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卤城之战是真是假
Posted 陇西
篇首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卤城之战是真是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卤城之战是真是假
卤城之战是真是假?卤城之战到底是谁赢了?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发生的一场战役,也是司马懿唯一一次和诸葛亮正面交锋,最后以诸葛亮胜利告终。也正是因为这场胜利,导致此后司马懿不敢轻易进攻,采取了绝对防御的策略。不过诸葛亮在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却遭到了自家人的阻挠,因粮草不济,还有一道假口谕无奈退兵,回去查明真相后罢黜了李严。不过关于卤城之战还有许多争议,这场战役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三国志记载的极其简略: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三国志
至其中具体的过程,在《汉晋春秋》、《资治通鉴》中提到诸葛亮在卤城大破司马懿,战绩为“甲首三千”,《晋书》却提到司马懿在卤城大破诸葛亮,战绩为“俘斩万计”。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这次对决,史书出现截然不同的记载,那么究竟哪个记载是最接近真相的呢?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过程有三个关键问题:
一:诸葛亮是否在上邽打败过郭淮;
二:诸葛亮是否成功割据陇西大部分小麦;
三:卤城之战的胜利者究竟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还原出最接近真相的历史场景。
一:诸葛亮是否在上邽打败郭淮
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与上邽之东。——资治通鉴
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刈上邽之麦。诸将皆惧。——晋书
无论是《晋书》,还是《资治通鉴》都提到了诸葛亮在上邽割取陇西小麦,而当时上邽城是由郭淮、费曜镇守的,诸葛亮大军要割取上邽小麦,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理。于是在上邽地区,郭淮、费曜与诸葛亮势必发生了战争,并且由于诸葛亮在上邽成功割麦,显而易见,郭淮、费曜的确是被诸葛亮打败了,只有打败敌人才会让敌人畏惧,从诸将皆惧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来,其实晋书也默认了诸葛亮取得了上邽之战的胜利。
二:诸葛亮是否成功割取陇西大部分小麦
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刈麦。吾得二日兼行足以。”于是卷甲晨夜奔之,亮望尘而遁。——晋书
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三国志
《晋书》中司马懿声称诸葛亮会等到安置好营塞以后再去割取陇西小麦,只要快马加鞭追上诸葛亮,就能够保住陇西小麦。但是显然诸葛亮并未如同司马懿所说的先安置好营塞以后再割取小麦,而是直接开始割麦,要是安置了营塞,以逸待劳的蜀军灭必要直接跑路。正因为诸葛亮没有安置好营塞,才会在司马懿明明“倍道疲劳”的情况下,没有乘机迎战而是主动撤退。而三国志中提到“陇右无谷”,正是因为陇西小麦被诸葛亮抢了才会没有呀,如果司马懿守护住了陇西小麦,郭淮怎么跑去去找羌胡抢粮食呢?因此,诸葛亮的确成功割取陇西大部分小麦。
三:卤城之战的胜利者究竟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
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三国志
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
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三国志
陈寿大概是在避讳什么,在《三国志》中,中只记载了张郃进攻王平的结果,对司马懿进攻诸葛亮的结果只字不提。但是《三国志》提到了张郃中埋伏身死的地方是在木门道,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卤城之战的真正结果。木门道在卤城的东北方向,诸葛亮如果在卤城已经“夜宵遁”,是不可能在木门道与张郃交战的。至于陈寿为啥不记载诸葛亮的这次胜利,原因其实很简单,《三国志》是要给晋武帝司马炎审核的,自然会对司马懿夸胜讳败了。因此,卤城之战的胜利者无疑是诸葛亮。
相关参考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些人会认为诸葛亮不善军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历史上诸葛亮有一场战役,他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把司马懿逼入了绝境,而这场战争就是
逐鹿之战,黄帝战胜蚩尤后诸侯百姓都拥戴他为天子。涿鹿战争之后,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汉族而言更是全新的意义。 逐鹿之战是真是假 涿鹿之战发生的时间据说至今5000多年前,是黄帝和两个部
一般中国古史都记有炎帝、黄帝阪泉大战之事。战争结果,黄帝胜利,征服了炎帝部落。对于这一传统说法,我很早就有些疑惑不解。一,炎、黄两大族群都是从少典部落分离出来的。他们如有冲突,战争也只能在炎、黄两部落
一般中国古史都记有炎帝、黄帝阪泉大战之事。战争结果,黄帝胜利,征服了炎帝部落。对于这一传统说法,我很早就有些疑惑不解。一,炎、黄两大族群都是从少典部落分离出来的。他们如有冲突,战争也只能在炎、黄两部落...
宋与蒙古之间发生的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战又名合州之战,蒙古大军南下入蜀围攻钓鱼城。钓鱼城军民为了保护城池,而奋起抵抗,终于挫败了蒙古大军的进攻。1258年七月,蒙哥汗率领蒙古大军,从六盘山(今宁夏境)
钓鱼城之战奇迹:陈毅元帅曾有一首诗:“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诗中所说钓鱼城指的就是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宋代时称合州)东钓鱼山上的古城。十三世纪
钓鱼城之战奇迹:陈毅元帅曾有一首诗:“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诗中所说钓鱼城指的就是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宋代时称合州)东钓鱼山上的古城。十三世纪
在《荷马史诗》的影响下,当代艺术家通过电影再现火爆的“特洛伊战争”,令考古学家感到压力,因为那次木马屠城的惨烈尚未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特洛伊战争到底是真是假?多少年来人们争论不息。在过去的16年中,
可能很多并不熟悉三国时期历史的人,会不太清楚这个“界桥之战”说的到底是什么。三国时期各种战役数不胜数,而界桥之战也只是其中之一。界桥之战是三国早期,严格来说,应该是东汉末年时期发生的一次战役,按理来说
唐朝白江口之战唐朝白江口之战又被称为白村江之战,是唐朝历史是很有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是在公元663年8月27日到8月28日,持续了也就一天的时间。唐朝白江口之战图片唐朝白江口之战是指唐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