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揭秘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Posted 鸦片战争

篇首语: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揭秘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揭秘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当然之所以发动战争则是因为他们要求与满清政府修约遭到了严厉的拒绝,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只能发动侵略战争。

亚罗号事件图片

关于“亚罗号事件”,其发生的时间是1856年的10月8日,当时的广州水师率领军队在黄埔港口的走私船只“亚罗号”上逮捕了中国海盗和有嫌疑的水手。当时这条船上的船长是一名英国人,且记录在香港当局。由于在被抓的时候签证过期,所以船上没有悬挂英国过期,当时的水师抓人时就按照中国内政的方式处理,并没有考虑英国方面的意见。

为了用此事件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英国方面强词夺理,说“亚罗号”是英国的船只,水师没有任何经过允许就上船抓人有损英国领事的体面,甚至造谣是广州水师扯下了船上的英国国旗,这是对英国的侮辱,要求中方道歉,当然他们有不接受道歉的权利。终于十月二十三号,英国海军以为为借口进犯中国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法国的借口则是“马神甫时间”,并且在英国挑起战争之前。当时的法国天主教主非法潜入中国内地进行传教。并且无视大清法律,胡作非为,被清朝的广西地方官下令处死。为了让传教士可以在中国获得自由传教的权利,法国企图发动侵华战争,并且在战役前与英国方面取得联系。最终两国携手,对华发动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路线介绍

根据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战争的顺序可以了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路线是先广州,然后是天津,最终是首都北京。

第二次鸦片战争路线图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英法联军通过在中国制造“亚罗号”事件,从而对中国广州发动武装进攻。随后清军在叶名琛的带领下进行了强烈的反抗,但是因为武器装备相差太远,所以最终广州沦陷,双方签订了《天津条约》。

在第二阶段,英法联军首先在天津大沽口发动战争,之后战火一度蔓延到整个天津,天津沦陷之后,他们继续北侵,成功的占领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咸丰皇帝陈出逃,中国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真正结束。

另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在这些条约中,华夏被迫开放了一系列沿海地区的口岸,主要有琼州、广州、台湾、汕头、南京、镇江等等,这些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英法联军子在中国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同时也有了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范围辐射广,向内陆蔓延。当然除了开放头上口岸,中国还对侵略者割让了中国的领土,主要是乌苏里江以东等地方。

综上,第二次鸦片战争路线是广州、天津、北京;开放通常口岸的路线有南至北则是先琼州,紧接着是汕头、台湾、九江、南京、镇江等,最终是烟台和营口地区;被分割出去的土地线路则是由黑龙江以北开始,到最后的霍尔果斯河以西等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评价

第二次鸦片战争评价可以站在两个角度进行,分别是战败的中国和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英法联军的角度,但是无论怎么评价,都无法否定这是一场具有侵略性质的战争,最终使得中国走上了半殖民道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被毁的圆明园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评价:作为被侵略的一方对战争的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行为是正义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无疑是一场灾难,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同时西方列强在侵占北京后,直接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从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英法联军在战争胜利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其在中国修建公馆,并派遣驻华大使,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略。综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方面来说是一场具有反侵略、反殖民性质的正义战争。

从英法联军的角度看第二次鸦片战争评价:作为战争的发动者,他们对中国的侵略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进一步扩大市场,进行商品倾销,抢占原料产地以及廉价劳动力,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带有侵略性质的殖民战争。

在英法联军侵华占据北京之后,清政府统治者被迫逃离,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展开了大肆的抢掠,最终直接将其焚毁,对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了损失,加上被活活烧死的工匠、宫人、妃嫔等,可以说是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场地点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沦陷的地区有广州,大沽口,天津以及北京等,也就是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地点是在广州,随后蔓延到了天津、北京以及长江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图片

在这次战争中,英法联军首先进攻的是中国广州,战役打响之后,清政府军队虽然顽强抗争,但最终战火还是烧到了天津大沽口等地,通过在大沽口的两次战役之后,清政府请求和谈,以《天津条约》的签订最终结束了这场战役。

之后英法联军以及美国和俄国不在满足于当时在条约中规定的既得利益,所以率领军队直接打进了北京城。武器装备差英法军队不止一两个点的清政府统治者只能潜逃,从而宣告北京沦陷。也就是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地点已经从广州经过天津转移到了北京。

随着战火的不断延伸,清政府内部的一部分有志之士率先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开始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列强来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局面,最终华夏的土地上出现了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当然在此之前,需要的是英法从北京撤军,为此以恭亲王为首的和谈团开始与英法代表团进行谈判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英法联军答应从北京撤兵,但是鸦片合法了,北京建立了外国公馆,同时还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另外就是除了沦陷的北京之外,其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所涉及的地点如广州等的统治权几乎都归西方列强所有。

综上所述,除了在不平等条约中割让的土地之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地点还有北京、天津、广州、长江及珠三角等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介绍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当时的清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是什么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图片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不得不说的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先后开始发动了多中国的侵略。他们看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作为战败的一方,割地赔款给英国,使得英国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这些利益同时也让他们心动,所以都想在中国插一脚,于是就开始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不满足于战争取得的特权和利益之后,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的领土上,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掠夺和经济入侵,同时附带的还有对中国土地的吞噬。

1854年,也就是《南京条约》签订二十年之后,英国因为自身对中国同美国签订的《望厦条约》的曲解,同时想要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开始向中国提出了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具体修改方案如下: 首先,中国全境都要对英国开放通商,同时要求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他们在中国进口货物不用再交税款,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等。同时要求修改修改条约的还有美国和法国,当然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即使清政府昏庸也是不会同意的。

这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既然和谈无法使得他们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那么就只能硬抢。所以为了利益达成共识的西方列强开始了站成统一战线,齐齐向中国发难,这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造成的危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性战争,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危害。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危害具体有哪些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油画

第二次鸦片战争危害是非常大,首先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之前,中国是一个主权完整的封建主义国家,经济等方面虽然落后于西方各国,但是百姓生活的非常安逸。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夏不断地发动侵略,使得华夏不在拥有独立的主权,开始一步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国内的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二次鸦片战争危害还体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将大量的港口地区被迫成为通商口岸,其关税的设立都需经过列强的同意,这是对华夏关税独立的危害;其次将大量的土地割让给了侵略者等,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第二个危害,即领土的完整性;还有赔款给西方侵略者,这是对华夏经济发展的危害;允许传教等则属于文化侵略,其最终德吉结果是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在解决太平天国运动时不惜向侵略者求援,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深了国家的内部矛盾,也从侧面说明清政府已经彻底的沦为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在北京沦陷后,侵略者将圆明园化为了灰烬,从而对华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等造成了重大危害,许多工匠被活活杀死,从而导致了传统工艺的失传。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美重新武装日本——《日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美重新武装日本——《日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1954年是美国的“遏制”政策面临严峻形势的一年。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和美国支持下的法国军队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的节节败退,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和军事实力大大削弱了

历史百科 1954年12月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1954年12月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签订侵略性的军事条约。美国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与蒋介石集团于1954年12月2日在华盛顿签订。主要内容是:美国帮助蒋介石集团发展武装力量;蒋介石集团向美国提供在台湾、澎

历史军事 《马关条约》是 什么时间签订

清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马关条约》,对于国人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就连今日的李登辉言论“钓鱼岛是日本的”都能拿马关条约来作为依据。至于马关条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

清代明明没有 ”南京”,为何鸦片战争战败却签订《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廷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这一段话是初中历史课本就有的,而

清代明明没有 ”南京”,为何鸦片战争战败却签订《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廷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这一段话是初中历史课本就有的,而

天津条约是清政府和哪些国家签订的条约

《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有:《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什么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了什么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了什么条约  逼迫清政府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

世界条约 中法简明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法简明条约的内容?

中国清政府和法国签订《中法简明条约》自1883年12月起,由法国侵略越南,进而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中,法国在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就后,觉得依靠这些胜利可以迫使中国同他们签订一个和约了,并以此得到清朝政府对

历史百科 英法联军入侵与《天津条约》签订

·在海光寺签订中英《天津条约》自左至右坐者:花沙纳、额尔金、桂良、西马縻各里(英军司令)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进行了3次大沽口之战。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始于英国借故进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第二年,

《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的签订  「炮口威逼下而订立的」条约  《南京条约》即中英《江宁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  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1942年8月29日(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