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姆岑斯克坦克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是怎样的
Posted 坦克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姆岑斯克坦克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姆岑斯克坦克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是怎样的
姆岑斯克坦克战是指1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后苏联为了阻滞德军进攻,决定将包括独立坦克第4旅在内的几个预备队兵团调集于姆岑斯克地域,阻击敌人。姆岑斯克伏击战的序曲悄然奏响。
旅长组织战斗的时间极为有限
必须在4小时之内完成战斗准备。因此,旅长在对主要方向上执行掩护奥廖尔——姆岑斯克公路任务的摩托化步兵营和第二梯队的坦克第4团,是在现场下达任务,而对在次要方向上占领防御阵地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第34团混成营,则利用地图下达任务,尔后再在现场明确任务。坦克第4旅的战斗准备在紧张的进行之中。
德军在进行猛烈的炮火突袭
10月5日晨,德军在进行猛烈的炮火突袭后,以约一个团的兵力,在1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成纵队由奥廖尔向坦克第4旅的设伏地域开来。当其进入伏击地区后,坦克第4旅突然向其纵队猛烈射击。德军顿时队形大乱,步坦协同失调。苏军则抓住有利时机,发扬火力,击毁坦克11辆、汽车8辆、毙伤步兵若干人,德军被迫慌忙撤退。这一伏击行动,有力地阻止了德军的突进,迫使其退回原出发地。德军的进攻被击退后,坦克第4旅当夜转移到第一军人村地域,在奥廖尔至姆岑斯克公路两侧在此设伏。
展开激战
10月6日晨,坦克第4旅侦察发现,德军约有150辆坦克沿公路向姆岑斯克方向开进。德军接近坦克第4旅防御阵地时,即展开战斗队形,从行进间发起冲击,约50辆坦克突入了苏 军防御阵地。防守在该地的一个反坦克炮兵连与德军坦克展开了激战。反坦克炮一门接 一门被摧毁,德军以为已经突破了苏军防御,便大胆向前推进,未料却进入了坦克第4旅的伏击圈,当即被突然猛烈的火力打得晕头转向、狼狈逃窜。战斗中,仅留布什金上士的一辆坦克,就击毁德军坦克9辆,消灭步兵1个连。经过12小时的激战,坦克第4旅击毁德军坦克43辆,反坦克炮16门,毙伤其官兵约500人。德军被迫后撤约1km,并在一块洼 地内集结。傍晚,近卫“喀秋莎”火箭炮营营长丘马克前来请战,旅长当即命令“喀秋莎”对集结在洼地内的德军进行一次齐射。是夜,“喀秋莎”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道道火龙划破夜空,呼啸着扑向洼地内的德军。德军队形大乱,人车相践,损失惨重。这次伏击战,坦克第4旅仅损失坦克6辆,其中2辆在战场上烧毁,其余4辆运往后方修复, 但摩托化步兵营和反坦克炮兵营损失较大。
重创德军
坦克第4旅在接连以伏击手段重创德军后,于10月6日夜又撤到第一军人村东北新的防御 地区,协同空降第201师和坦克第11旅继续抗击德军坦克的冲击。7—8日,德军以小股兵 力进行战斗侦察。此时,坦克第4旅在新的防御地带已严阵以待。
德军出动轰炸机
10月9日,德军出动轰炸机,对坦克第4旅的防御阵地狂轰滥炸。坦克第4旅以准确火力击 落敌机5架。尔后,德军坦克引导约一个团的步兵,向坦克第4旅的防御阵地中段和左翼发动攻击,遭到摩托化步兵营、独立营和混成营的顽强足迹。德军见正面攻击不成,便企图迂回,但遭到该旅隐蔽配置于翼侧,并经精心伪装的伏击坦克和坦克预备队的突击。在战斗中,拉夫托普洛大尉虽负伤,但仍坚持指挥坦克营,持续战斗8小时之久。该营拉夫中尉的坦克击毁德军坦克16辆。在这一回合较量中,德军损失坦克33辆、反坦克炮数十门和约两个营的步兵。
德军占领了姆岑斯克
10月9日夜,坦克第4旅奉近卫步兵第1军军长军长列柳申科少将的命令,在姆岑斯克南郊附近占领了新的防 御地区。德军向其左翼迂回,因兵力悬殊,独立营未能组织德军的进攻,德军占领了姆岑斯克。10月11日晨,坦克第4旅和配属分队撤至奥普图哈河北岸,作为军前进部队的第二梯队。直到此时,他们才得到宝贵的休整和喘息机会。
坦克第4旅在姆岑斯克地域的8昼夜阻击战斗中,先后6次变换阵地,以伏击和短促出击的方法,协同其他部队阻击了德军两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步兵师的进攻,先后共击毁德军坦克133辆、火炮49门,飞机8架、弹药车15辆、迫击炮6门,歼灭步兵约一个团,阻止了德军的突进,缓解了莫斯科方向的压力。
坦克第4旅官兵在姆岑斯克地域所取得的战果与所显示的英勇、机智、灵活、顽强的战斗精神,赢得了苏联人民的尊敬。10月2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该旅32名官兵苏联英雄称号和奖章,独立坦克第4旅也被改编为近卫坦克第1旅。
相关参考
仙游之战是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冬,在明抗倭的战争中,福建总兵戚继光指挥明军解围仙游(今屑福建),击败倭寇的城邑争夺战。倭寇不断加强对仙游的围攻。陈大有等率领守城军民,在城外戚军的配合下,拼死
天正十四年(1586年),小牧之战以后,关东北条氏开始防范、警惕秀吉。同时,秀吉为使北条家臣服,要求北条氏政、氏直父子进京。北条家自持拥有天下最有名的城池--小田原城,对秀吉的要求不予理睬,而秀吉又一
出海迎战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南宋原岳飞部将,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自告奋勇,愿率所部战船120艘、水军3000人,浮海北上,阻击金国水军。八月十四日。李宝率水军自平江(今苏州)启航。出海以后,一连三日
三都谷之战是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九月,宋军于三都谷(今甘肃甘西附近)击败青塘吐蕃部的战斗。曾经与唐帝国持续了百余年的战争的吐蕃帝国,于10世纪崩溃瓦解,诸部散落在青藏高原上。宋真宗大中祥
公元1114年(辽天庆四年)久被辽国欺侮早有反辽之心的女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伐辽先行进攻辽控制女真人的最前哨———宁江州一举获胜打开了伐辽的通道。辽天祚帝从各路调集兵力7000人,号称10万余众引
天门岭之战,有两处事件,其一是698年武周的契丹族将领李楷固和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在天门岭的战役。结果是粟末靺鞨胜利。血战天门岭南北朝以来就有大批靺鞨部族迁往内地,尤以幽州、卢龙为最多。据《北蕃风俗记》
哥特人一支西哥特人得到罗马皇帝的允许,从北方达西亚(今罗马尼亚)越过多瑙河,移居米西亚省和色雷斯一带。入境的西哥特人不堪罗马官吏的压榨和暴行,于376年掀起大暴动,得到当地下层人民的支持,给罗马当局以
鄂州之战是1258年一1259年(蒙古蒙哥汗八年至九年,南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在蒙哥攻宋之战中,忽必烈率蒙古东路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的作战。另一次鄂州之战是元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
1944年5月31日大本营下达了关于巴格拉季昂行动的基本指示。与此前几次攻势不同的是,该计划把各方面军限制在可实现的目标上,最初的目标是明斯克以西,据出发地域不超过150公里。而在实际进攻中,巴格拉季
在战略上,丹麦比较不那么重要,除了做为对挪威作战的集结区外,当然做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国家还是必须受到一些控制。此国国土小且相对平坦,是德国陆军作战的理想地点,丹麦的弱小陆军没太多成功抵抗的可能,一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