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徐达北伐是怎么回事?北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Posted 汴梁

篇首语: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徐达北伐是怎么回事?北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徐达北伐是怎么回事?北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史上鲜有自南向北讨伐成功的势力,朱元璋集团崛起于江淮后,扫平群雄,剑指蒙元统治中心大都,朱元璋派遣手下最得力的将领徐达等率师北进,成就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传奇之一。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徐达的北伐历程。

元末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11月,元朝廷早已在各地起义军的打击下摇摇欲坠。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进行北伐。由于这是针对元政权的最后一击,朱元璋集团对此十分重视。军队踏上征途前,朱元璋亲自举行祭神仪式,并对徐达等人亲授方略。徐达率军开拔后攻势顺利,很快攻克沂州,招降守将王宣。不久攻克峄州,不料降将王宣复叛,徐达便将其击杀。攻下莒、密、海诸州,然后派韩政分兵扼守黄河。张兴祖攻取东平、济宁,而自己率大军攻取益都,攻下淮、胶等州县。济南投降,徐达分兵攻取登、莱,山东全部平定。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年号为“洪武”,即皇帝位,正式建立大明王朝。不久徐达还军济宁,率水师溯黄河而上,直趋汴梁,守将李克彝逃走,左君弼、竹贞等投降。于是从虎牢关进入洛阳,在洛水之北大败元军。徐达率军平定嵩、陕、陈、汝等州,然后直捣潼关,击败守将李思齐等,可谓一路凯歌。获得捷报,朱元璋专程前往汴梁,摆酒设宴慰劳徐达,听取了下一步北伐的战略策略。

闰七月,徐达与常遇春会师河阴,派遣副将分道巡行河北之地,连下卫辉、彰德、广平。军队临时驻扎临清,派傅友德开辟陆路使步骑兵通过,派顾时疏通河道使水师通行,然后引兵向北。常遇春与徐达合兵,水陆并进,在河西务大败元军,进一步攻克通州。元顺帝携太子、嫔妃等向北逃走。一天后,徐达陈兵齐化门,填濠登城。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拒不投降,徐达便将他们斩首,除此之外,未杀一人。徐达的部队在战争时期军纪是比较好的,他命人封闭府库,登记书籍、宝物,并命指挥张胜带领一千士兵看守宫殿门,让宦官看护那些宫、公主等,严禁士兵侵扰欺凌她们。据说城中官民安居乐业,店铺照常营业。

攻克大都后,朱元璋命徐达与常遇春继续进取山西及西北等地,进一步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

相关参考

只有朱元璋北伐成功的原因 朱元璋北伐是复土战争

公元1367年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rdq

历史军事 徐达北伐之前,朱元璋做了哪些谋划

1367年,徐达奉洪武大帝朱元璋之命率25万明军挥师北伐,意在驱逐北元,攻占大都,重建汉人荣光。北伐前,朱元璋与各谋士将领进行了仔细、缜密的谋划。常遇春提出长驱直入,直取大都的主张,朱元璋认为这个计划

历史军事 徐达北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战略决战。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起兵,自十六年(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

明朝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北伐,竟是月饼起义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北伐战争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出现了不止一次两次,但最成功的当属明太祖的北伐。元末,明太祖统一南方,朱元璋在干掉了私盐贩子张士诚之后,任命徐达、常遇春统帅二十万大军誓师北伐,大获得成功

历史军事 雍熙北伐的背景介绍 雍熙北伐失败的原因

雍熙北伐的背景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辽国背景。辽景宗出兵攻宋,在满城遇到挫折,守太尉也被乱箭射死。辽景宗遇到失败以后,心情郁闷,在一次狩猎中得了疾病,不治而亡,死的时候三十五岁。宋太宗剧照辽景宗死后,

历史军事 雍熙北伐的背景介绍 雍熙北伐失败的原因

雍熙北伐的背景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辽国背景。辽景宗出兵攻宋,在满城遇到挫折,守太尉也被乱箭射死。辽景宗遇到失败以后,心情郁闷,在一次狩猎中得了疾病,不治而亡,死的时候三十五岁。宋太宗剧照辽景宗死后,

历史军事 殷浩一共北伐了几次 殷浩北伐失败的原因

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

史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柔然是怎么回事

拓跋焘,他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帅,拓跋焘出身于山西大同,16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隔一年之后登基。他自幼的时候便表现出优秀的军事天赋,12岁的时候就到外地与柔然骑兵作战。拓跋焘善于用骑

史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柔然是怎么回事

拓跋焘,他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帅,拓跋焘出身于山西大同,16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隔一年之后登基。他自幼的时候便表现出优秀的军事天赋,12岁的时候就到外地与柔然骑兵作战。拓跋焘善于用骑

历史军事 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金章宗明昌三年)写了一首后来流传很广的诗中的两句,题目叫做:《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文如下:“三万里河东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