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为什么隋朝暴亡有很大程度是兵役的原因

Posted 兵役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为什么隋朝暴亡有很大程度是兵役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为什么隋朝暴亡有很大程度是兵役的原因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于公元616年宣布炀帝杨广十大罪行檄文中的名句,不仅成为“罄竹难书”这一成语的典故由来,也道出了当时天下人“无向辽东浪死”的怨愤之情。两年后,已是孤家寡人的杨广被困江都(扬州),“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最终落得个被屯卫军勒死的下场。

若以智商标准衡量,杨广并非下乘,论文才写过不少华美艳诗,论武略曾率军讨伐陈国完成了江山一统。弑父杀兄篡权后,他曾得意地朝堂上称,朕若与士大夫比才学,亦当为天子。然而这个生于豪门而不关心民间生计的纨绔子弟,虽在谋夺太子位前伪装过简朴,却不懂动用兵役夫役的基本限度。其父杨坚自581年建立隋朝后,经艰辛创业20多年,不仅结束了华夏大地400年的分裂战乱,还苦心积蓄起巨大的粮食仓储,如黎阳仓、洛口仓的规模被现代考古发掘证明为世界古代无双。杨广继位后却完全走向另一极端,挥霍无度又穷兵黩武,仅14年便使繁盛的隋朝重蹈了秦朝“二世而亡”的下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说过,“暴力还是由经济力量来决定”,这也是古今中外战史证实的唯物主义原理。古代除了游牧骑兵或造反暴民在短期可“随掠而食”,农耕社会的军队调用都必须遵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养兵用兵都需根据民力即经济能力而定。古时靠手工劳作支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风调雨顺之年以多数青壮耕作,才能勉强维持社会供应,遇天灾兵乱则饥馑立至。曹操便算出一兵远征需十夫保障。唐代以前的史籍对数字缺乏精确考证的传统,动辄记载某战出兵“带甲百万”,显系虚张声势之词。只是隋朝兵役动员的惊人统计,从史实看却是实情。

杨广这个好大喜功的独夫篡位后,长期伪装形成的心理压抑猛然释放,穷奢极欲并大搞“形象工程”。他修东都洛阳、挖运河用民夫多达300万,北抗突厥、西讨吐谷浑又用兵数十万。三次征伐东北的割据政权高句丽时,杨广在612年一次便出征军队113万人,依靠大运河运输时还调用随军民夫230万人,行军队伍长960华里。《隋书》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这确实创造了中国古代战史上用兵数的最高纪录。建东都累死民夫百万,第一次征辽大败即死士卒30万,隋炀帝却毫不痛惜,只是下令再征兵拉夫补充缺额。

在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脱产官吏和军队若超过人口3%,通常便会超过社会负担能力。隋廷最盛时人口统计为4600万人,若加逃税隐漏者至多不过6000万,炀帝时服兵役劳役者至少超过800万,尽发男性青壮尚不足,竟至“役及妇人”。如此男不得耕,女不能织,农事荒废,官员军队尚可靠仓储维持,民间却是饿殍遍野。逃役者啸聚山林,天下大乱相互攻伐,旷露的尸体又“臭秽盈路”造成瘟疫流行,形成死亡率攀升的恶性循环。

在618年那个凄雨绵绵的早春,被困江都的杨广只能终日醉酒消愁,哀叹颈上好头颅不知谁来斩,却仍不明白众叛亲离的根本原因。他在身边军人叛乱前不久,还赋诗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真可谓至死不悟。因之后人论及昏君暴主,莫不以隋炀帝为最!

封建帝制是造成君主骄狂的体制性根源,不过像杨广这般无理性地大兴兵役还是罕见之例。唐朝总结其“内恃富强,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怒兴师”的前车之覆教训后,实行慎用民力和精兵政策。唐朝初年战事不断,对抗头号强敌突厥及再度征辽各役,用兵都不超过10万,结果频繁出征并未影响经济恢复。太宗李世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实非虚言!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加入美籍只為逃兵役

軍人是一個國家國力是否強大的基礎體現,畢竟必須要有軍人的存在,才能夠保護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繁榮與穩定。對於中國來說,徵兵從來就不是問題,一是人口基數很大,二來則是民眾們的凝聚力以及愛國情懷都十分高漲,非

隋朝的富足程度令唐朝汗顏,是什麼原因讓隋朝如此富足

談到隋朝,除科舉制、京杭大運河外,我想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無疑就是隋朝在那短短的37年間所創造出的驚人的財富。隋之國富歷來為史家所稱道,更是被諸多史書大書特書,元初史學家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這樣說道:「

野史记载慈禧谋害慈安四大原因 慈安暴亡之谜

正值壮年的慈安太后暴亡,从朝堂到民间,一时间冒出各种猜忌,清末一些野史及演绎戏说,更是将矛头直指慈禧太后,说慈安太后食用了慈禧送去的饼饵,有毒的饼饵导致慈安暴亡。那么,慈禧为什么要毒死慈安呢?综合清末

野史记载慈禧谋害慈安四大原因 慈安暴亡之谜

正值壮年的慈安太后暴亡,从朝堂到民间,一时间冒出各种猜忌,清末一些野史及演绎戏说,更是将矛头直指慈禧太后,说慈安太后食用了慈禧送去的饼饵,有毒的饼饵导致慈安暴亡。那么,慈禧为什么要毒死慈安呢?综合清末

七年级下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A隋炀帝的残暴骄奢B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C农民起义的打击D老天爷不助隋朝2.唐太宗时,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3.武则天统治时期,最

求初一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的考试练习题+答案

初一历史考试练习题一.1.以下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D)A隋炀帝的残暴骄奢B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C农民起义的打击D老天爷不助隋朝2.唐太宗时,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D)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

历史军事 為逃兵役臨時改國籍,被政府全面封殺禁止踏入國門,現狀心酸又活該

為逃兵役臨時改國籍,被政府全面封殺禁止踏入國門,現狀心酸又活該!強國必先強軍,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能否在國際上有著一席之位。跟軍事力量是直接掛鉤的。所以說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的大力發展壯大軍事力量。

历史军事 他們住哪裡

泰國強制兵役,徵兵現場大量人妖現身,網友好奇:他們住哪裡?泰國也是一個兵源短缺的國家,因此這裡和韓國一樣是一個強制服兵役的國家,只要是男性成員年滿18歲之後都需要進入到部隊里去服兵役了。但是大家都知道

南朝各代通行的兵役制度是怎样的

南朝各代通行的兵役制度是世兵制、征兵制和募兵制。魏晋以来,世兵称为"军户"或"士家"。军户与普通民户分立户籍,其户籍由军府管辖,军户不经放免,要世代为兵。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私家分割及世兵逃亡等原因,

苏联 苏联·苏联兵役制

苏联·苏联兵役制苏联现在实行的是普遍义务兵役制。根据宪法,拿起武器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在军队中服兵役,或接受军事训练,履行与国防有关的其他职责,是公民的光荣义务。苏联的兵役制是建立在公民对保卫祖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