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宁远城外积尸遍地 皇太极首尝败绩
Posted 太极
篇首语: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宁远城外积尸遍地 皇太极首尝败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宁远城外积尸遍地 皇太极首尝败绩
皇太极听说明军已经完成了塔山、大凌河、锦州等城堡的建设,致信袁崇焕,横加指责,语气狂妄。五月中旬,皇太极借口明军筑城屯田,而袁崇焕事前没有通报,亲自率军征讨,大凌河、小凌河的明军弃城,皇太极挥师包围了锦州城。宁、锦大战打响。
《明史纪事本末》对这次大战记述详细:平辽总兵官赵率教和大将左辅、朱梅、监军纪用等人被围在锦州城中,为了拖延时间,赵率教派人前往皇太极军营,皇太极盛气凌人,愤然质问使者:“这里是我家地方,你们为什么在此修城?”
皇太极派了使者跟随进城,劝说守军投降,赵率教说:“要攻城只管攻管,不必多说。”
天亮以后,后金军队兵分两路,抬着挨牌和云梯,分别攻打北城和西城。明军奋力反击,“炮火矢石交下如雨”。从辰时战到戌时,后金军队在城外丢下累累尸体,毫无进展,只好退出五里结营。第二天,后金骑兵环城而行,在爪篱山包围了山海总兵官满桂派来的援兵,满桂和总兵官尤世禄随后率兵赶到,与八旗军激战。
皇太极暂时解除对锦州的围困,向沈阳征调援军。这期间,身在宁远的袁崇焕汲取广宁溃败的教训,命令宁远守军按兵不动,只派尤世禄和祖大寿率领四千精兵,绕到八旗军后方袭扰,同时出动水兵向东进军,威胁敌后。山海关内的明军也做出相应的调动。
八旗军援兵赶到,皇太极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采用从前的战术,依靠坚城重炮进行防守,自己和刘应坤、毕自肃在城墙上拒守,满桂、尤世禄和祖大寿几位大将在城外结阵拒战。
皇太极下令八旗军冲击明军大营,三位大贝勒都认为不可。这让皇太极大怒,这是他登临大位以后第一次亲自出征,锦州城下的挫败让他十分恼怒,他不能再忍受任何的失败。于是命令众人披戴盔甲,自己率领阿济格等人催马向前,击溃满桂的前锋,一路追杀到宁远城下。
各位贝勒来不及穿戴盔甲,匆匆跟随向上。混战中,济尔哈朗等多人受伤,双方死伤惨重,积尸布地。
锦州方面,八旗军只留下少量军力监视,赵率教趁机主动出战,击溃敌军。镶黄旗游击将军觉罗拜山、备御巴希战死。皇太极担心被明军截断归路,匆匆从宁远撤兵,回去继续攻打锦州。这一次八旗军依然没有收获,士卒死伤累累,皇太极无奈撤回沈阳,期间毁掉了大凌河、小凌河二城。
宁、锦之战持续近一个月,八旗军损失许多士卒,最终没能拿下锦州城。这是继宁远挫败之后的又一次挫败,八旗军把失败归于天气酷热。
宁、锦大捷当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两位总兵官,即山海关的满桂和锦州的赵率教,满桂加为太子太师。袁崇焕却受到许多批评,批评他坐视锦州被围却按兵不动,批评他暮气沉重。当年宁远之战,八旗军攻城受挫,分重兵越冰攻打觉华岛,如果袁崇焕能像赵率教一样灵活敢战,出城袭扰,觉华岛上的惨剧兴许不会发生。
袁崇焕很清楚,北京方面这些批评的背后是魏忠贤对自己的不满。袁崇焕想要加以补救,建议仿效其它地方,在宁远为魏忠贤建造重视祠。
这种讨好的作法效果不大,袁崇焕只好请求归乡养病。在一篇长文中,他详细说明了自己关于辽东事务的想法,提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以实不以虚,以渐不以骤。”
在许多方面,袁崇焕与熊廷弼的思路是相似的,两个人的差别在于:袁崇焕更有积极进取之心,对于辽东的未来更为乐观。
朝廷客套地挽留几次,七月袁崇焕离职,由王之臣出任督师兼辽东巡抚。王之臣一惯赏识满桂,派他镇守宁远。二人召收蒙古的炒花各部,所以满桂麾下有许多蒙古士兵,颇有战斗力。
相关参考
通过对宁远大捷简介,了解明军和后金的交战历史,也能对明朝末期的大将袁崇焕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宁远之战发生在明朝最后第二个皇帝天启六年。当时的后金(后称满清)势力在辽东崛起,统一了女真族,并开始对明朝发
大凌河之战”之后后金发生了什么?“大凌河之战”是怎么爆发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犹如一盆冰凉的冷水浇在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脑门上,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
公元1662年,后金兵大举南侵,直逼山海关。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率领的14万大军,与金兵一触即溃,只好往关内节节败退。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大为震惊。少数人主张在关外抗击金兵,大多数人却主张放弃关外的大片土
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大敌。宁远一战,努尔哈赤就死在袁崇焕的红衣大炮下,此仇可谓不共戴天。皇太极日思夜想,决定设计除掉袁崇焕。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宁远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一听说北京被围了,他就调集部队"勤王
皇太极巧施反间计皇太极和袁崇焕作战屡战屡败,当然不会甘心。他知道宁远城防守严密,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决定绕开宁远,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打河北,直扑北京城。袁崇焕赶紧带上祖大寿和何可纲等人率领军队前去阻
努尔哈赤自万历十一年(1583)起兵以来,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以及征伐蒙古、明朝的战役中,几乎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创造了一个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话。但是,在他对明的最后一战中,其44年的戎马
努尔哈赤自万历十一年(1583)起兵以来,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以及征伐蒙古、明朝的战役中,几乎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创造了一个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话。但是,在他对明的最后一战中,其44年的戎马
明朝大将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大敌,其在多次击退清军。宁远一战,努尔哈赤就死在袁崇焕的红衣大炮下,此仇可谓不共戴天。皇太极日思夜想,决定设计除掉袁崇焕。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宁远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一听说北京
明朝大将袁崇焕是皇太极的大敌,其在多次击退清军。宁远一战,努尔哈赤就死在袁崇焕的红衣大炮下,此仇可谓不共戴天。皇太极日思夜想,决定设计除掉袁崇焕。崇祯二年,皇太极绕过宁远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一听说北京
“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军事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孙吴,途经南京登临石头山时,对南京发出了这样的赞美之词。钟山像龙一样盘曲,石头山像虎一样踞坐,“龙盘虎踞”的赞语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