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袁绍输给曹操 并不是因为官渡之战

Posted 士人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袁绍输给曹操 并不是因为官渡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袁绍输给曹操 并不是因为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的官渡大战,袁绍大败于曹操。此后,袁绍一蹶不振,其子袁谭和袁尚的势力最终也为曹操荡平。为什么实力首屈一指的袁绍集团会彻底覆灭?官渡战败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袁绍麾下不同地域士人间的长期斗争倾轧才是深层原因。

袁氏的河南与河北谋臣

袁绍手下谋臣武将主要来自两大地域。一派是与袁绍同属河南的士人,包括颍川的荀谌 、郭图、辛评、辛毗兄弟、武将淳于琼,以及与颍川邻近的南阳的许攸等。许攸早年与袁绍和曹操等结好,袁绍得罪董卓,出逃冀州之时,他就追随袁绍。

许攸(?-204年)

荀谌出自颍川郡大族荀氏,是曹操首席谋臣荀彧的兄弟。东汉的名士以汝南和颍川最多,孔融点评汝颍人物时,认为荀氏兄弟“当今并无对”。冀州牧韩馥是袁氏门生,为人懦弱。袁绍欲软硬兼施夺取冀州,荀谌就是袁绍派去游说韩馥的说客。不过,荀谌的眼光能力远不及荀彧,以及荀家另一个著名谋士荀攸。

颍汝士人多结交朋党,且家族联姻,比如荀氏就与同郡的辛氏、钟氏和陈氏相互联姻。当这些河南士人离开故土去冀州(河北)辅佐袁绍,更需要与同籍士人抱团结党、维护共同利益,从而在冀州形成了颖川士人集团,与袁绍的河北本土势力发生矛盾冲突也就不足为怪。

袁绍手下的河北本土士人主要有沮授、田丰、审配以及武将张郃等人,其中沮授和田丰的政见谋略,不在荀彧和郭嘉之下。袁绍初夺冀州时,为巩固统治并平衡河南集团,笼络重用冀州士人:命沮授为别驾,后来擢升为奋武将军 , 监护诸军,审配任治中,田丰为别驾。治中和别驾都是冀州牧的高级佐官。

袁绍(?-202年 )

河北地区自古民风质朴刚毅,多慷慨悲歌之士,比如战国时的荆轲。河北士人也普遍正直、刚烈、直言敢谏,与善变通的中原士大夫形成对照。

袁绍集团里的逢纪是一个特殊人物,他既不属于颍川集团,也不是冀州本地士人。

袁绍集团两大势力的主要士人

颍川与河北士人的矛盾冲突

袁绍在统治冀州前期,还能居中协调颍川与河北士人,但两大集团在政治取向、军事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冲突一直存在。

191年汉献帝受困于长安时,沮授建议袁绍“迎大驾于西京......,号令天下”,田丰也持类似观点,袁绍很认同。这比毛玠建议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早一年,更比荀彧早了四年,可见这两个冀州谋士的远见卓识。

后来献帝逃难于河东地区,沮授再次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颍川集团揣测到袁绍有称帝野心,郭图和淳于琼就投其所好,指出汉室已衰微,无须迎献帝,以免为其所累。袁绍从之。曹操则抓住机会迎献帝建都于许昌,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占据了政治和道义制高点,袁绍追悔莫及。可见,袁绍手下颍川谋士的大局观远逊于河北士人。

199年灭掉公孙瓒之后,袁绍雄踞黄河以北的幽、并、青、冀四州,军事实力达到顶峰,曹操也基本控制了黄河以南的关东地区。为实现称霸野心,袁绍欲与曹操决战。为此,颍川集团和河北士人意见相左,矛盾激化。沮授认为与公孙瓒多年战争后师老兵疲,应该屯田整修,同时派精锐骑兵,抄扰曹操控制区,令他疲于应付。郭图针锋相对地指出,袁绍此时军力强盛,正应该一鼓作气消灭曹操,所谓机不可失。

公孙瓒(?-199年)

袁绍此时志得意满,采纳了郭图的建议,决定南下伐曹。这次军事策略的斗争冲突中,颍川谋士又牢牢抓住了袁绍急于功成的骄纵心理。沮授为人刚直,他的建议高明周全,但不得袁绍之心。而且沮授不知进退,继续强谏,同时郭图进谗言,袁绍遂剥夺了沮授全部兵权,分给了郭图和淳于琼等人。

河北另一个主要谋士田丰在曹操攻击刘备时,就建议趁机攻击许昌,这样曹操腹背受敌,袁绍胜面大增。袁绍为人犹疑,不能把握稍纵即逝的良机,竟以儿子生病为借口拒绝。打击曹操的最佳时机错过后,田丰又不适宜地强硬主张应该缓图曹操,和沮授思路大致相同,但此时袁绍已下定决心大举攻曹,故一怒之下将田丰下狱。至此,河北集团最优秀的两大谋士基本失去对袁绍的影响力,河南颍川集团全面胜利。

官渡之战爆发后,两个地域集团的倾轧争斗达到高潮。河北豪族审配当时留守邺城,以“许攸(属于河南集团)家不法,收其妻子”,许攸大怒,叛袁投曹。其实,在袁绍纵容豪强权贵的政策下,冀州豪族普遍横征暴敛、目无法纪,审配家藏匿罪犯,恶劣程度或许还超过许攸,“不法”只是审配打击河南集团的借口。

许攸叛降对曹操的胜利有决定性意义。曹操按照许攸的计谋,偷袭袁绍军粮仓所在地乌巢,一举成功。河北名将张郃在乌巢防守上与郭图意见不合,后者又向袁绍进谗言:“(张郃)军败,出言不逊”。张郃畏惧,于是临阵投降曹操,袁绍军崩溃。

张郃(?-231年)

由以上分析可知,官渡之战曹操赢得侥幸,他取胜的真正原因是袁绍阵营颍川与河北集团激烈内斗而导致的两次叛降,而这两大集团的矛盾冲突由来已久,并非偶然之举。

两大集团分别辅佐袁谭袁尚,继续内斗

官渡战败后,逢纪向袁绍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失败,拍手大笑,因为他说对了”。袁绍遂杀掉田丰。沮授被曹操擒获,却密谋回归袁绍,又被曹操杀掉。冀州两位顶尖谋士没遇到名主,又过于刚正、忠心,竟不能自保,可怜可叹!

202年袁绍病故,他两个还算有才干的儿子袁谭和袁尚开始争夺河北地区统治权。颍川集团的郭图、辛评、辛毗支持袁谭,河北的审配以及逢纪支持袁尚。逢纪与审配本来不合,但后来与审配关系改善,遂支持袁尚。在袁谭、袁尚的斗争中,审配借刀杀人,逢纪为袁谭所杀。

袁谭一度被袁尚围城,派辛毗向曹操求援,辛毗与曹操麾下的荀彧、荀攸等人是颍川同乡,还有联姻关系,于是很快投降曹操。辛毗甚至向曹操建言拿下河北的好处。曹操出兵,先后击败袁谭、袁尚,杀了郭图,生擒审配(辛评为审配所杀 ),审配宁死不降。颍川与河北集团的内斗终于彻底葬送了袁绍势力。

曹操(155-220年)

河北士人沮授、审配和田丰都能为主尽忠效力,不肯变节,体现了自古以来河北的忠勇(然而多少是愚忠)民风,河南籍的谋士许攸和辛毗却审时度势,变通无碍,此中对照耐人寻味。实际上,颍川荀氏除了荀彧等少数忠于汉室外,其家族成员在曹魏代汉、司马代曹的过程中都能与时俱进,择投明主。

 地域集团冲突很普遍

袁绍集团的地域派系斗争在汉末、三国时期很常见。刘备旧部与荆州士人就与巴蜀本土势力屡有冲突,蜀汉政治分裂,并部分因之亡国,这与袁绍集团内斗的结局相去不远。

诸葛亮(181-234年)

辅佐曹操成就大业的豪族士大夫人才也主要来自两大地域,一是曹操的谯沛宗族与同乡组成的武将集团,一是以颍川士人为核心的谋士集团。颍川士人总数并不占曹操谋士集团大多数(约12%),但曹氏八个核心谋士里,有一半颍川籍。

谯沛与颍川集团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文武搭配,在曹魏控制境内都是受益者,没有内外主客之分。这就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地域主义相关的利益冲突,曹操驾驭手下的手腕又很高超,因此地域集团的冲突对抗在曹操时代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曹操也正是凭借文武集团的通力合作,方能统一北方,最终取代汉室。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官渡之战袁绍战略战术远胜曹操

很多人因为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破袁军,都认为曹操智勇过人。“胜者为王败者贼”,无论《三国志》《三国演义》还是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官渡之战中曹操聪明而袁绍是个笨蛋。以少胜多的胜利自古以来每每令人赞

历史军事 官渡之战镇守乌巢的是谁?曹操是怎么在乌巢击败袁绍主力军的?

官渡之战是曹操想要一统北方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最终曹操以少胜多,战胜了强大的袁绍,为自己完成北方统一打下了牢牢的基础。不过曹操是怎么在官渡战胜兵力足足比自己多出五倍的袁绍呢?其实正是因为曹操在乌巢袭击

历史军事 如果官渡之战中袁绍胜利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呢?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个转折点,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役,袁绍拥有数倍于曹操的兵力,然而最终却意料之外败给了曹操,使得曹操声名鹊起,也成为他统一北方的基础。然而,如果在这次战役中,袁绍并没有失败,

历史军事 曹操兵力明明占优势为何在汉中之战中还是被刘备打败

曹魏的兵马一直是三国中实力最为强盛的一方,孙刘联合才能有实力抗曹,那么为什么占据优势兵力的曹操为何会在汉中之战时输给了刘备呢?其实打这一仗的刘备也不轻松,他打了两年才拿下汉中,而且他的胜利并不是赢在了

历史军事 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谋士为何集体失声

曹操身边最有名的四大谋士,即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另一说是包括贾诩在内的五大谋士。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四大谋士,才让曹操得以在北方的争斗中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五大势力,并一举平定北

历史军事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真实兵力介绍 曹操兵力比袁绍少多少?

官渡之战是曹操一生最为关键的一战,输了很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三国鼎立局势了。不过也正是依靠这场战役,曹操统一了北方,成为了三国中最强大的一国,只是最令人唏嘘的是等到三国统一已经没他们曹家人什么事了,估

历史军事 官渡之战站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

官渡之战的疑问:官渡之战站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  官渡之战疑问:三国时期的官渡战役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一举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

历史军事 官渡之战站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

官渡之战的疑问:官渡之战站前曹操和袁绍的兵力  官渡之战疑问:三国时期的官渡战役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一举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

历史军事 官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袁绍总兵力比曹操多多少?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中非常经典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那袁绍和曹操双方的兵力到底是各有多少呢?根据史书记载,当时袁绍一共有11万人,而曹操只有2万人,袁绍的总兵力是曹操5倍还有多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输给陆逊?

夷陵之战上,身经百战的刘备为什么会惨败在晚辈陆逊手上呢?其实双方交战前谁也没想到,陆逊能全歼刘备大军,而且还是用的火攻。东吴两次使用火攻分别打赢了曹操和刘备,难道火攻就是东吴的祥兆吗?实际上刘备这次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