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在三国谋士中这一点是其他人都比不了的

Posted 三国 庞统

篇首语: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庞统在三国谋士中这一点是其他人都比不了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庞统在三国谋士中这一点是其他人都比不了的

三国演艺小说精彩,直到后来拍成电视剧,电影,甚至衍生出很多其他精彩的片子,但大多都是武将比狠,谋士论智。这其中能说出口的谋士太多了,诸葛、荀家子弟、郭嘉、徐庶等等等等。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庞统,我要说一点比其他谋士都可贵的地方。谋士在三国里就是军事,帮主公出谋划策,让自己的主公无往而不利。但他们也像今天职场上的人一样,有死干到底的,陈宫宁死也不跟曹操;有跳槽的,许攸;有开始帮助主公最后觉得主公不好的,荀彧。其实跟着主公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才华混个好前程呗。

但那个时候跟现在的职场又不一样,那个时候更讲究一个“忠”字,意思就是跟定的主子就要为之效劳,岁死不休。诸葛亮的忠诚,其实书中写的很明朗,殚精竭虑,死而后已;荀彧的忠诚,哪怕最后曹操不想用自己了,也没有说跳个槽,我宁可死,我虽然不同意你称帝,但我不会走;但庞统的忠诚,其他人都差远了。

论谋略,庞统可算一级的,论忠,他更胜一筹。谋士都是要献计策的,可是有一计他是拿自己为计。怎么说呢,当初刘备在川蜀帮着自己姓刘的皇亲打仗,打完了要走。本想取川蜀,但没有理由打,为了想理由连夜不能眠。但庞统心生计谋,用自己做饵,骑着刘备的的卢马,最终走到落凤坡。凤雏落于落凤坡,这可是天计,既是命运所属,又是大计所趋。最终刘备终于找到了理由,攻打西川,自己当时的实力很轻松取蜀。

可见,庞统的忠诚是绝对的,纯粹的,超出银河系的忠诚,用自己的生命做为计谋,帮助刘备走向成功,刘备入川,三足鼎立。

世人常赞:凤雏智慧不算低,忠心为主献真身。三足鼎立天下势,谁又记得这颗心!

相关参考

英年早逝的荆楚俊杰

  说起三国时期的谋士庞统,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两个关键词:凤雏、落凤坡。凤雏是庞统的绰号,这一点毫无争议,无论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历史典籍《三国志》还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巨著《三国演义》中,都有提

三国名人之著名谋士庞统简介

庞统(179-214年8月29日),字士元,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道号“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历史人物 三国谋士庞统的简介 庞统和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历史名人

  庞统人物生平简介  庞统字士元,今湖北襄阳人,是东汉末年时期刘备帐下的重要谋士之一。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

历史人物 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郭嘉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如果要在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郭嘉这四人当中选一位最厉害的谋士你会选谁呢?如果是按照三国演义里的表现,那诸葛亮和司马懿应该都会排在前面,但是根据正史内容来的话,诸葛亮可能就是倒数了。不过这里还是做一个

三国中最强谋士是诸葛亮?那你就小看庞统了

一提起《三国》中的文臣谋士,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诸葛亮,并顺理成章地认为诸葛亮是三国中最厉害的奇人无疑。诸葛亮的确厉害,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精通天文、地理、星相学、玄学、科学、心理学等等,为刘备建立后汉

三国中最强谋士是诸葛亮?那你就小看庞统了

一提起《三国》中的文臣谋士,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诸葛亮,并顺理成章地认为诸葛亮是三国中最厉害的奇人无疑。诸葛亮的确厉害,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精通天文、地理、星相学、玄学、科学、心理学等等,为刘备建立后汉

历史人物 如果法正和庞统没死,刘备会托孤给谁?

庞统、诸葛亮、法正,三个人都是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但是由于法正和庞统两个人都死的比较早,对于后来的蜀汉和刘备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其中有一点就是在劝诫刘备上,诸葛亮无法劝阻刘备对东吴出兵,但是在他

刘伯温除了辅佐朱元璋一统天下,他还有一项绝技,诸葛亮都比不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有过不少谋略过人的谋臣,他们为各自的主公献计献策,最终得以青史留名,赢得了后人的敬仰和崇拜。在这些谋臣当中,有两个人称得上家喻户晓,甚至在民间被尊为智慧的化身,他们分别是三国牛

历史秘闻 刘伯温除了辅佐朱元璋一统天下,他还有一项绝技,诸葛亮都比不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有过不少谋略过人的谋臣,他们为各自的主公献计献策,最终得以青史留名,赢得了后人的敬仰和崇拜。在这些谋臣当中,有两个人称得上家喻户晓,甚至在民间被尊为智慧的化身,他们分别是三国牛

三国时庞统的简介 庞统的介绍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手下的重要谋士,与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