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揭秘日本军人战败后截然不同的命运
Posted 关东军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揭秘日本军人战败后截然不同的命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揭秘日本军人战败后截然不同的命运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代表大本营陆海军部,在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一般来说,那些参加了战争的日本军人的命运分为六种:一、指定为甲级战犯的高级军官。二、指定为乙丙级战犯的高级军官和士兵。三、被GHQ重新启用的高中级军官。四、回到家乡重新开始新生活的军官和士兵。五、被监禁在国外的军官和士兵。六、自杀的军官和士兵。
第一和第二类:甲、乙、丙级战犯第一类和第二类军人,坦率地说,真正受到追究的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没有受到追究。有两个原因:其一,在远东军事法庭起主导地位的美国,对日本文化、日本军制缺乏了解。应该说,美军从战争开始以后就对于结束战争后的战犯处理做了大量工作,从收集情报到审讯战俘,列出了一个庞大的清单。但是美国人没有(起码当时没有)理解日军参谋的这种特殊作用,和日本军队(特别是陆军)的“下克上”现象,而受其“政府管理军队,军队是职业军人的集团”这种西方固定观念的影响,在决定甲级战犯时是以政府关系为主。因此与陆军省有关的高级军官(课长以上)几乎全部是甲级战犯嫌疑人。而参谋本部的有关人员却几乎没有受到追究。比如田中新一、服部卓四郎等人根本没有受到追究,服部卓四郎还几乎被授命组建现在自卫队的前身警察队。
第二个原因是不少证据被彻底销毁,证人被封口。1945年8月14日御前会议决定了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后,陆军军部就命令下属各部队、教育机关、附属机关销毁一切机密文件,各部队机关浓烟滚滚达数日之久。因此第一手证据极为缺乏,现在能看到的有关参谋本部的第一手资料,几乎都是几位反对扩大战争的参谋们偷偷留下来的。
第三类:被重新启用的高中级军官陆军省和海军省在1945年12月1日被撤销后,改名为“第一复员省”和“第二复员省”,主管从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各地遣返回来的部队和国内部队人员的复员工作。一开始被留用的都是原陆海军省的事务人员和文官。
第四类:回家开始新生活的官兵绝大多数的军人是属于第四类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各种各样的人生,有像政信那样还是对政治对国事有着极大的兴趣,甚至竞选参议员的;也有像第8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大将(陆大27期首席)那样,回乡修一间“反省小屋”,终生在此屋反省战争罪行的;也有像濑岛龙三那样投身商界,发挥参谋的才能,把一个原来很小的纤维商社,领导成一个荣踞日本五大综合商社之首的超大企业。
当然还有一些职业的军人,离开战场就无法生活的军人。他们在战后还是一直在寻找战场,亚洲到处都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印度尼西亚独立战争的时候,苏加诺手下也有两千余名日本兵。第五和第六类:监禁在国外和自杀的官兵第五类主要是指战后被苏联扣留在西伯利亚的那些关东军官兵,到现在还是一个谜。苏联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违反“波茨坦公告”,扣留60万日军官兵作苦役?战犯是一回事,而“波茨坦公告”的第七条里是白纸黑字保证遣返日军士兵的。这是一个谜。有几个说法,一个是斯大林对第一次大战中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的报复,这种说法看起来未免有点荒诞无稽,只能强调西伯利亚出兵这件事本身的荒唐。但是从后面可以看到,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而在日本的“西伯利亚归还者”中一直有另一个说法:这60万人是日本政府送给苏联作为战争赔偿的。根据是,关东军投降时,苏联远东军司令华西里列夫斯基元帅和接洽投降事宜的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到底签了什么样的协议谁都不知道,而当时在场的关东军参谋濑岛龙三也一直不肯回答这个问题。华西里列夫斯基元帅回忆录里对战俘的处理说得非常详细,但对关东军投降协议则一字未提,这就更加加深了人们的猜疑。为什么要赔偿呢?战争期间最后的内阁首相铃木贯一郎曾经很认真地和苏联进行过交涉,指望苏联出面调停。当时许给苏联人的好处,是不是就是这60万关东军呢?因为一败涂地的日本再也拿不出东西来了。一点不假。到了现在,根据苏联解密的外交文件,人们一般倾向认为,在斯大林和杜鲁门总统之间曾经就苏联的受降区域问题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吵。斯大林要求将北海道划归苏军受降,理由是当年的西伯利亚出兵事件(这就是西伯利亚事件报复说的根据),在被杜鲁门总统拒绝以后,作为泄愤或者交换,扣留了这60万人达十来年之久。
最后一类就是战后自杀的,其实这自杀有两类。一类是战败时自杀的,像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东部军管区司令官田中静壹等。这类自杀还有“谢罪”的意味,不管他是向天皇还是向其他什么人。另一类自杀就是像东条英机、杉山元等人,在被宣布为甲级战犯嫌疑人以后自杀,这种就纯粹是“畏罪”的逃避行为了。特别是东条英机的自杀,就像一出闹剧,早不自杀晚不自杀,在看见美军宪兵走进院子敲门时才开枪自杀,使用的还是一把科尔特22小口径手枪。就是说他不想死,怕死。1989年,最后一名甲级战犯铃木贞一在101岁的高龄死去。1955年被释放后,铃木贞一一直深居简出,也没有像其他的参谋们一样著书立说,争吵不休。据说铃木贞一临终前,孙子喊“爷爷”他也没有反应,护士突发奇想喊了一声“阁下”,铃木贞一顿时睁开了眼。在日本,“阁下”是对高官、将军的尊称,铃木贞一并没有忘记过去的荣光。日本媒体评论说:铃木的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真的结束了吗?不,伤痕还没有完全平复。亚洲,特别是东亚的每一记脉动,都还能让人感受到旧伤的痉挛。
相关参考
大家都知道在二战中,中国人和犹太人是被迫害最严重的群体。但不同的是,中国人背后还有一个民族的信念支撑着我们走到胜利,然而犹太人却面临流离失所和几近灭族的命运。而造成些残忍事实的法西斯国家直到现在也仍然
在抗日神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场景,日本军人在和中国军人进行白刃战之前,会先退出步枪内的子弹,然后在和中国军人肉搏。日本方面一直宣称这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为了公平正义的打败对手。其中这完全是在吹牛,他们退
二次大战后,根据国际法有资格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的战胜国是: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其中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荷兰、澳大利亚、印度都
历史上的项羽历史上的项羽乃是楚国大将,秦末下相人(如今的江苏宿迁),他也是中国知名的军事家,思想家。可以说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武将中名列前茅的,在古代别人对他的评价是“羽之勇武,千古无二”,可见项羽的强大
导读:唯独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参加国和抗日战争中牺牲最大的国家—中国却没有派出一支军队踏上日本的领土。原因究竟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美、英、苏等主要战胜国都分别派兵以不同方式登
记得有文章写过一站堑壕战中法军和德军士兵在堑壕中互相谈话的轶事。然而,我仍然难以想象在那场战争中,中日两国的军人会有类似的交流。直到我看到一段对话,一个叫做斋藤的日军士兵纪录他在湖南前线和一个中国兵的
...下群雄响应,项羽随叔父在吴中起义。短短时间,项羽就军事力量雄厚,巨鹿一战成名,奠定了霸主的地位,但这时的项羽败给了他的性格。第一:项羽坑杀了二十万降军,这支军队是秦朝
历史秘闻 日本战败投降后,此国的民众非常愤怒,将上万名日军乱棍打死
日本无疑是一个十分有着野心的国家,在二战中,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及资源,日本便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到处侵略,而中国便是当时日本所侵略对象之一,当日军像魔鬼般的踏入中国时,中国许多的无辜民众都迎来了一
看过各种各样抗日神剧的我们都知道,日本军官在战败之后都会剖腹自杀,剖腹这个传统在日本流传已久,好像日本说只要剖腹死就能上天还是什么的。但是实际上,想要剖腹自杀并不容易,首先可能会疼得飞起,而且有可能不
日本无疑是一个十分有着野心的国家,在二战中,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及资源,日本便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到处侵略,而中国便是当时日本所侵略对象之一,当日军像魔鬼般的踏入中国时,中国许多的无辜民众都迎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