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双方各投入了多少人

Posted 汉军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双方各投入了多少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双方各投入了多少人

井陉之战背景

井陉之战背景是这样的,公元前205年的时候,在彭城项羽击败了刘邦,诸侯们原本觉得汉军势力比较强大而选择投靠了刘邦,这会儿看到刘邦战败了,诸侯们就慌了神,态度发生了大转变都开始保持中立了,这样就严重威胁了汉军的侧翼力量。局面对于刘邦越来越不利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听取了张良的建议,把战略方针调整为正面坚守,左右侧翼同发展,最后在敌方后面进行侵袭。

韩信剧照

此后刘邦派遣以韩信为首的汉军重新开辟了北方的战场,并逐渐消灭了黄河北面的叛变势力,开始向楚国军队的侧面和北面发展了。井陉之战背景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当时黄河以北地区有三个叛变割据势力,分别是代、赵、燕,刘邦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必须先消灭这三个绊路虎,消灭了他们才能进一步攻进楚国的核心,这样就达到了孤立项羽的目的。

于是韩信从这些叛变诸侯的弱点开始下手,诸侯们太过于自保了,只想着保护好自己的根据地,根本就不管别人的死活,韩信向刘邦汇报后就开始进一步征战北方战场了。韩信率领军队先是消灭了代,又消灭了赵和燕,还向东击败了田齐,向南决断了楚国军队的军粮道路。刘邦又批准韩信对楚国军队采取侧翼攻击的迂回战术,直到在荥阳两队成功会师,完成了缜密的作战计划,这些都构成了井陉之战背景。

井陉之战的内容

公元前204年刘邦为了扩大领土统一全国,派遣以韩信为首领的汉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征战。韩信先是在彭城击退了赵军的进攻,又听取张良的建议制定了缜密的作战计划,韩信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直到最后在荥阳和刘邦会师成功,这也是井陉之战的内容的一部分。

韩信雕像

井陉之战始于公元前204年,是史上著名的将领韩信指挥的,汉军和赵军交战是在井陉口附近,当时汉军只有不到3万的兵力,敌军赵军可是有20万士兵的。于是韩信和众将领立下生死状,决定背水一战,先是命令士兵背水列阵,让赵军以为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其实,汉军还有一部分军队在后方潜伏着,伺机突袭赵军。

韩信在天亮后就率领军队开始向对面的赵军进攻,而赵军看到了韩信是背水列阵的,就调动了所有士兵离开军营迎战。两军先是激烈地厮杀一阵子,韩信就假装实力不济一路向绵蔓水方向撤退,赵军就穷追不舍。

此时,潜伏在后方的汉军迅速占领了赵军的军营,拔下他们的旗帜换上自己军队的将旗。赵军一看自己的老巢都被侵占了,就无心继续追击韩信了,占领军营的汉军当即决定来个前后夹击,切断了他们后退的道路,而韩信也开始从前方绞杀赵军。赵军最后仓皇逃向了泜水方向,可还是被汉军追上了,结果是全军覆没,这就是井陉口之战的内容。

在刘邦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最富有盛名的就是井陉之战,这是一场发生在公元前204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韩信剧照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是很明显的,在这次战役里韩信率领的汉军才不到3万,完全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他采用了背水一战来列阵,抽出2千精兵去偷袭赵军的后方大营。赵军被韩信的背水一战所迷惑,倾巢出动去追击,哪知大营被突袭,结果是腹背受敌,导致全军覆没的下场。要知道这场战役里,赵军可是宣称自己有20万兵力的,韩信的作战有方斩获了赵军的主帅陈余,还活捉了赵王歇,击垮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统一全国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虽然很悬殊,但是韩信采用的战术蛊惑了赵军的军心,也让这场战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巧妙用兵的著名战例。史料记载,攻方韩军只有韩信一名将领,精兵也就1万余人,守方赵军的将领有赵王歇还有赵军的统帅成安君陈余,投入的兵力有20万,只可惜赵军虽然兵力充足,可是统帅无能,不能识破韩信布阵的具体意图,仗着自己作战人数多,掉以轻心没能留有精兵守护大本营,给了韩信精兵突袭的机会,导致赵军败的一塌涂地。

井陉之战取胜原因

说到韩信就会提到井陉之战,关于这场战争历来就有无数史学研究者各抒己见,基本上都说井陉之战取胜原因是韩信的背水一战对提升士气有莫大的作用。

韩信雕像

韩信在这场战争中采用的背水一战的确有不可否认的关键作用,成功激发了汉军的斗争意识,使得汉军在明知敌众我寡的战局下,也能够持续坚持作战,构成了井陉之战取胜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韩信率领的汉军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很优越的。韩信自小熟读兵法,对兵力布阵很有研究,他就是看到了当时的井陉口外有一条井陉水和绵蔓水,两条河的流向正好是呈对角交汇的,韩信就决定把士兵布阵在这两个河流之间,将汉军的正面力量朝向了赵军的大营所在地东南方向。这样的布阵最能扬长避短了,最大发挥了汉军的战斗力,因为不用顾忌自己军队的左右两侧以及后面被偷袭了。

韩信率领将士主动进攻赵军,赵军可是投入了全部兵力,号称20万大军十万余战马,却只能在两条河流之间的狭窄地方交战。韩信假装自己兵力不足,向后撤退,赵军肯定会穷追不舍。此时,赵军的大营就无人防守了,汉军预留的两千精兵就顺利突袭,攻占下赵军的大营,换上汉军的旗帜。到这个时候,赵军就是腹背受敌了,军心开始混乱,韩信杀了个回马枪,成功歼灭了赵军,这也是井陉之战取胜原因。

相关参考

双方各投入了多少人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

井陉之战背景井陉之战背景是这样的,公元前205年的时候,在彭城项羽击败了刘邦,诸侯们原本觉得汉军势力比较强大而选择投靠了刘邦,这会儿看到刘邦战败了,诸侯们就慌了神,态度发生了大转变都开始保持中立了,这

历史军事 大卢基战役双方分别投入了多少兵力

苏军参战序列在大卢基战役期间,苏军投入的主要兵力是加里宁方面军(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尔卡耶夫上将)下属的第三突击集团军(3rdShockArmy,之所以把shock翻译成突击,是因为这个词是俄

历史军事 瑟乌姆战役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

拜占庭的排列最前方是布满了轻装弓骑兵,主要由土库曼骑兵与库曼人组成,他们组成了战列的先锋。土库曼是拜占庭雇佣兵中的老面孔,他们足够灵活与专业但他们的忠诚很有限,战斗意志也不强。而库曼人这支游牧民族在阿

夷陵之战到底双方究竟有多少兵力

夷陵之战的双方兵力在三国时期的大大小小战役中,算是参与人数众多的,而且这次蜀汉的主帅是刘备,让这次战役的历史影响深远。后世通过历史文献考据,东吴和蜀汉双方投入的兵力相差不几,没有演义中那样的夸大,东吴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双方兵力是多少?

提到夷陵之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三国时期蜀国与吴国之间的一场战役,蜀国在这其中的惨败,尤其是第二年主君刘备的死亡,都让人唏嘘不已。也有人知道,这又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可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

历史军事 布汶战役双方加入了多少兵力

布汶战役在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域进行了3个小时,奥托军遭到了彻底性的失败,奥托的皇帝战车被毁,碎片被带回了巴黎。萨里斯伯里伯爵很快便和德鲁斯伯爵的儿子进行交换而获得了自由,腓德烈则由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

历史军事 泰法战争双方伤亡多少

1940年1月—1941年5月,泰国和维希法国之间因为领土争持,爆发了小规模的泰法战争。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二战爆发之后,随着法兰西陷落,泰国首相銮披汶·颂堪少将认为这是出击法国、夺取在朱拉隆功大帝时期

历史军事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总共有多少伤亡?

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虽然我们在书上读起来,可能只有几段话、几行概括性的字,但是从时间上来算,毕竟也是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而在这其中,有很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一个就是

历史军事 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双方军力有多少

根据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马其顿军队数量大约有30,000名步兵和2,000名骑兵,这数字也被今日的学者们所接受。腓力二世率领马其顿军右翼,并让他18岁的儿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之即位后征服了波斯帝国)率

历史军事 加里西亚战役双方有多少兵力参与到战斗中

加里西亚战役该战役是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在320—400公里的正面上层开的。双方参战的军队有100多个步兵师和骑兵师,总计约200万人,近5000门火炮。加里西亚会战开始前,兵力对比为:俄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