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揭秘甲午海战清军装备 炮内装沙子并非腐败

Posted 北洋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揭秘甲午海战清军装备 炮内装沙子并非腐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揭秘甲午海战清军装备 炮内装沙子并非腐败

经典影片《甲午风云》是1962年摄制的。片中,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从炮弹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看到这一情节,每个中华儿女必然无比愤慨,没想到清廷的腐朽竟至于此。

然而,为什么大战在即,北洋海军的炮弹中却装满了沙子呢?原来,当时北洋海军各舰使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则是实心弹。开花弹的弹头内填充的是火药或炸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而实心弹的弹头内则很少装药或不装药,更多时候是填充泥土、沙石来配重。实心弹击中目标后当然不会爆炸,其作战意图是凭借重力加速度击穿敌舰引起进水。

网络配图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实际上就是这种实心弹,它虽然不会爆炸、威力小,但却是北洋海军最常用的炮弹。当时,中国的近代军工已经起步,最成规模的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但这两家厂主要是生产陆军用的小口径行营炮、步枪以及相关弹药,对中、大口径火炮所需的炮弹,只能制造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实心弹,而开花弹则要依赖进口。

据北洋海军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在甲午海战后报告,北洋旗舰定远舰在战前只补充了 55颗国产普通开花弹,平均一门炮顶多分得十几枚。在海战中,仅一个半小时这类炮弹就打光了。剩余的3个多小时里,定远舰的305毫米巨炮只能发射根本不会爆炸的实心弹。

网络配图

而影片中邓世昌试图去撞沉的日本吉野舰,海战结束后尚剩余120毫米和150毫米炮弹1251发,各种机关炮弹6095发,弹药仍旧极其充足。并且,日本海军用的所有炮弹,均是开花弹。

北洋海军极为稀缺的开花弹,无论是外购还是自造,弹内填充的都是黑火药。这种中国古代方士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是木炭和硫磺,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过年时燃放的爆竹。用这种黑火药来充当炸药,只能通过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炸开的炮弹碎片来杀伤敌军、破坏敌舰,其威力极为有限。这也就是甲午海战之前的历次重大海战中,从来没有一艘军舰是被炮弹直接击沉的原因所在。

1891年,工程师下濑雅允成功配制出了以苦味酸为主要成分的烈性炸药,定名“下濑火药”。1893年1月28日,日本海军正式开始换装填充了下濑火药的炮弹。这种填充了下濑火药的炮弹威力极大。它灵敏度高,即便命中细小的绳索都能引发爆炸;爆炸后除形成冲击波和炮弹碎片外,还会伴随有中心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大火,足以把钢铁点燃;爆炸形成的火焰会像汽油着火一般四散流动,就算在水中都能持续燃烧一段时间。

网络配图

1894年9月17日午后,满载新式炮弹的12艘日舰与北洋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遭遇,经过5小时鏖战,参战的12艘中国军舰4沉2逃,其余被重创以致难以修复。而中国军舰的炮弹命中率虽也不低,但却无法直接对日舰造成大的损坏,唯一明显的战果是镇远发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舰的弹药房,引起连环爆炸,形成大火,导致军舰重创。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澎湖海战清朝为什么会胜利

在澎湖海战中,清军之所以取胜,除战船装备精良,将士作战勇敢之外,也是与作战指挥的正确分不开的。清军水师统帅施琅“治军严整,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海中风候”,因此在指挥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在渡海时间上,他一

历史军事 大象岛海战中法军有着哪些准备

皇家泰国海军并非弱旅,新近才从意大利和日本购入新型舰只。主要战斗力包括两艘装备八英吋舰炮的二千五百吨排水量海岸护卫舰、两艘英制装备六英吋舰炮的炮艇、三艘驱逐舰、十二艘鱼雷舰,四艘潜水艇。另外皇家泰国空

历史军事 清军为何打不过装备相当的八国联军

  清军与八国联军,11.3万人对2万人的较量,北京地区的战争仅仅打了56天就全线溃败.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军队与外国列强军队的作战,几乎逢战必败.每一次战败都使得国家利益进一步丧失,民

第二章 突发难,丰岛炮声_甲午战争清朝的武器装备到底如何

>  清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真的是与武器的装备数量有关吗?>>  甲午战争中的枪支>>  甲午战争前后是步枪发展换代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的步枪设计纷纷问世。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

历史军事 兵力5比1 清军为何打不过装备相当的八国联军

  清军与八国联军,11.3万人对2万人的较量,北京地区的战争仅仅打了56天就全线溃败.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军队与外国列强军队的作战,几乎逢战必败.每一次战败都使得国家利益进一步丧失,民

历史军事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内部腐败是关键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至189

历史军事 澎湖海战——清军打赢的是情报战

澎湖海战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在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统一中国领土过程中的一场决定性海岛攻防战役。在郑军布防严密、兵力匹敌的形势下,清军远涉大洋,攻坚获捷,

张献忠宝藏出土,揭秘明朝灭亡的深层原因,并非腐败和天灾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与李自成齐名的乱世枭雄,一度攻占四川大部分地区,建立大西政权。对于这位起义军首领,后世对其褒贬不一,明清史书都将其描述为嗜血恶魔,如《明史》说他「”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

历史军事 威海卫之战清军的人数有多少

甲午战争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可能主要都集中在了甲午海战了,而遗忘了其实甲午战争是一场打了足足半年多的中日大决战!但是,遗憾的是,从众多史料中,每每发现一种情况真是让国人汗颜,因为甲午大战的主场地明明是

历史军事 内部腐败是关键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至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