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22颗子弹打在背上他死里逃生
Posted 部队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22颗子弹打在背上他死里逃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22颗子弹打在背上他死里逃生
在成都金牛区的沙湾小区,经常可以见到一位穿着“军装”、胸前别着“勋章”的瘦小老人,他就是91岁的抗战老兵罗见渊。
8年抗战,老人一生难以忘怀。他至今爱穿着仿制的“军装”,只因为“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打过日本侵略者,我很自豪!”7月26日,老人照例穿着“军装”出门。70年前的这天,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署,罗见渊忍不住要和老街坊“再摆摆当年的龙门阵。”
少年从军见识“血流成河”
罗见渊参军时,还不到14岁。1937年10月,抗日军队路过忠县驻扎,他和一位连长交谈不到5分钟,便就此改变了一生。
“他只问了我两句话,‘想不想当兵?’‘怕不怕死?’”罗见渊说,当时家里只有一个后妈,父亲远在百里之外教书,“我宁愿自己当兵找饭吃,就悄悄跟着部队走了!”
在忠县,罗见渊和新兵们一起集训了两个多月,很快由四川保安团整编成陆军30集团军72军新编13师37团2营2连。“每人发了一支短马枪,两颗手榴弹,50发子弹、8斤米,以及斗笠、绑腿和草鞋。1937年腊月,直接开赴湖南九江。”从长江顺流而下时,罗见渊就见识了战争的残酷,“轮船晚上在三峡停靠时要用网铺满船,上面再伪装上树枝,避免敌机发现扔炸弹。”而刚到九江的那天,“我们还在生火做饭,上面就来了命令,要求急行军去接应另一支部队。”
彼时,另一支部队正在赣江边阻击从安徽前往武汉的日军,“我们的部队提前破坏了铁桥,敌人的坦克和大炮过不来,便要用汽艇强渡。日军每次冲锋,天上有飞机,地上有炮弹掩护,子弹一梭子一梭子地打。”“我们打了七天七夜,双方死的人漫山遍野。当时我们师有两千多人,战后只剩了800多人。血流到河里,水都腥臭。”直到第8天友军前来增援,部队才成功突围。两个月前还是学生的少年,初上战场,“除了第一天有点怕以外,就再没虚过。”
九江一役后,罗见渊所在部队奉命在江西休整,补充新兵。1940年11月,又受命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双方激战中,罗见渊一组的军官、装弹手、机枪手都不幸牺牲,他就接过机枪,继续射击。双方僵持了40天左右,被国军围困的日军才冲破防线撤了出去。那一仗,罗见渊的耳朵被炮弹声震得失聪了好几天。
1942年7月,罗见渊的部队受命阻击从广州、福建来增援赣州的日军部队。当时,罗见渊已是尖刀连的一名班长。在一次战斗中,30多个日本兵悄悄逼近了罗见渊所在的尖刀连阵地。“我用手榴弹炸死了两个敌人,但他们也把我们一组的另两个士兵打死了。就在我准备肉搏时,一个日本鬼子从后面杀过来,一刀就戳在了我脑壳上。”罗见渊不愿白白送死,他一只手死命握住刺刀,一只手从绑腿里悄悄解下匕首,一刀戳穿对方肚子。鬼子死了,他抢过背包和4颗手榴弹,直接从所在山头往另一边滚下去逃走。
满头是血的罗见渊被当地一个农妇救下。她用土法拍了老姜在罗见渊伤口上,又用他的绑腿草草包裹,在深夜带着他往国民党的部队驻地赶。路上,血流过多的罗见渊头晕眼花快要挺不住时,当地老农把喂猪的红苕给他舀了一大碗,才让他吊着一口气找到了30多里地外的部队。
22颗子弹打中背竟然死里逃生
1943年11月,侵华日军发动了常德会战,在这场会战中,罗见渊幸运地死里逃生。
罗见渊说,常德会战刚爆发时,他所在的部队仍驻扎在江西。经过四天四夜急行军,罗见渊所在部队赶到常德德山。岂料还在路上,便看到溃不成军的友军被打下来。原来,日本人派出了骑兵冲锋。此时,罗见渊部队的师长灵机一动,命令士兵拆下绑腿拴在一起。当日军故伎重施继续放马过来时,国军一边牵起层层绑腿,一边用机枪扫射,竟然让日本兵的大洋马和骑兵损失了三分之一左右。
当防线顺利交接,部队很快接到新任务:攻占德山被日军占领的一座岛。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夜晚,罗见渊和另外35名敢死队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掩护下,悄悄泅过河,破坏敌人的驻防铁丝网,以方便主力部队进攻。“老天相助,敢死队一连破坏了三道铁丝网,敌人都没发觉。但就在一位士兵打信号弹通知大部队过河的时候,却一不小心碰响了敌人挂在铁丝网上的罐头。瞬间,敌人打响照明弹,6挺机枪便朝我们扫射。”此时,完成了破坏铁丝网任务的敢死队,也开始端起枪在交通壕里和敌人拼杀。就在罗见渊用马刀杀红眼的时候,其他人在他身后大喊,“班长,你已经遭了,皮带都打来吊起了,身上有血!”这时,罗见渊才感觉身上火辣辣地痛。
战斗结束后罗见渊被送到战地医院,才知道自己背上钉了22颗子弹,这些子弹全部钉在了他的背包上。“我们过河的时候,背包就打得焦湿。我以前缴获的日军的呢大衣、毛毯、牛皮鞋和胶鞋浸了水,再加上机枪离得远,才没打穿背包。”但从他腰部擦身而过的子弹,在打断皮带后仍然把两侧的皮肉打得稀烂。他在医院治了20多天,伤口都不能愈合。医务主任和护士长怜惜他才20岁出头,就这样死掉可惜,给他打了一针珍贵的“盘尼西林”,让他两周后捡回了一条命。
被俘虏8个月逃生勇救女同胞
频频死里逃生,罗见渊也盼望着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没想到在衡阳外围战中,他却不幸被俘。
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打响。当年夏秋之际,罗见渊部队奉命前往衡阳增援时,身在尖兵连的他们在部队弹尽粮绝撤退时没接到通知,“没接到命令,我们不敢撤,打到我们班只剩下3个人。”在敌人清扫战场时,3人钻进尸体堆里,依然被发现了。
就这样,罗见渊成了俘虏,而他所在的部队清点人数时,误以为他早已阵亡,报了死亡证明书寄回忠县。
当俘虏的那8个月,不堪回首。“我们白天挖战壕,晚上就关在集中营。为了防止逃跑,白天干活的时候还把我们三五人用电话线拴成一串,不听话就拿鞭子毒打。”也有不堪受辱逃跑的,抓回来以后就钉“美人桩”。罗见渊回忆:“俘虏逃跑被抓回来后,人被双手分开绑在桩上,日本鬼子还要放狗来咬你,指哪咬哪。如果没被咬死,再拿刺刀刺。先从脚背开始,从下到上,每个日本兵刺三刀,最后由一个当官的在肚子上补一刀刺死!”
一直伺机逃跑的罗见渊,最终等到了机会。1945年2月,日军在打贵州独山后回撤衡阳时,路途中日本兵押着俘虏到乡下抢粮食。结果日本兵看到一位年轻的农家妇女,欲行不轨,把串成一串的3个俘虏拴在院外。罗见渊和战友赶紧在街沿青石上磨断捆绑他们的电话线,拿锄头,抢枪,三两下解决掉了日本兵。在农妇带领下,3个被俘战士走了六七十里路,才终于找到了中国的部队。
1947年,罗见渊辗转回到家乡。父子相见,恍如隔世。
如今,已是鲐背之年的罗见渊,说起抗战意犹未尽。他说:“我没有牺牲,还打死了不止一个日本鬼子,赚到了。最关键的是,作为普通的中国人,我也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关参考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早就传唱了祖国大江南北,大家也能张口就来。然而事实上,真的能一颗子弹消灭一颗敌人么?当然不能!要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早就传唱了祖国大江南北,大家也能张口就来。然而事实上,真的能一颗子弹消灭一颗敌人么?当然不能!要
姜墨林是宁安县红土墙村人,192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32年,姜墨林刚满11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1934年初,13岁的姜墨林参加了党直接领导的绥宁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大西北沙漠深处的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向全世界宣布:原子时代降临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那
中国原子弹之父 自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就出现了“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但自始至今,关于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却一直争论不休。在中国第一颗原子
中国原子弹之父 自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就出现了“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但自始至今,关于谁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却一直争论不休。在中国第一颗原子
美国核武器垄断被打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苏在哈萨克斯坦沙漠进行首次原子弹试爆1949年8月23日,苏联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而打破了美国在军事上独家垄断核武器的局面。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
核世界“三足鼎立”——英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英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原子弹的国家。英国在原子能研究上起初并不比美苏落后,而且丘吉尔等英国政治家早就敏锐地认识到原子能研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但为什么在原
导读:1970年4月24日,纽约广场大酒店,一个名叫黄文雄的男子让子弹飞过了的头顶。这是一生中遭遇的最大危险之一,也令他终身难忘。很长时间后,蒋经国还会对周围的亲随自言自语地说:「人为什么要杀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颗子弹杀死1537万人 1914年6月28日,一颗子弹打穿了斐迪南的脖子…,随后的四年中1537万多人因此而牺牲。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1800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