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扬州之战中明朝将领誓死不投的结局是什么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扬州之战中明朝将领誓死不投的结局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扬州之战中明朝将领誓死不投的结局是什么

浩荡中华五千年,有十几个朝代都曾经在我们的历史中存在过,而其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要数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了。

要说清军入关,这其中就有很多故事了。当时的明朝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所以清军入关之后,可以说逢战必胜。虽说到了扬州之后遭遇明军的拼死抵抗,然而由于明朝大势已去,虽有抵抗,但终究未能敌过清军的强大势力。之后进入扬州的清军,还在这里制造了著名的扬州十日事件。

如果要提到这个著名的扬州十日事件,就不得不说那次著名的扬州之战了。在1645年,清军兵分两路,准备围攻扬州。当时管理扬州的大臣史可法见情况危急,便向大明朝廷报告了这个消息,却未曾从上级那里得到任何回应。尽管如此,史可法也没有放弃抵抗清军,虽然城内的军队人数有限,但是史可法仍旧带领他们抗争到底,最后以身殉国来报答大明对他栽培之恩。在清军围困扬州多日之后,为了避免自己不必要的伤亡,他们派使者去劝史可法投降,并且以优厚的待遇款待,然而史可法却认为自己身为明朝的大臣,不应该就此向清军妥协,于是坚决拒绝。

在这之后,虽然两军并未再次开战,但城中被围困多日的士兵早已民心涣散,大明朝的威望不复存在,于是没过几日,扬州城就被攻破,但是史将军仍旧不愿背弃内心的信仰,于是最后英勇就义证明自己。

并且在史可法临终之前,他还对清军的领导者说,我身为大明重臣,怎么可能苟且偷生,为了自己的性命而牺牲朝廷的利益呢?我和扬州一荣共荣,一损俱损,我也是不会为此等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原则的。

他的这番话彻底惹恼了清军的首领,于是在扬州城被攻破以后。他并没有放过城中的俘虏,而是下令进行惨无人道的虐杀,这场屠杀连续进行了十多日才结束。历经繁华的扬州城就这样化为了废墟,不复存在了。

然而由于这段历史对于当时清朝的统治不力,于是在文字狱中被一并销毁。但是日本对于中国的历史十分感兴趣,于是这段历史就被他们保留下来了。

几百年以后,孙中山先生成功在日本找到了有关这段历史的书籍,并将它们带回了中国,希望这段历史能够引起国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助力国民革命成功。

但是由于这段历史距离我们过于遥远,关于在这场屠杀中死去的百姓人数仍旧是一个谜团,但是根据当时所统计的生死簿来看,约有80万人在这场劫难中丧生。

而当时参与这场屠杀的清军领导者多铎本人也在一份公告中承认了自己的恶行,并说“扬州屠城”这件事情完全属实,并不是民间捏造。

但是无论在这场屠杀中牺牲的人数究竟是八十万,还是更多,这都是中华民族一段黑暗的历史。现在,扬州城每年还会在阴历的四月二十五日来举行相关活动纪念为了自己信仰牺牲的史可法,还有在那场屠杀中逝去的亡魂。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松锦之战中清军的损失大吗?

说到松锦之战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场战役了,这场战役可以说很厉害了,明朝和清朝都投入了有接近十几万的人数了。前前后后打了有将近两年,最后明朝也算是败了,明朝败得很惨,那么作为敌人清朝,他们的损失又有多

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和妻儿是如何失散的?

在《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中诸葛亮妙计烧的曹军落荒而逃,然后刘备进行有计划的撤退,新野百姓誓死跟随刘备,显示出刘备深得人心一面,而刘备也表现出仁义的一面,宁愿与百姓同生共

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和妻儿是如何失散的?

在《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中诸葛亮妙计烧的曹军落荒而逃,然后刘备进行有计划的撤退,新野百姓誓死跟随刘备,显示出刘备深得人心一面,而刘备也表现出仁义的一面,宁愿与百姓同生共

夷陵之战中,为何刘备麾下都是资历很低的将领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次战役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在夷

竟不是为关羽报仇? 刘备誓死攻打东吴

公元221年,已经晋升为皇帝的刘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吴国,起初蜀汉军进展非常顺利。但是在夷陵之战中,东吴军以逸待劳大败刘备,蜀汉军队溃不成军几乎全歼。此战不经使蜀汉政权夺取荆州再无可能,并且是蜀汉国力大

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为什么能打赢陈友谅呢?

鄱阳湖之战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整个国家更甚者是整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水上作战,而最终这场战争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朱元璋在其中享受了优厚的胜利果实,而且一举还将陈友谅攻打的毫无还手的能力。

历史军事 清朝和通泊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高级将领全数阵亡

自从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对明朝以来,八旗军队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攻明朝、降蒙古、征朝鲜,无往不胜。1618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附近的萨尔浒击败明、蒙、朝联军四万余人,夺取对明朝战

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为什么能打赢陈友谅呢?

鄱阳湖之战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整个国家更甚者是整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水上作战,而最终这场战争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朱元璋在其中享受了优厚的胜利果实,而且一举还将陈友谅攻打的毫无还手的能力。...

历史军事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在面对着恒温的鸿门宴的时候,淡定从容的表示了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恒温深受震撼,放弃了杀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是

历史军事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在面对着恒温的鸿门宴的时候,淡定从容的表示了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恒温深受震撼,放弃了杀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