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历史上汉匈战争史上汉军最离奇的惨败
Posted 汉军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历史上汉匈战争史上汉军最离奇的惨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历史上汉匈战争史上汉军最离奇的惨败
在汉匈百年战争史上,在汉武帝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匈奴汗国的时代,一支装备精良、具有极高战斗力的汉军精锐骑兵部队初战告捷后,却在匈奴骑兵再度进攻时,尚未接战,便主动弃械投降。这也许是汉军最离奇的一次惨败了。那么,这队汉军为何会选择不战而降呢?
公元前105年,匈奴汗国发生了件大事:老单于乌维去世,儿子詹师庐继位,因为年少,号儿单于。儿单于性情凶暴,好杀伐,其身边的亲贵臣子多有不满。而这一年冬天,天降大雪,匈奴人赖以生存的许多牲口都被冻死。生活如此艰难,人心思变,于是,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降汉,并遣人密报汉廷称,只要有汉军前来接应,自己便立马起事。
汉武帝获此消息喜出望外,多年的夙愿——让整个匈奴汗国对自己俯首称臣——即将成真。于是,汉武帝令因杅将军公孙敖于塞外修筑受降城,等待匈奴左大都尉举事来降。这还不够,第二年春天,汉武帝又派遣浞野侯赵破奴领两万骑兵出朔方。
赵破奴乃太原人,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员名将。他幼时曾在匈奴境内流浪,所以非常熟悉匈奴的地形,归汉后从军征战。元狩二年(前121年)夏天,赵破奴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河西匈奴军,因战功卓著受封从骠侯。后因向皇帝献金成色不足而失侯。元封三年(前108年),他仅率七百轻骑便攻破楼兰国,生擒楼兰王,后迅疾北上,大破车师国,大汉军威自此威震西域。赵破奴也因此战之功再度封侯,受封浞野侯。
如今,赵破奴领军出塞后,向匈奴腹地挺进两千余里,直到浚稽山,准备接应即将发动兵变的匈奴左大都尉。然而,左大都尉的谋逆之举被儿单于发现,他先发制人诛杀左大都尉,并发兵袭杀赵破奴军。
冰雪覆盖的漠北草原上,汉军和匈奴骑兵短兵相接,汉军大获全胜,杀虏匈奴数千人。儿单于大怒,当即增兵至八万,将赵破奴的两万汉军精锐骑兵重重包围。不过,对赵破奴军来说,匈奴即便八万之多也并非致命的威胁。
从装备上来说,汉王朝的冶铁技术远远超过匈奴,铁制的强弓硬弩广泛装配部队,更兼专门为骑兵打造的长约一米的环首铁刀让汉军骑兵无论在马上、马下,在与匈奴的弓箭弯刀的交锋中都所向披靡。
再说单兵素质。汉武帝时代,整个国家一直处于征伐四夷的战争状态中,更为应对与匈奴旷日持久的战争,西汉王朝在普遍兵役制的基础上辅之以募兵制,招募了大量精于骑射、力能扼虎的兵卒。汉军的整体军事素质,特别是骑兵部队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今的汉军对阵匈奴,有着以一敌五之勇。
即便是汉军的马匹也比匈奴战马更为健壮。匈奴人的战马一般是在草原上自由放养,然而,经历了一冬的冻饿,战马都处于瘦饿的疲态之中。汉军的战马则是马厩粟米喂养,不受自然条件影响,匹匹膘肥体壮。
更为重要的是,受困地距离汉军屯守的受降城仅四百里地,快马加鞭,不到一天即能赶到。所以,只要稍事休整,赵破奴的军队杀出重围并非难事,甚至大败匈奴军队,生擒匈奴单于,建立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也不是没有可能。
事情在此时,发生了诡异的变化。赵破奴军受困处无水。熟悉匈奴地形的赵破奴趁夜带亲随出营找水,却遇到了匈奴的斥候(侦查)部队,奋力搏杀之后,寡不敌众,竟被生擒。儿单于大喜,急忙挥军攻击汉军。
此时,赵破奴麾下的诸领兵校尉不免焦头烂额,倒不是因为失了主帅不知如何应战,而是因为依据汉律,大军失了主帅,全军受罚,诸领兵校尉更会被诛杀。无奈之下,被围两万汉军只得全军投降。《汉书.匈奴传》是这样记录的:“军吏畏亡将而诛,莫相劝而归,军遂没于匈奴。”
这是一段让后世之人读来,颇感荒诞的历史。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并非不能力战,而且离自己的大本营不远,却甘愿投降敌军,也不敢突出重围,去面对自己国家的律法。
军法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与文明进程形影相随的,却是战争。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在作战过程中就需要有一定的规矩来约束士兵。春秋以前我国尚无成文法,所以,也不可能有军法。这个时候的部队出征前,多采用战争誓言的方式,由国君当众宣布,违背者需接受处罚。
比较完整的军事立法始于战国时期秦的商鞅变法。商鞅在变法时制定了一系列的刑法以及军事法律,比如《商君书》中的“军功授爵”、“军人什伍连坐”等。汉代的军事法律自汉初已有。《汉书.高帝纪》中有“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的记录。韩信所制定的“军法”,应该就是后来在战争中广泛应用的各种法律条文,包括本文所述的导致这次汉军全军投降离奇惨败的律法亦当源于此。
汉代的军法所规定的军事犯罪种类主要有:叛乱罪,乏军兴罪,失职罪,违令罪,亡将亡卒罪,降敌罪,逗留、畏懦和失期罪,临阵逃亡罪,喧哗罪,增功冒赏罪等。
导致这次汉军惨败的,便是这条“亡将亡卒罪”。根据《汉书》记载:“军吏畏亡将而诛……”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死罪。大军失了主帅,哪怕军队能够保全,将士们能够平安返回汉边,至少军中的各级军官都会依照军法被处以死刑。所以,军官们才会一致决定投降。
军队需要有铁的纪律,但如果把铁的纪律演化成没有基本的人性考量,那它就等同于颟顸,其功效只能适得其反。赵破奴的两万汉军精锐骑兵因为惧怕“亡将罪”投降了匈奴;汉将李陵在箭尽路绝之际不得不投降匈奴,犯了“降敌罪”竟导致母弟妻儿全族被屠。当然,最糟糕的结果在《史记.陈涉世家》里。“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于是,陈胜、吴广干脆揭竿而起,拉开了颠覆暴秦的序幕。
相关参考
中国的历朝历代往往都会面临一个威胁,就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汉民族在与游牧民族的交锋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为此不得不修建长城来抵御外患。但是在汉朝,汉军却能越过长城,进入打磨深入打击匈奴,实现漠南
西汉与匈奴的漠北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这次战役,西汉以10万精骑,大量步兵、车兵、14万匹从马,远渡大漠,深入匈奴境内2000多里。伊稚
西汉与匈奴的漠北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这次战役,西汉以10万精骑,大量步兵、车兵、14万匹从马,远渡大漠,深入匈奴境内2000多里。伊稚
历史军事 历史上鸦片战争惨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林则徐吗
说到鸦片战争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鸦片战争是当时古代史上非常惨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国门被外国侵略者打开的一次战争。当时的清朝非常的贫穷落后,当时的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不过,外国侵略者也是看
汉武帝是一位出色的帝王,“千古一帝”,他好黄老之学,卜卦、巫蛊等在他那个时期非常盛行。司马迁在《史记》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汉武帝进行祭祀之事。武帝晚年意识到了这些,因此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
历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最漫长浩大的战争——足足打光了六代人积蓄的力量
中国历史上最漫长浩大的战争——足足打光了六代人积蓄的力量!答案应该是汉匈之战。我们通过汉匈之战,主要需要反思的就是:为什么凭着经过六代继续力量、韬光养晦发展的汉朝以及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坐拥名将如卫青
汉匈战争之漠北大战:大汉铁骑2000里的长途奔袭 汉匈漠北大战发生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军调集骑兵10余万、步兵数十万、预备马匹14万,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两路大军都越过了大
汉匈战争之漠北大战:大汉铁骑2000里的长途奔袭 汉匈漠北大战发生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军调集骑兵10余万、步兵数十万、预备马匹14万,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两路大军都越过了大
有一首诗中写到「”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一个能臣名将能够成为光辉和奇迹,那都是有着身后万人的支持下产生的。而在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军事上也是在不断的对边疆的匈奴进行反攻
有一首诗中写到「”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一个能臣名将能够成为光辉和奇迹,那都是有着身后万人的支持下产生的。而在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军事上也是在不断的对边疆的匈奴进行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