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竟投靠敌国 曲端一生保家卫国爱民如子

Posted 曲端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百姓竟投靠敌国 曲端一生保家卫国爱民如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百姓竟投靠敌国 曲端一生保家卫国爱民如子

2、历史秘闻 皇妃生下公主乾隆竟赏两根黄瓜

百姓竟投靠敌国 曲端一生保家卫国爱民如子

在两宋之交曾经有一位战将,他虽为武官但却饱读诗书,简直是文武双全的奇才。他满腹韬略且有大将之才,在战场上多次打败女真铁骑,使得金国人对之闻风散胆。他就是曲端,一个令人无奈的乱世之将。

图:曲端

曲端可谓自入世之初便注定了与关陕军旅的缘分。他出生于镇戎(今宁夏固原),在3岁时就因父亲的职位福利而被授予了武将官衔。长大之后,又历任关陕多级官位,保国为民,深得民心,在关陕的百姓和士大夫心中有很高的地位。

那么,这么一位优秀的武将,又为何会让人无奈呢?难道又是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害了他?或者是谁嫉妒他的才能想让他不得安生?其实都不是。曲端最终会英年早逝,与他在工作上目无上级、刚愎自负有很大关系。虽然他对战场局势有着正确的分析和见解,但他却不懂圆滑处事,常常以武将的直率性子去顶撞他人。在宋朝那个文人专权的时代,即便武将对战争有着十足的经验,但只要文人不拍板,他们再好的计策都不会被搬上台面。

曲端的这种性格也使他在职场上招惹了不少人。他先是惹火了上司王庶,后来又跟宋高宗任命的殿中侍御史张浚抬上了杠。虽然曲端的意见对于大局来说是正确的,但可惜张浚急于建功,驳回了曲端的建议。最后张浚果然由于采取了错误的方略而兵败山倒,然而这却成了曲端身死的导火索。

图:张浚

那么大家可能会奇怪:明明是张浚兵败,为什么要牵扯到曲端呢?难道是曲端在战场上违抗军令致使张浚兵败吗?当然不是!其实曲端在和张浚闹矛盾之后就被他调离了前线,这意味着曲端并没有参与后来张浚战败的那场仗。那么,最终导致曲端身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这就要从张浚受命到关陕任职说起了。

公元1130年,张浚在宋高宗赵构面前夸下海口,扬言要在第二年元宵节前经略好关陕,打回开封城去。也因为有这句话,张浚到了关陕之后内心非常急切,迫于立下让高宗皇帝眼前一亮的大功。碰巧,张浚前脚刚进关陕,金军也随之而来。宋金两军兵峰相撞于此地,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当时在关陕主持军事的有曲端和吴玠两大战将。曲端在前文已经为大家介绍过了,而吴玠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他就是后来战功堪比岳飞的名将。两位战神一般的将军镇守关陕,金军自然不会那么容易有机可乘。因此,宋金两军初战于关陕之时,金军一员大将便被曲端和吴玠杀得大败,其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眼见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军在自己的地盘上被如此痛扁,张浚便开始轻敌了起来。这种心态,渐渐影响着他对战事的判断,甚至让他在军事会议这种重要的场合也将曲端的正确意见置若罔闻。

当时,曲端提出“应避开金军铁骑的锋芒,发挥宋军步战优势据守坚城险隘,以守为攻”的建议,但这种提议对于迫切出兵以立功的张浚来说完全就是一种逆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因此张浚两袖一挥,把曲端的意见驳了回去。

前面也说过,曲端直率,因此他马上就和张浚顶撞了起来。张浚见曲端这样目无上级,自己也非常生气。最终,双方也不顾及什么颜面了,在曲端的发起下,两人竟然以人头相赌——只要张浚打赢仗,曲端献上人头谢罪;若张浚战败,则自己交出脑袋。

出师未捷,将帅先不和,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好兆头。后来,张浚由于轻敌,竟把18万大军都列阵于一片沼泽之后。金军一部受命当着宋军的面活生生用沙袋在沼泽中填出了一条小路,之后金军铁骑沿着这条“沙袋之路”越过沼泽,冲散了张浚的十几万大军。

这就是南宋初年著名的富平惨败。战败后,张浚后悔不已,指责自己没有仔细考虑曲端的意见,因此打算重新起用曲端回到抗金前线。但是,在其他将领的提醒下,张浚才想起了他与曲端的人头之约。他知道曲端性子直,肯定不会饶了他。于是,为了自己的性命,他找来曲端先前写过的一句诗,打算跟他玩玩文字狱。

这句诗是“不向关中兴帝业,却来江上泛渔舟”。诗中意味很明显,讽刺的正是宋高宗赵构不思北伐、安享杭州湖景的现状。有了这个借口,张浚便把曲端无故地逮捕了起来,并送到曲端昔日的仇人康随手中受审。张浚的用意很明显:曲端被送到康随的手上,他还有为自己辩解的机会吗?

果不其然,康随接手审问曲端的任务后,对他严刑拷打,后来甚至用非常残酷的方法将他活活折磨至死。这个方法残忍到非常人所能想,也非常人所能受,为了大家的食欲,我就不说出来了。

曲端死后,关陕人士都为他感到惋惜,但更要命的是他们竟然对朝廷也失去了信心。他们认为:曲将军如此为国尽心,忠义可嘉,对我们又这么好,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将领。可朝廷就这么说杀就杀了,这让我们以后如何为朝廷尽忠,为朝廷效命?

于是,“军民亦皆怅怅,有叛去者”。关陕泱泱土地之上,因为曲端的离去,人们开始投靠了金国,有些州县也开始向金军敞开了大门。

历史秘闻 皇妃生下公主乾隆竟赏两根黄瓜

乾隆的为人、爱情观念、能力再次刷新认识。乾隆在25岁的时候登基上位,他这个人一生都过得比较安稳,在他当皇帝的时候也做出了很多成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百姓对他的赞赏还是很高的。但在感情生活来讲,却十分精采!多情的乾隆65岁了还生了个女儿,对这个女儿是说不出的喜欢。按道理老来得女应该要非常高兴,但是乾隆只赏赐了两根黄瓜!

其实乾隆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渣男,只要见到一个就喜欢一个,可是唯独对他的皇后富察氏,有一种不一样的感情,富察氏死了之后,乾隆很伤心,表面上虽然宠着其他的妃子,心里还是念念不忘富察氏,估计也没有人能够超过富察氏并且取代她在乾隆心里的位置。大家可能都没意料到,乾隆到了晚年居然还会喜欢上17岁的小姑娘。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那个时候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也是一种福分,十分幸运。乾隆一直将这个女子留在自己身边。按道理来说乾隆到了晚年想要再生孩子,自己身子也是不行了,可是令人意想不到,这个年纪轻轻的17岁妃子给乾隆生了一个公主,乾隆对她别提有多喜欢了,宠爱得不得了。而这个女子就是惇妃!

但为什么惇妃为乾隆生了个公主,乾隆只给她赏了两条黄瓜。别看黄瓜这个东西根本不算什么,那是因为生活在现代,不觉得有什么贵重,但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吃黄瓜的乾隆自然就知道黄瓜是个好东西。因为气候原因难生长,这个东西也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吃到,一般人想吃都还吃不到。甚至有时候皇帝自己都吃不到,所以也就算是很贵重的赏赐。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三国名将夏侯霸,他为何投靠杀自己亲生父亲的敌国

你真的了解夏侯霸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这个人就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夏侯霸,他一生里做了一件令人极其震惊或者说该为万世唾弃的事情,背叛自己的国家,投向杀自己亲生父亲的敌国,并且助敌国攻打自己的国

历史秘闻 皇妃生下公主乾隆竟赏两根黄瓜

乾隆的为人、爱情观念、能力再次刷新认识。乾隆在25岁的时候登基上位,他这个人一生都过得比较安稳,在他当皇帝的时候也做出了很多成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百姓对他的

宋仁宗赵祯之死举国同悲而敌国皇帝竟也大哭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农

宋仁宗赵祯之死举国同悲而敌国皇帝竟也大哭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农

曲端和吴玠有什么仇 南宋名将曲端生平简介

曲端简介曲端生于官宦之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公元1126年,西夏入侵。曲端被派遣第一。夏军突袭南宋军队,危急时刻,曲端苦战,击败敌军。西夏再次席卷而来,宁夏的一部分领土沦陷。镇戎是敌军的必经之地,席贡嫉...

如何评价南宋名将曲端?曲端真的叛国了吗?

  曲端是南宋时期名将,在抗击西夏和金军方面都颇有建树。曲端是将门之后,父亲曲涣在世之时,曾任左班殿直。曲涣战死沙场之后,曲端因此得以凭借父荫授任三班借职。史书记载,曲端此人生性机敏,喜好读书,特别是

曲端和吴玠有什么仇 南宋名将曲端生平简介

曲端简介曲端生于官宦之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公元1126年,西夏入侵。曲端被派遣第一。夏军突袭南宋军队,危急时刻,曲端苦战,击败敌军。西夏再次席卷而来,宁夏的一部分领土沦陷。镇戎是敌军的必经之地,席

曲端是谁?曲端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曲端   字:正甫   谥号:壮愍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宋朝   出生地镇戎&n

乾隆帝的偶像,去世后百姓痛哭,敌国皇帝哭晕在厕所

清朝的乾隆皇帝,不但继承和开创了康乾盛世之局面,还是一位文采非常的帝王,并自称“十全老人”。而在乾隆的心目中,只佩服过三个人,分别是唐太宗、他爷爷康熙帝以及宋仁宗。唐太宗和康熙帝几乎没有人不熟悉,他们

历史秘闻 乾隆帝的偶像,去世后百姓痛哭,敌国皇帝哭晕在厕所

清朝的乾隆皇帝,不但继承和开创了康乾盛世之局面,还是一位文采非常的帝王,并自称“十全老人”。而在乾隆的心目中,只佩服过三个人,分别是唐太宗、他爷爷康熙帝以及宋仁宗。唐太宗和康熙帝几乎没有人不熟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