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飞虎将军陈纳德为娶中国女记者和美国妻子离婚

Posted 妻子

篇首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飞虎将军陈纳德为娶中国女记者和美国妻子离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飞虎将军陈纳德为娶中国女记者和美国妻子离婚

“我们离婚了”,陈纳德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志趣、价值观都不同……”说着他抓住了陈香梅的手:“我以前不能对你说,可是你知道,我爱你,一直深深地爱着你。”泪水充满了陈香梅的眼眶,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微笑着含泪看着他。

  陈纳德为娶中国女记者和美国妻子离婚

1945年夏天到来了,胜利近在咫尺。客观地说,陈纳德率领的飞虎队在中国对日空战中的功绩不如苏联援华志愿队,但前者对于中国人精神上的鼓舞则远过于后者。由一支退役军人乃至律师、医生组成的业余空军驾驶着英国人不要的老型P-40飞机与不可一世的日本人作战居然屡战屡胜,以至于日本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出动,无形中保护了无数中国人的性命,同时也大大提振了处于低潮中的中国人抗战胜利的信心。在黑暗的岁月中,那些喷着鲨鱼嘴的飞机的确给中国人带来了无尽的幻想与希望,这样的功劳甚至要超过它们在空中击落的日机。

遗憾的是,陈纳德却由于反对空军改组失败,在胜利前夕提出了辞呈,并于8月1日带着满腔的怒火离开了中国,此时离日本无条件投降仅仅两星期。陈纳德实现了打败日本人的抱负,却没有机会欢庆最后的胜利,他本应该登上东京湾的密苏里战舰亲眼目睹日本人的投降仪式,却与之失之交臂,这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告别仪式上,中国人的狂热与眷恋给了这位沮丧的将军莫大的安慰。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重庆,他们顶着夏日的骄阳,挥舞着飞虎队的标志,高喊着陈纳德的名字,把自己带来的礼物献给他。这是陈纳德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作为一位英雄他得到了世人的顶礼膜拜。官方的晚宴上,蒋介石授予陈纳德中国最高勋章,他成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外国人。

在十四航空大队的基地昆明,战友们自发为将军组织了告别宴会,陈香梅也应邀参加。曲终人散的时候,陈纳德请司机送陈香梅回家,并亲自把她送到停车场。“将军,明天我要去机场为你送行”,陈香梅说。“很好,可那里并不是道别的最佳地方”,陈纳德话里有话,接下来,他伸开了双臂,陈香梅大胆地走过去,扑进了他的怀抱,沉默的感情在离别的时刻终于爆发了!陈纳德把陈香梅搂在怀里,深情地吻着她,陈香梅闭着眼睛享受这突如其来的幸福,一切水到渠成。

临别的时候,陈纳德留下了一句话,现在爱看动画片的朋友们应该都很熟悉——我会回来的!

1945年8月底,陈香梅成为中央通讯社驻上海的记者,住在外祖父家里,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她经常主动加班,想要借此减轻自己对陈纳德的思念。但这无济于事,只要一闲下来,陈纳德的形象就会浮上来,她凭自己的直觉知道对方是爱自己的,但双方年纪相差如此之大,而陈纳德又有妻室,让陈香梅觉得那句“我会回来的”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圣诞节后的第一天,陈香梅坐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桌上来自美国的电讯稿,突然间一条简短的美联社新闻跃入她的眼帘:克莱尔陈纳德少将已在旧金山搭机,前往中国上海,他拒绝同记者谈此行的目的。

三天后,陈香梅以记者的身份前往江湾机场。陈纳德走出机舱,一眼就看到了记者群中的陈香梅,他惊喜地喊了一声“安娜”,朝她走过来,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许久没有分开,旁若无人。

夜幕降临后,他们俩相约在南京路上的国际饭店共进晚餐,他们彼此敬酒,互道平安。忽然,陈纳德说道:“安娜,我现在是个自由人了!”陈香梅吃了一惊:“你是说你和你的妻子……”

“我们离婚了”,陈纳德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里,志趣、价值观都不同……”说着他抓住了陈香梅的手:“我以前不能对你说,可是你知道,我爱你,一直深深地爱着你。”泪水充满了陈香梅的眼眶,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微笑着含泪看着他。

陈纳德向陈香梅求婚了,他习惯于乘胜追击、直捣黄龙,然而陈香梅却有点不知所措,她的确需要时间来考虑这个重大的问题。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要嫁给一个年纪足以当自己父亲的外国男子,的确有点不可思议,尽管对方是陈纳德。

 真爱感动世界:飞虎将军陈纳德和中国妻子最后的时光

11957年冬天,医生在陈纳德肺部发现了黑点,也就是扩散的癌细胞,可惜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再次开刀了。医生说如果是一般人他们就会隐瞒病情,让他更安心地离去,但陈纳德是不寻常的人,所以他们必须告诉他真相——他最多只能活6个月!

陈纳德镇定自若地接受了这个可怕的消息,一旁的妻子却哭成了泪人。为了多活几天,多看妻子几天,在医生的建议下,陈纳德戒了烟,只是嘴边偶尔叼着那只石南根做的空烟斗。

1957年圣诞节和1958年新年,陈纳德夫妇应蒋介石夫妇的邀请,回到台湾过冬。1958年1月,夫妇俩返回美国,记者们在旧金山机场等候他们,有人问陈纳德:“听说你已经病入膏肓?”陈纳德并未因对方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恼怒,他嬉皮地叼着自己那根大烟斗,意味深长地说:老兵不死!

从台湾回到美国后,冬天还没有结束,世界依旧寒冷。剩下的冬日,夫妻俩一起在华盛顿陆军总医院度过。那个冬天,华盛顿下了好多场雪,他们常常在一起看着窗外的雪花飘落,人世如此美好,爱情如此美好,如果时间就此凝固,那该多好!

3月份,陈纳德执着地出了院,回到了门罗的家。他发着低烧,无法下咽,却挣扎着带妻子和两个女儿到花园里栽花,到菜地里种菜,直到下雨了才回到屋内。在日记中他写道:“十时三十分开始挖掘剑兰花坛,十一时三十分开始落雨。菜园内计有硬花甘蓝、南美甘蓝、洋葱,可供食用。豌豆、芥菜、萝卜、菠菜、甜菜与胡萝卜,有的即将或近期内即可采供食用。卷心菜也快成熟。花园有紫荆、碧玉木兰、水仙、长寿花、风信子、紫罗兰及三色紫罗兰———全是为安娜栽植的。”这个一生以天空为事业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表现了对土地的狂热,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个农民的儿子。从天空到土地的回归,也是陈纳德从事业和理想到家庭和亲情的回归,在人生的最后日子,他不再怀想天空,唯有眷恋土地。

1958年5月14日,陈纳德进入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斯勒医院,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出来。他并不恐惧死亡,只是遗憾自己不能多陪妻女一些时日。一生都在战斗的陈纳德又一次与死神搏斗,他居然活过了6个月,超过了医生预言的生命极限!此时,恶性肿瘤已经侵染了陈纳德的喉管,他每说一个字都要费千钧之力,但他仍然拼命用嘶哑的声音向爱人表白:“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想让你记住,我深深爱着你——远远爱过我曾爱过的任何人。”

7月18日,艾森豪威尔总统颁布命令,晋升陈纳德为中将。可惜他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这次晋升的感受了,他的气管已被切除。7月27日下午,陈纳德结束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战斗,终年65岁。他抱着一种此生无憾的心情离开,正如他在1957年年底写给妻子的信中说的那样:

当我与你结婚时,我在生活里实在只有惟一的志愿——找到一个值得尊敬的妻子,她会给予我情感、尊重,以及深爱。当然,如果我们彼此得有幸福与爱情,我盼望我们会有孩子。你已给予我所想要的一切,甚至远过之。我了解我已在你身上,获得丰富的幸福、了解与挚爱,远胜世上许多男人,我是如此的幸运,上帝在我晚年还这般仁慈地对待我。

陈纳德将军被安葬在美国的“八宝山”——阿林顿国家公墓,葬礼非常隆重,10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从各地赶来追悼,包括国家领袖、军中将领、飞虎队员、民航公司员工,以及特地从中国赶到的宋美龄。将军生前对于妻子有两个要求,一是希望她保持苗条的身材,二是希望她保持一位“中国妻子”的风格。所以,陈香梅在参加丧礼时没有按照西方的传统穿黑色丧服,而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穿上了洁白的丧服。

陈纳德的墓碑正面镌刻着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奖章和勋章,背面是用中文写的“陈纳德将军之墓”七个大字,这是阿林顿公墓中唯一的中文文字。陈香梅在墓旁种了一株红豆,“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后来她在传记中借勃朗宁夫人的诗句表达丈夫逝后自己的感情:如果上帝容我选择,我会在死后更加爱你!

丈夫去世的时候,陈香梅年仅33岁,芳华仍存。死者已矣,热心的朋友们纷纷关心她未来的归宿,许多优秀的男士也对她有意,直接或者间接地朝她抛来了爱的橄榄枝。然而,陈香梅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有时是不会因为死亡而中断的”,自己永远也无法忘怀陈纳德,如果这样去跟另外一个人结合,那么对于对方就是不公平的。

陈香梅终其一生都没有再婚,丈夫离去若干年后,她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在美国政界和商界叱咤风云,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华人领袖以及中美民间大使,乃至邓小平赞叹说“美国有一百位参议员,但只有一个陈香梅”,她将前半生的传奇续写到了后半生。可不管她身份、地位如何变化,从来不变的是心中那份至死不渝的爱情:

生命只不过是短短的数十年,我的幸福来得太早,也去得太快,生命似昙花般转瞬即逝,但我应该感谢上帝,我比许多人有福,因为我曾经有过爱。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飞虎队之父陈纳德,志愿帮助中国,空战大败日本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1893年9月6日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康麦斯,1911年,在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师范学

人物志 陈纳德 生平事迹简介,陈纳德个性品质,陈纳德怎么死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曾经活跃着由美国志愿人员组成而以空战驰名中外的“飞虎队”,陈纳德便是“飞虎队”的司令。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1893—1958),18

中国历史 飞虎队援华

陈纳德飞虎队,又名美国志愿航空队、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美国第十四航空队。1941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一项命令,鼓励美国飞行员参加中国抗战。6月,100余名美国飞行员和一批机械师来到中国。8月1日,

陈纳德初到中国的时候都进行了什么工作奠定飞虎队之后的辉煌战果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1937年5月29日,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陈纳德来到了中国。6月3日,宋美龄在上海接见了陈纳德和

历史军事 击落炸毁日机500余架

1941年7月,陈纳德率领的美国空军志愿队“飞虎队”秘密来华参战,珍珠港事件后的美日宣战,就成了公开的秘密。而苏联空军志愿队比美国空军志愿队来中国时间还早,规模还大,战绩颇佳。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从

历史军事 国军空军意大利飞机徒有其表

陈纳德在中国抗战时期贡献甚巨。大名鼎鼎的“飞虎队”指挥官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民政府的军事顾问。然而,踏上陌生的土地不久,这位“来华助阵”的美国人发现,将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是一支徒有其表的空军,身为最

抗战时期除了美国的飞虎队,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援华空军力量

说起抗战时期的援华空军志愿队,各位一定最先想到是陈纳德组建的飞虎队,但飞虎队的组建已经是1941年的事情,这时全面抗战已经爆发了4年了,而在飞虎队来华之前,还有一支非常重要的援华空军志愿队,那就是苏联

在抗战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另一支“飞虎队”

在中国,陈纳德的名字和“飞虎队”、“驼峰航线”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却是鲜为人知,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幕呢?根据解密档案的记载和当事人的回忆,估计大体上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由

历史军事 记录他们的抗战经历

1943年,18岁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艾伦·拉森应征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被分配到空军照相侦察中队,很快他随所在部队辗转万里来到中国云南,被幸运地分到了陈纳德将军的麾下,担任部队航拍地图绘制员,参与制作地图

国军空军意大利飞机徒有其表 墨索里尼经常坑盟友

陈纳德在中国抗战时期贡献甚巨。大名鼎鼎的“飞虎队”指挥官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民政府的军事顾问。然而,踏上陌生的土地不久,这位“来华助阵”的美国人发现,将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是一支徒有其表的空军,身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