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丰岛海战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Posted 海战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丰岛海战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丰岛海战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丰岛海战的具体过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丰岛海战知道的人应该不多,但是这场战役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而且对后面的甲午海战起了非常大非常大的作用,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场什么样的战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丰岛海战的整个过程吧!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沧海百年,屈辱不断。而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屈辱,莫过于甲午中日战争。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走进甲午之战的开端——丰岛海战。
七月二十五日的早晨,方伯谦在得到了威远从牙山带回的日军攻进朝鲜王宫的消息之后,迅速率领济远号和广乙号,向西前进,前往接应高升号。随后,战争开始了。方伯谦在航行了一个半小时后,南方的海域出现滚滚浓烟,一个半小时后,日本联合舰队出现在了海面上,正是三艘主力舰:吉野、浪速、秋津洲。甲午中日战争,正式拉开帷幕!上午7点45分,吉野不宣而战,向济远号开出第一炮。7分钟后,济远号开炮还击。济远号反击之后,吉野和秋津洲号同时向济远号射击。由于日军舰上装上了新出产的速射炮,甚至在船舷位置都有安装。而济远号只有主炮三门,射速极慢。在炮战中,济远号多处遭到打击,司令塔首先被击中,济远号大副都司沈寿昌脑袋被击穿,脑浆迸出,溅了方伯谦一身。除此之外,济远号主炮也被卡住,处境相当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方伯谦逃跑成功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首先,日本舰队的航速和性能远远超过济远号。其次,日本舰队指挥东乡平八郎是与方伯谦同时从英国学成归来的同学,指挥双方水平差距不大。但是战争的结果是,济远号逃脱了,甚至回国后方伯谦还来了一次虚报假功的把戏。那方伯谦逃脱的原因,只剩下一个可能了。那就是——意外!第一个意外是——广乙舰的意外勇猛。广乙舰是参战的五艘舰艇中最弱小的舰艇,但是见济远号被攻击后,广乙舰舰长林国祥冲入敌阵,以与舰身不相符的勇猛插入了秋津洲和浪速的中央,并在中间射出鱼雷。这一行为打乱了日军阵型,济远号得以突出重围。广乙号搁浅,官兵被迫烧船登陆。而济远号借助这段时间,迅速撤退,卖掉了队友。
随后,日军迅速追赶,指挥东乡八平郎指挥浪速迅速赶上了济远号。这时的方伯谦的济远号上挂起了白旗。大家都知道白旗代表着投降,于是浪速号放慢了船速,等待着济远号投降。结果济远号丝毫不减速,继续向西飞驰。东乡八平郎发现不对,立马继续开足马力追赶,结果方伯谦故技重施,挂上了日本国旗。浪速号再次中招,但是随即又追了上去。这时第三个意外出现了。运兵船高升号和护送船操江号,出现了。日本人只得分兵,浪速号监视高升号,秋津洲追击操江,而吉野号追击济远号。被追急的方伯谦向吉野发炮,吉野躲闪不及连中4发,重伤之下,被迫挂起了黄龙旗和白旗向东撤退。方伯谦和济远号这才得以逃出生天。
方伯谦是逃出生天了,但是一场战争却开始了。这场战争中,清王朝和日本海军之间的军事差距将被无限放大。也正是这场战争,彻底打开了中国人的变革之路。今天小编的分享到此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相关参考
>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即派兵赴朝,进驻牙山。日本借机也出兵朝鲜,日本嗾使朝鲜亲日政府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不久,朝鲜政府同东学党达成妥协。清政府命入朝
揭开甲午战争序幕的丰岛海战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清政府派兵增援在朝中国军队,雇用英国“爱仁”、“飞鲸”、“高升”三艘商
历史军事 萨沃岛海战美军为什么会惨败?萨沃岛海战详细过程介绍
二战中,日本是不敢和美国正面交手的,所以每次都会采用战术袭击。偷袭珍珠港是完全没打招呼,也毫无征兆,所以暂时让日军取得了上风。但萨沃岛海战美军却大败日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战后美军也承认这次日军的战术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至189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至189
澎湖海战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在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统一中国领土过程中的一场决定性海岛攻防战役。在郑军布防严密、兵力匹敌的形势下,清军远涉大洋,攻坚获捷,
在19世纪的欧洲,普鲁士与奥地利战争不断。就在1866年的时候,普鲁士的盟友意大利在利萨岛与奥地利发生了海战。这次海战的战术精髓就在于撞击战术,最终以奥匈帝国的胜利收尾。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战争过程吧。
队形难机动火力难发扬的黄海海战 清光绪二十年(l894年)六月,日本挑起丰岛海战后,一心想消灭中国北洋舰队。这时,清军在牙山战败,
方伯谦与邓世昌都是清末的海军将领,都参加过甲午中日海战,方伯谦与邓世昌也都是因为甲午海战而死,但是死因不尽相同。方伯谦在黄海海战的丰岛战役中因为没有作战经验,看到有清军军舰被日军重创、自毁,害怕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