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明葡战争——中国史上与西方的首次交锋

Posted 葡萄牙人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明葡战争——中国史上与西方的首次交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明葡战争——中国史上与西方的首次交锋

明葡战争指1521年爆发的明军与葡萄牙军的战争,1523年明军胜利。双方参战兵力明军10000人,葡萄牙军700-800人,明军主要指挥官为汪鋐。正德年间的一场明葡战争,虽然明朝获胜,但还是为明朝统治者和士大夫敲响了警钟,开始大力发展火器事业,增加军事实力,为后期的明日战争的胜利以及西学东渐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战争背景

16世纪初大航海时代刚刚拉开帷幕,但欧洲海上列强着坚船利炮已打到中国门口了。此刻正是有名的荒唐君主明武宗四处游玩的时代,明朝还是处在生命的中期,但已开始显露出暮态。

明朝第一次接触西方船只,是在正德九年(1504)最先抵达广东屯门岛的葡萄牙人的商船。当时的欧洲商船都备有大炮,亦商亦军。葡人到中国南方沿海后,一方面力图占据广东沿海屯门一带为据点,做为推行商业贸易和殖民活动的根据地;另一方面,又派使节入北京,要示与明朝建立关系,从政治、经济上打开中国的大门。

正德十二年,葡驻满刺加总督派安特拉德与特使托梅·皮雷斯等人率船队驶抵广州,“放铳声如雷”,震惊全广州。因当时外国朝贡入明港口均无鸣炮行为,且葡萄牙又不属明朝规定的朝贡国家,地方官员拒绝葡人登岸。

葡人最终靠中国翻译火者亚三交结上了正德皇帝,得以滞留广东沿海,实际上一开始葡人船队用蕃货贿赂了当地官员,又和当地富商贸易,双方的关系还算可以;1518年载皮雷斯来华的船队司令啡瑙·安德拉德的兄弟西芒·安德拉德(Simon Perez de Andrade)接替了司令职位,西芒与中国官员来往时,粗暴无礼,缺乏策略,不像他兄长那样谦恭有礼;他的妄为由于他在中国沿海的违法抢劫和海盗行为而登峰造极。

西芒的斑斑劣迹不但恶化了葡萄牙与广东官员的关系,更加速了葡萄牙使团使命的失败。葡人由此显示出海盗与殖民者的本色,盖房建栅,配以火药枪炮,俨然成一堡垒,又掠夺往来商船,甚至掠夺当地儿童贩卖到海外为奴。如《名山藏》记载葡人“盘留不去,劫夺行旅,掠食小儿,广人苦之”。嘉靖初年的给事中王希文在上疏中也称:“正德间,佛郎机匿名混进,突至省城,擅违则例,不服抽分,烹食婴儿,掳掠男妇,设棚自固,火铳横行,犬羊之势莫当,虎狼之心叵测”。“烹食婴儿”之说纯属荒诞不经谣言,“掳掠男妇”则确实有之。

因此明朝官员都要求驱逐葡人,但因为火者亚三有正德皇帝宠幸,葡萄牙使者有了明武宗为后台,所以正德年间葡人仍在屯门立足脚跟。但武宗死后,火者亚三被处死,比莱斯也被押到广州关押。随即明军准备进攻屯门驱逐葡人。

中西首战:明葡屯门之战

关于屯门之战,很多史料都提到明军从出兵到胜利花了近一年时间,比如《东莞县志》:“是役也,于正德辛已(1521年)出师,嘉靖壬午(1522年)凯还”。此战明军指挥者为广东提刑按察司、海道副使汪鋐,他能调动的兵力为广东沿海卫所的部队,总计有数万人。

而葡萄牙人的兵力,《澳门史》和葡人回忆录等资料曾记载:“但是一五一八年,他的兄弟西门·特·安剌德(Simon de Andrade)率大船一艘和小船三只到达圣约翰岛”,而在这之前,西芒的哥哥在“1518年9月末,费尔南多·伯列士·德·安德拉吉再率全队启航,满载荣誉和财货进入马六甲港”,所以我们知道了葡萄牙人在屯门的兵力最多不过700-800人。

中西第一次武装冲突的过程有多种说法,综合《广东通志》、《东莞县志》、《明史》以及外国史料的论述,可以看到这场理应明朝大军轻而易举胜利的战役并不顺利。

《广东通志》记载:“檄海道副使汪鋐帅兵往逐,其舶人辄鼓众逆战,数发铳击败官军。寻有献计者,请乘其骄,募善水人潜凿其底,遂沉溺,有奋出者悉擒斩之,余皆遁去,遗其铳械”。该文指明了在交战初期汪鋐遇到了败仗,还提出冲突后期派人潜水凿沉敌船,然后力战退敌。更重要的是记载了官军获得佛郎机铳的方式——即由敌方遗弃的。《东西洋考》因而将冲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官军力战不能退敌,第二阶段派人潜水凿沉敌船,打败了佛郎机。瑞典人龙思泰《早期澳门史》中说:“一队中国士兵围攻这座堡垒。如果不是一次对他极为有利的风暴非常及时地刮起,西芒将会死于饥饿。他利用这个时机,带着三艘船逃跑了(1521年)”。

概括中外多种说法,我们知道汪鋐率领明军击溃葡萄牙人,是经过多个回合反复战斗得来的。一开始汪鋐并不知道西洋火器的威力,葡萄牙人凭借手中武器据险而战,使明军在交战初期战败。之后汪鋐在劣势装备条件下,依靠兵力雄厚和本土作战优势改速决战为持久战,长期围困将近一年以待敌疲。之后,明军利用台风或暴风雨的恶劣天气,在火铳威力不易发挥之际,全线出击打败了对手。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代价大而收获少的胜利,西门的四只船有三只逃出了包围。明军应该仅仅是占领了空荡荡的屯门岛而已。当时的人已经认为:“不数年间,遂启佛朗机之衅。副使汪鋐尽力剿捕,仅能胜之”。屯门之战使明朝认识到蜈蚣船和佛郎机铳的威力,在引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也为后来的西草湾之战取得胜利积累了战争经验。

 中葡西草湾之战

嘉靖二年(1523年)的西草湾之战,对明军来说取胜得比较顺利,正史中不但写明了战争经过,而且还有战果。寇犯新会西草湾的是葡萄牙人麦罗·哥丁霍(Mello Coutinho)率领下援助屯门的武装船队,中国人称其为别都卢,隶属于葡萄牙驻印度总督。船队有很强的战斗力,在寇犯中国前已经"恃其巨铳利兵,劫掠满剌加诸国,横行海外,至率其属疏世利等千余人,驾舟五艘,破巴西国,遂寇新会县西草湾"。在他到达满剌加的时候,获悉屯门船队与中国关系恶化,但仍打算冒险前行。哥丁霍的性格不像西芒那样暴躁,他劝告"部下力避冲突行为,于入港投锚后,急上岸求见广东地方长官,请求许其和平贸易。广东地方长官置之不理,不得已,由屯门港退出,然已遭中国舰队之追击"。

这是因为广东当局在经历了屯门之战后,已经下令"不准中国人与葡萄牙人接触。反而发布命令,要中国战船一旦遇上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就将其击毁"。由于明朝水师求战的坚定与急切,同时哥丁霍在是否开战上犹豫不决,西草湾之战一开始明军就占了上风,经过反复较量,葡萄牙不得不接受失败。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多格尔沙洲海战——英德两大强国海战的首次交锋

1914年11月,英国大舰队迎来了第一次低潮期——战列巡洋舰“大胆”号沉没,战列舰“阿贾克斯”和“铁公爵”号返厂改进动力系统,“猎户座”号由于蒸汽轮机故障正在修理,“征服者”号也在进行改装,新征用的2

历史军事 蒸汽装甲舰船的首次登场之战

1866年6月17日至8月10日进行的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实现了统一。1861

东亚文明首次遭遇近代西方海军先驱

过去,人们往往将古代东亚海军与西方同行的初次交锋,设定在1521年爆发的屯门海战。然而,在同时代葡萄牙人的记录中,却存在着一场更早的科钦-中国海战。战场不仅远离广东海岸,双方所使用武器也更贴近本国的原

历史军事 关于多格尔沙洲海战的评价是怎样的

1915年1月24日,英德两国舰队在北海的多格尔沙洲爆发首次战列巡洋舰之间的交战,德军失利退却。此战是英德战巡在北海的首次交锋。该战未能以更有决定性的英国胜利告终,此次海战,德国海军“布吕歇尔”号装甲

历史军事 中国军队再击日舰

甲午之后四十三年:中国军队再击日舰  来自空中的首次打击  1894年至1895年初的甲午战争中,在丰岛、大东沟、威海卫,中国海军以及部分守卫炮台的陆军与入侵的日本海军展开了多轮激战,虽最后作战失利,

历史军事 中国军队再击日舰

甲午之后四十三年:中国军队再击日舰  来自空中的首次打击  1894年至1895年初的甲午战争中,在丰岛、大东沟、威海卫,中国海军以及部分守卫炮台的陆军与入侵的日本海军展开了多轮激战,虽最后作战失利,

历史军事 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焕威名

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火炮在战争中将会扮演主要角色,它和以往的冷兵器战斗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而此战不仅鼓舞了明朝军

历史军事 火炮威力成就袁崇焕生前身后名

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最大意义就是证明了火炮在战争中将会扮演主要角色,它和以往的冷兵器战斗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而此战不仅鼓舞了明朝军

历史军事 杜立特空袭东京后安全返回

空袭东京,也称为杜立特空袭(DoolittleRaid),发生于1942年4月1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的一次行动,也是二战期间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的首次空袭。杜立特空袭的实施,不仅是对日本违

世界历史 1959—1960年战后东西方关系首次缓和

1959—1960年战后东西方关系首次缓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东西方国际关系出现了短暂缓和时期。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在对外关系方面进行了部分调整。苏联在斯大林去世后,也在外交政策上出现某种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