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广西大藤峡反明起义打了268年

Posted 西大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广西大藤峡反明起义打了268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广西大藤峡反明起义打了268年

大藤峡在今天的广西桂平,公元502年南朝梁天监元年建桂平县开始一直是浔州的首府。1994年撤县建市,1996年10月由贵港市代管的县级市。大藤峡所在地区还有一个更著名的起义遗址,那就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

大藤峡在黔江下游,黔江的大名儿叫乌江,是长江的一大支流,长江上游右岸的乌江才被叫做黔江。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酉阳彭水,在重庆市涪陵注入长江。黔江是唐宋时期的叫法儿,因为唐朝设立了黔中道。元朝开始后被称作乌江。

大藤峡作为黔江的渡江口,现在有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

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传说当年,这个地方有一条大藤,供人攀附渡江,后来被明军砍断了大藤,刻崖壁“敕赐永通峡”。

韩雍(1422年11月22日—1478年11月9日)

1.268年的大藤峡起义

如果从洪武八年(1376年)算起,到明亡的1644年,大藤峡起义就没有停止过,长达268年。当然,到了清朝,大藤峡起义也没有断过。在这么多起义中,有9次起义规模较大,它们是:

01.洪武十九年(1386)至二十八年,爆发的浔卅11大亨、罗禄山瑶民起义;

02.永乐三年(1405),浔、桂、柳三府瑶民起义和十三年胡通四、韦保遵领导的僮民起义;

03.宣德四年(1429)至七年,罩公领导的起义;

04.景泰二年(1451),侯遥二领导的瑶民起义;

05.正统至成化的蓝受式、侯大苟领导瑶、壮人民起义等。侯大苟起义规模最大。成化元年(1465),赵辅等率军16万镇压,起义军近7000人被杀,侯大苟被俘牺牲。韩雍砍断大藤,改大藤峡为断藤峡,在其地置武靖州。次年,侯大苟余部侯郑昂和胡公返又举义旗,坚持至成化八年。

06.正德十一年(1516),总督陈金设互市、允许少数民族武装对过峡商船收税,使商舶稍通。改断藤峡为永通峡。

07.嘉靖七年(1528),王守仁督师镇压胡缘二、黄公豹起义,被杀的民众达15000余人。

08.嘉靖十五年(1536),侯胜海、侯公丁兄弟率瑶民起义。

09.天启六年(1626),胡扶纪率众反抗,次年遭镇压。

大藤峡风景1

1.公正地说,大藤峡反明起义,是明朝“边疆政策”“民族政策”“经济政策”等诸多错误的综合。

历来,人们多从“边疆”“民族”两方面说,我们先从“经济政策”说起。如果,长期看本号的文章,大家对“盐”会有一个认识。综合说来,明朝的“盐政”总体政策是:盐的生产由国家垄断、运输由商人负责,售卖则由特许商人专卖,实行异地销售的制度。明政府设立都转运盐使司或盐课提举司等机构,管理各地区的食盐生产与销售。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王守仁终结了粤商赣商与徽商淮商的百年商战,弱小的粤商竟然赢了

明代商业中的“权力剥削”与“白条”满天飞,徐学谟、高拱地反抗

广西学者高言弘先生就曾说过“食盐供应的问题,更是当时广西社会经济的症结所在。”其原因为何?高先生说,广西不产盐靠广东盐进入。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盐”成为了一种控制手段,这正如在拙著《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指出的那样:“茶”作为了驭蕃(藏民、蒙古族)的手段,其性质是一样的。

因为,食盐是必需品,广西苗、瑶、壮族等在深山老林居住的人就必须克服艰难险阻进入平原、人口较为繁多的地区,所以,食盐的多少成为了地势险恶地区衡量财富的标志。大部分人家都靠吧蕉叶烧成灰腌制食品,由此可见食盐的短缺。

然而,当地政府却采取“一视同仁”的价格乃至高价甚至禁运来应对。只要稍不老实,就用“禁盐”来惩罚。

在北方,因为贸易问题,茶叶也是原因,明朝和蒙古族经常发生战争。在南方的广西山区,则也因“食盐”问题而发生冲突。当然,在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眼中,他们的做法很正常,也想不出更好地管理办法。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2.土官与流官、土官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纷争与压榨也是重要原因。

像明初军田抢占民田的事情较为普遍,说句谁都明白的话,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当兵的没吃的的紧迫性对于他们的统治的稳定性总比老百姓更要急迫。因此,在大藤峡地区,土司屯田也就势必侵占民田。

在“为何要讨安南?雍正改土归流引发五十年战争,反清者逃往那里”一文,我们讲述了“改土归流”在雍正朝引发的五十年战争的史实。有些读者说,那都是朱元璋早就开始玩儿的。其实这并不正确。朱元璋时期,面对唐宋元时期就开始存在的体制并没有有针对、有步骤地区进行过“改土归流”。

洪武十三年(1380年),泗城州知岑善忠叛乱、二十八年(1395年)龙州赵宗寿叛乱等。前者荡平之后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后者和平解决并没有进行“改土归流”。

明朝的“改土归流”只是在万历时期时期才形成一种“有意识、有步骤”地行为,利用土官绝嗣、冲突乃至造反的时机,将土官世袭改为政府委派的流官。万历之前,中央政府和土司之间的矛盾并不深,万历之后则因为“张居正改革”和晚明朝政混乱,土司的不轨之心才越来越强。

其原因也在于洪武朝驻守广西的明军有12万人,到弘治五年(1492年)时只有1.2万人。同时,军官腐败严重,早在宣宗时期对尚书张本就说过这样的话:广西的军官,其中能事者虽多,然公廉而能者十有一二,贪婪而能者八九。(详见《宣宗实录》)在腐败官员的带领下,您说能没有压榨吗。

万历之前的主要问题是土司与土司之间的争斗、土司儿子之间的斗争等等中央政府往往是把被打败的一方的某些地区“改土归流”。

综合

上面的三大类情况,就给加重了土司治理下的百姓的困苦,由此,大藤峡起义才会这么长时间。

正是因为三大矛盾,才使得明朝中央政府忽略了用更宽松的手法来解决问题,例如民族间的融洽政策、用文化辅助、去掉民族歧视色彩、政策一定的倾斜等等。而土司与土司间、土司后嗣之间的矛盾又使得在中央政府剿灭叛乱的时候,各方力量掣肘。例如广西狼兵非常著名,明政府在抗倭战争中就曾使用过,但进入大藤峡之后,反而参加了地方土司间的争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汪直简介 汪直怎么死的 汪直是太监吗 汪直和春华

  中文名:汪直  国籍:中国  民族:广西大藤峡瑶族  职业:太监,西厂厂公www.cha138.com  性别:男  汪直——明朝成化年间宦官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

历史人物 明朝成化年间宦官汪直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汪直国籍:中国民族:广西大藤峡瑶族职业:太监,西厂厂公主要成就:第一任西厂厂公性别:男汪直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汪直是大藤峡叛乱中瑶民后代,成化三年(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最初在昭

明朝历史 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叛乱

广西浔州地境中万山盤绕,其中有浔江,发自柳州、庆州,向东绕至浔州,途径象州、永安、修仁、荔浦、平乐县等。在浔江附近的山脉均为陡峭的山崖,其中最险恶地称为大藤峡。其向南截浔江为府江,相距三百馀里,地惟藤

历史人物 明朝成化权宦汪直为什么被贬

  历史上叫“汪直”这名的名人有好几个,明景帝汪皇后的父亲,明朝嘉靖时期著名的海上贸易商人兼海盗等。不过本文为大家讲述的不是上述两位,而是明朝成化年间赫赫有名的一代权宦汪直。  汪直是明朝广西大藤峡瑶

《龙门飞甲》中西厂厂公雨化田的历史原型是谁

电影《龙门飞甲》中那位跋扈、阴险,且武功高强的太监雨化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中他在东厂耍威风的情景很惹眼。历史上,真实的明朝西厂厂公不叫雨化田,而是一个叫汪直的太监。汪直是广西大藤峡叛乱中瑶民

《龙门飞甲》中西厂厂公雨化田的历史原型是谁

电影《龙门飞甲》中那位跋扈、阴险,且武功高强的太监雨化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戏中他在东厂耍威风的情景很惹眼。历史上,真实的明朝西厂厂公不叫雨化田,而是一个叫汪直的太监。汪直是广西大藤峡叛乱中瑶民

历史军事 大成国起义简介 大成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大成国起义战争是发生在大清朝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天地会的领袖人物,他们在佛山地区发表倡议,并且在广西桂平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次起义活动在大清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也是自从天平

李自成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竟是因为过于自大?

李自成可谓是反明的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也将反明进行到底了,在反明的过程中李自成表现的非常的英勇顽强。但在当时的民族大义之上,李自成就表现的有些怯懦,李自成的抗清只能说成是被动抗清。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之后

历史军事 黄巢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说到黄巢起义很多网友应该都知道的这个战役其实知道的人应该是知道他有多么的经典的,不知道的人对这个战役其实一点也没有感觉的,那么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战役到底原因经过以及结果吧,感兴趣的网友

大成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大成国起义简介

大成国起义战争是发生在大清朝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天地会的领袖人物,他们在佛山地区发表倡议,并且在广西桂平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次起义活动在大清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也是自从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