带向日军发动猛烈进攻。历经大小战斗二十余次,毙、伤、俘日伪军一千二百六十余人,缴获长、短枪五百余支。
1941 年夏,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成立,汪洋调任第四旅政治委员。他深入鲁南地区广大农村,广泛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政权,巩固和扩大了鲁南抗日根据地。年底,第四旅与泰山军分区合编为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汪洋任军分区政委兼中共鲁中第一地委书记。1942 年,是泰山根据地极度困难的时期,不少游击区又变成了敌占区,部队供给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汪洋教育部队要咬紧牙关,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他带领部队发动群众,运用地雷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术,配合主力部队和单独作战百余次,毙、伤、俘敌二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1942 年10 月17 日拂晓,日伪军六千余人分六路合击泰山抗日根据地,包围驻在莱芜北部山区茶叶口一带的党政军机关。为掩护机关人员突围,汪洋率部在泰山与敌人激战,壮烈牺牲。时年29 岁。
汪洋牺牲后,八路军总部立即电告全军致哀。泰山军民将汪洋牺牲地的青山小王泊生成功逃离日军控制下的本溪煤矿,回到冀南抗日根据地。学改名为“汪洋小学”,将当地医院改名为“汪洋医院”,并将青山西岭的八角台改名为“汪洋台”,建亭立碑,永作纪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将汪洋烈士的墓迁移至济南市英雄山烈士陵园。
相关参考
在鄂西大洪山根据地无数次反扫荡战役中,最值得提到的是大洪山东南麓青峰山一战。这一仗是川军二十九集团军同新四军联合作战的结果,是国共联手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一次典范。在大洪山根据地,也有李先念的新四军二支队
雷烨原名项金土,学名项俊文,军名雷烨,曾用名雷雨、雷华,朱靖。1914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孝顺镇后村。祖上世代务农。祖父项为远务农兼理发。几代辛勤劳动到项为远儿子元春手中已积累了田地四十几亩,藕塘三口,乌
抗战英烈吴隆煮(1914―194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曹门湾。八路军第129师386旅17团副团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吴隆煮烈士简介吴隆煮,1914年生于湖
任常伦,1921年生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孙胡庄(现为常伦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丧父,10岁丧母,靠叔父抚养,入学读书4年,后辍学务农。1938年,胶东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年方17岁的任常伦于
林伯熙,1909年出生于文昌县重兴区重兴乡柏茂村,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之后;1942年初,在金鸡岭伏击日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牺牲时年仅33岁。林伯熙以他短暂的青春实现了抗日杀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一、捐助
原题:南京保卫战为何白白牺牲数万血性抗日将士?全因效仿项羽破釜沉舟南北朝史上著名的大战钟离之战,与项羽力挽狂澜,击破暴秦的巨鹿之战非常相似。梁朝兵力20多万,北魏兵力数十万,梁朝名将韦睿破敌的关键,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编印了一本《烈士传》,刘伯承师长在序言中写道:“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周年。在这三年里,我们一二九师经过了3156 次大小战斗……消灭与击伤的日伪军有134678 名……这些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
太原保卫战是太原会战的核心战役,也是太原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太原会战一共激战了整整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激战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战斗之激烈是不可想象的。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参加战
据时任装甲兵团司令杜聿明回忆,上海失陷后,国民党军队中唯一的机械化部队陆军装甲兵团(只有三个营)奉令向湖南撤退。但是,11月底,何应钦突然命令将德国战车留在南京抗战。当时,杜聿明提出南京河湖众多,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