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大泽乡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大泽乡起义意义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大泽乡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大泽乡起义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大泽乡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 大泽乡起义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它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尔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大泽乡起义在三路西进的农民军中,吴广一路由于秦荥阳守将坚不出战,被阻,不能西进;宋留一路正由南阳向武关进发之中;只有周文率领的农民军沿途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与支持,进展十分顺利。仅几十天时间,即横扫淮河、黄河流域。抵达函谷关时,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千乘、众数十万的劲旅。

起义军乘势越过函谷关,直插关中,一路打得秦军险阻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闻风溃逃。直打到距咸阳仅百里的戏(陕西临潼境内)地方,给秦都咸阳造成严重威胁。对于农民起义的消息和农民军西进的壮举,秦二世开始不以为然,高枕无忧。当听说周文率几十万大军进逼咸阳时,他才大梦初醒,惊恐万状。连忙采纳章邯的建议,释放修骊山墓的刑徒和奴产子,并编为军队。由章邯率30万大军向农民军猛扑。在周文率军西进关中时,陈胜曾命令武臣派赵兵入关增援,但武臣等人忙于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以大局为重,拒不前去支援。

吴广屯兵荥阳坚城之下,也不分兵前往援助。致使周文军陷于孤立无援境地。又由于周文对敌人突然增兵没有准备,因此,虽与秦军几次展开激烈战斗,终因势孤力单不能取胜,不得不退出函谷关转入河南。后在渑池与秦军决战,亦因寡不敌众,周文兵败自杀。西路军主力被击溃。周文军被击败之后,章邯紧接着率军向围困荥阳的农民军反扑,吴广腹背受敌。在此严峻时刻,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吴广部将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擅杀吴广,造成起义军内部思想混乱,在敌军夹攻之下起义军失利。章邯连破周文、吴广两支起义军之后,于公元前209年十二月,乘势向张楚政权中心——陈进攻。此时,王离的边防军也奉调配合章邯进攻陈县。

在敌人的疯狂反扑面前,起义军剩下的力量分散在各地,陈县一带只有很少兵力。再加上魏、赵等地军队违抗陈胜的命令,拒不增援,陈胜虽率军奋力抵抗,但仍无取胜希望,只好放弃陈县,且战且退。当退至下城父(安徽亳县东南城父集)时,陈胜被其车夫庄贾杀害。这时,宋留领导的农民军正攻下南阳,开始向武关推进,得知陈胜被杀消息,军心动摇,丧失斗志。

不久,宋留投降秦军,被秦二世下令押解到咸阳车裂。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英勇奋斗6个月之后失败了。但他们点燃的反秦烈火并没有熄灭。陈胜的部将吕臣率领的苍头军继续斗争,曾一度收复了陈,处罚了叛徒庄贾,还与英布合军,在清波(河南新蔡西接县界)大败秦军。后来同项梁领导的起义军合在一起。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奠定了推翻秦王朝的基础。这次起义提出的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思想,削木为兵,揭竿而旗的英雄气魄,鼓舞着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农民,起来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为他们指出了解放的道路。但是,它也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这主要表现在:第一,起义领袖在胜利面前,骄傲、贪图享受,脱离了群众。在起义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陈胜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只注重进攻,忽略了防御。在坏人挑唆下,他曾杀掉了过去与自己佣耕的穷伙伴。在用人上,只信任少数近臣,又因赏罚不当,妨碍了领导核心的团结。在生活上,称王之后,开始对沉沉殿屋幄帐大感兴趣。这些作法脱离了农民群众,也使诸将以其故不亲附,从而加速了失败。

第二,对加入起义队伍的六国旧贵族缺乏应有的戒备和防犯措施。在起义大潮推动下,一些六国旧贵族被卷入革命洪流。但在反秦斗争的关键时刻,他们各怀异心,据地称王,违抗陈胜号令,导致起义军失掉战机,分散削弱了力量,给秦残酷镇压农民军提供了机会。如,在起义军攻下陈之后,陈胜令武臣、张耳、陈余率兵渡过黄河,进攻赵国故地。但在攻下邯郸以后,武臣即在张耳、陈余鼓动下,自立为赵王,后又立赵歇为王。当周文浴血奋战,跃过函谷关,攻下戏,直接威胁秦都咸阳,秦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形势对农民军极为有利。在此关键时刻,陈胜命武臣西进支援周文,但他却置若罔闻,袖手旁观,以至给秦军以喘息机会,秦二世急调30万大军反扑,迫使农民军退出函谷关,败走河南,最后被章邯军击溃。

第三,对叛徒杀害起义军领袖缺乏应有的警惕。陈胜、吴广领导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政权,组织了队伍,提出了富有号召力的革命口号,充分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的胆识和组织才能。但对革命队伍中的叛徒却缺乏应有的警惕,以至发生了陈胜被车夫杀害的严重事件。而起义一旦失去领袖的领导,就失去了号召力,造成军心动摇,使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最后走向失败。

这三条经验教训,是在首次农民起义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对启迪后来革命的人们,是有深刻教育作用的。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大成国起义简介 大成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大成国起义战争是发生在大清朝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天地会的领袖人物,他们在佛山地区发表倡议,并且在广西桂平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次起义活动在大清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也是自从天平

聂荣臻同志对广州起义的回忆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经验教训

大革命失败后,我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以后,成立十一军,叶挺同志任军长,我任党代表。南昌起义部队自五日以前陆续离开南昌,向广东进军。沿途没有注意群众工作,许多群众对起义军的性质不了解,而得不到他

历史人物 李自成成功之后为何又迅速失败

李自成成功之后为何又迅速失败?郭沫若是怎么说的?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甲申三百年祭》:祸生懈惰逸豫亡身>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其重大进步意义,这一点必须肯定,同时其失败的教训也发人深醒

陈胜吴广起义结果,“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结果、意义是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结果、意义是什么?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结果:陈胜吴广队伍占到一定优势后,由于骄傲,被秦军镇压而失败。意义:1、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揭开了农民起

大成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大成国起义简介

大成国起义战争是发生在大清朝的一次重大农民起义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天地会的领袖人物,他们在佛山地区发表倡议,并且在广西桂平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次起义活动在大清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也是自从天平

秋收起义历史背景内容历史意义

历史背景1927年,是中国人民饱经血和火洗礼的一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和血腥屠杀,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各地进行疯狂的阶段报复,残酷镇压工农革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开始了,终于1864年洪秀全病逝洪天贵遇害,一场农民主导的运动,历经十余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其成功与失败,常常

扎克雷起义背景是什么

  扎克雷起义是法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为后世农民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此战的发生背景是什么呢?  法国农村的阶级矛盾在14世纪已经达到极端尖锐的

瓦岗军起义的意义 解析瓦岗军起义背景

瓦岗军起义是隋朝末年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从611年到618年瓦岗起义军在中国的大地上轰轰烈烈,浴血奋战了八年之久,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在当时直接威胁到了隋朝腐败的统治,并且对后来唐朝的统治者的统

历史军事 黄巾起义为什么失败的如此之快

东汉末年的朝廷是腐败不堪,官宦外戚的争斗使得朝堂乌烟瘴气,加上对西羌的连年战争使得徭役繁重,最终逼得百姓聚众起义。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以张角为首的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响应,开始了对朝廷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