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半年后仍能闻见尸臭

Posted 教授

篇首语: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半年后仍能闻见尸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半年后仍能闻见尸臭

2015年1月11日,志愿者一次寻常的探访,竟意外发现九旬抗日老兵李经煜重病缠身,急需治疗,老人曾两次入伍参加过鄂南抗日游击战、长沙会战、湘西会战。得知老人需要救助的消息,武汉热心医生从朋友处借车,亲自到咸宁接李经煜到武汉治疗。抗日老兵就医难的消息一下子搅热了医生的朋友圈,接下来的九天中,共六家医院的十位专家教授开始自发接力救治。

  省内仍健在的第95位老兵

1月29日下午,武汉晚报记者在湖北省新华医院5楼神经外科的病房里看到了来自咸宁的90岁抗日老兵李经煜。在病房的一角,志愿者花儿介绍了老人术后恢复的情况。花儿是湖北关爱抗日老兵组织的骨干成员,也是发现抗日老兵李经煜的第一人。

老兵李经煜是咸宁市张公河背村人,他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那就是095号,这是由湖北关爱抗日老兵组织为所有健在的抗日老兵编制的,根据找到老兵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095号李经煜,正是这个组织找到的第95位健在的湖北抗日老兵。

说起抗战时期的战争往事,李经煜很平静。

1940年,李经煜年仅15岁,因家中有兄弟7人,他的个子长得又高,因此被抽丁入伍加入地方部队。由于年龄实在太小,一开始李经煜是勤务兵,随着年纪变大他又成了部队通信员。武汉会战结束后,军队有生力量消耗巨大,急需扩充战斗兵源,李经煜扛枪作战的生活随之开始。

起初,李经煜被安排在咸宁附近,零散地参加伏击日本部队的战斗,后来随着长沙会战的战事扩大,李经煜被调往湖南,参与了雪峰山会战。

参加这么多的战役,对哪一场印象最深刻?听到这个问题时,李经煜本来暗淡的眼睛一下子变得炯炯有神,口中不断重复着“枳木槽”这个地点。

令李经煜记忆犹新的“枳木槽”,是1945年雪峰山会战时的重要隘口,属于时任国民党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所辖防区。当年位于雪峰山脚下的枳木槽村曾经是雪峰山战役争夺的重要焦点。李经煜回忆,当时日军死伤人数极多,即使过了大半年,仍然能在村里闻到腐烂尸体的臭味。

如今枳木槽村属于湖南省洪江市塘湾镇14个行政村之一,该地至今仍保留有当时的战壕。

“你以为在脑门打一枪人就会马上倒地死掉吗?战争不是这种死法。就算头部中枪,人倒在了地上手还在不停地抓,拼命挣扎,最后抓得满手是血,呻吟惨叫,然后叫喊声越来越小,慢慢死去。”在枳木槽的战斗让李经煜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

虽然这场战役最后中方取胜,但也赢得步步惊心。有一次,日军集中兵力突袭,李经煜所在部队仓惶撤退,为了逃命李经煜把行军带的被子丢了,只留着一杆枪。“枪无论多重也不能丢,这是军人的命。”他说。

为了躲过日军,李经煜扛着枪跑了一天一夜,一共180里。

  从不看电视的老头

回忆起战争时的武器装备,李经煜说:“日本人的枪钢材好,射程也比我们远。”李经煜的孙子告诉记者,如今在咸宁老家,依然保存有当时用的铝制行军碗,大小和现在家常用的饭碗差不多,“爷爷说,打仗的时候都是边跑边吃,根本吃不饱。”

正因为亲历战争,李经煜从不看电视。他说,电视里打鬼子的戏都是假的,哪里看得出当时战场上的残酷,真实的战争中,人死得更惨烈。

抗战胜利后,李经煜被裁军回乡,内战开始他再次入伍,1949年1月李经煜起义回乡。1955年在柏墩农场改造,恰逢这年他的儿子李济鹏出生,妻子不堪重负改嫁,刚出生的儿子只得交给二弟抚养。李济鹏目前负担两个老人的赡养,一位是生父,一位是养父。

2004年,作为起义人员,李经煜享受每年500元补助,这几年略有提高,每月有几百元补贴。

2015年1月11日,花儿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咸宁给老兵送暖冬物资,走近91岁的李经煜身旁时,花儿突然发现他的头部有一个伤口,经询问才知道是一个多月前剃头时,被刀片划伤,伤口表面已经又红又肿,一部分皮肤溃烂发臭,担心这样的意外给老人带来生命危险,当晚花儿立即把老兵的情况发到“关爱抗战老兵在湖北”微信群里。

  电水壶是家中唯一的电器

“看到群里在找医生救老兵,好像突然和我拉近了关系,我很自然地站了出来。”看到这条消息后,平时在微信群里“潜水”湖北省新华医院骨科一病区主任宋建东坐不住了,信息发布的第二天,他就向朋友借了辆车开往咸宁,接李经煜来治病。

其实,那天正是宋建东孩子满月的日子,也是他和老婆的结婚纪念日。“我老婆说‘你做的是好事,去咸宁是应该的,我们就在家等你回来。’”

到李经煜老人的家中一看,宋建东吃了一惊。时近中午,李经煜正在吃一碗素面条,里面混着几片菜叶,家中既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只堆着几筐干草,唯一的电器是一把电水壶。

查看老人伤口时,宋建东发现病情进一步加重,溃烂的伤口已经膨胀,甚至凸出头皮,救治刻不容缓。

宋建东说明来意后,李经煜的儿子李济鹏和儿媳杨秋珍连连感谢,把家中仅有的1000元现金仔细地放进了衣服最里层的口袋,带着老人登上了去武汉治病的汽车。

  “我们敬重英雄”

经过详细检查,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红朝诊断老人所患疾病是头部鳞癌,需马上手术,而且越快越好,否则头部脓包每天都会增大,化脓溃烂。经咨询,李经煜这次手术费用巨大,加之还需要后期长时间的换药,这让原本就贫困的一家人更加犯难。

得知李经煜的特殊经历后,宋建东和刘红朝开始在朋友圈呼救,希望能帮老人募集救命钱。

“没想到大家都热烈转发、点赞,甚至很快就收到了第一笔捐款,实在出乎意料。”刘红朝说。

宋建东和刘红朝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自发捐款,新华医院相关负责人也亲自看望老人并捐款。

刘红朝的微信朋友圈也热闹起来,有的医生给出病情治疗意见,有的表示愿意主动捐款。

之后的一周时间里,更多的医生加入到了救治老兵李经煜的行动中。湖北省新华医院院长王汉明教授、同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郭东生教授、于加省教授、王宝峰教授,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熊南翔教授,武汉市普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彭翔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俊教授,荆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代旭教授。他们不仅捐款,还通过微信群提供手术治疗及后期康复方案。

截至1月20日李经煜手术当天,共为老人募得资金13000元,另有10500元通过关爱老兵湖北群账号捐款,新华医院减免了相关费用,手术顺利进行。

见过很多家境困难的患者,为什么唯独李经煜老人能引起这么多医生接力救助?宋建东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毫不迟疑,坚定地说:“因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我们敬重英雄。”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土耳其半年遭遇5次恐怖袭击 景点无人问津

“现在伊斯坦布尔的景点全部免费开放,没有人来啊。所有城市公共交通也全部免费。”在伊斯坦布尔从事旅游业20多年的陈总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最近多次爆炸案,对旅游业打击太大。很多旅行社今年甚至没有开张过。”

雪地里5昼夜粒米未进仍能战斗,直到敌人剖开他的肚子才揭开真相

1931年9月18日,日军入侵沈阳,几十万东北军不战而退,短短几天,东北大部分地区就沦陷敌手,被后人称为国耻。不过,东北军不抵抗,不代表中国人就都是孬种!当时,中共派了一批军事人才到东北组建抗日武装。

历史军事 大唐惨烈的睢阳保卫战 靠吃人肉坚守半年多城池

安史之乱,让一个强大的唐帝国瞬间由盛转衰。以前主动出击的唐帝国,变成一个只会被动挨打的懦弱政权,曾经诞生过中国历史上最能上阵单挑皇帝的李氏家族,继承者们也更习惯了被叛兵追的东奔西跑。正是在此过程中,唐

历史军事 预计7天的百团大战,为什么最后打了半年以上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一说1940年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一次百团大战。从7月22日发布预备命令到最后下达行动命令,八路军总部部署的都是20来个团参加的正太战役。直到8

历史军事 阿水半年沒打比賽剛入隊就首發,Uzi不上場的理由曝光,卻難以服眾

阿水半年沒打比賽剛入隊就首發,Uzi不上場的理由曝光,卻難以服眾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离职后仍带病到各地走访

核心提示:耀邦同志虽然离职赋闲在家,病魔也不断地折磨他,迫使他休息、治疗,然而他一直心系党和国家的大事,和亿万人民息息相通,心境难以平静……胡耀邦辞职后,戴着病号帽子,度过了1987年。但是他心系天下

历史人物 此人为陈玉成麾下大将,太平天国灭亡后仍坚持抗清

1862年陈玉成兵败被俘前曾派出军中四个将领出征西北,这四个人分别是:陈得才、赖文光、蓝成春、梁成富。梁成富是广西郁林州人,早在金田起义之初就跟随太平军的老弟兄,后来被划分到英王陈玉成麾下,成为陈玉成

历史人物 孔子为何连遭不幸仍能安心治学

从养生学角度看孔子:为何连遭不幸仍能安心治学>核心提示:对于孔子来说,可以说是三条齐备:他在鲁国辞职之后,周游列国十四年,可见有足够的体力,而且思维清晰,这“内力的支撑”不成问题;他在困境之中,以至于

清朝为何大败后仍自居夭朝上国

“骑射无双”的骄傲与败亡清军“不可战胜”有其理论依据清朝统治者如此自信,自然有其逻辑:“兵家胜败何常,该国兵远来即有数万,未可当我中国人民千百之一,其能经几战乎?”当时在天津登陆的英法两国军队共168

解放军战士头部中弹后仍向前冲 中苏激战珍宝岛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苏方入侵珍宝岛16次。1967年11月底,中国边民在珍宝岛北面不远的七里沁岛冰上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