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世卿世禄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制度 这种制度出现于何时

Posted 制度

篇首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世卿世禄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制度 这种制度出现于何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世卿世禄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制度 这种制度出现于何时

春秋战国之前都是世卿世禄制,换句话说就是天子和官员都是世袭的。到了战国时期,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后,奴隶和平民都可以依靠军功获得爵位,赏金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这是否是陈胜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原因呢?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不妨先来看看这个“世卿世禄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制度。

“世卿”是指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这些人父子之间官职世袭。“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相传。可见,这是一种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关于这种制度出现于何时,史学家也有很多争论。

我们可以从《史记?鲁周公世家索隐》里了解到,西周的开国元勋、周武王的胞弟、周成王的叔父周公旦,其长子封在鲁国,“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而西周宣王时,又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显而易见,两人都是周公旦、召公奭的后代。那么这样一来,西周时期就有“世卿制度”。

但是,《尚书?立政篇》却有这样的记载:周公强调:“自今后王立政”,要“俊(进)有德”,选拔“成德之彦”,择用“吉士”、“常人”。很多人根据这些描述,认为这才是西周时代的选官方针。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该制度出现于春秋中晚期。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当然史书也有相关。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即张仲后裔因在王室不能世袭而跑到晋国。再如《公羊传·隐公三年》:“,非礼也”,即“世卿”这种制度不符合周礼。

该制度到底始于何时,由于历史资料的不足,还无法作具体的阐述。不过该制度是何时被取消的,却有记载。

据史书记载,商鞅变法时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如《史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分之高低。

这样一来,奴隶主旧贵族遭到了沉重打击,多有怨恨。《史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实际上,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既是一种新的治国方略,更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怎么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的退休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官员致仕制度自商周以来就已经出现萌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官员致仕的现象逐步多了起来特别是到了秦汉

基督教 问-牧首制是怎样一种制度-

问:牧首制是怎样一种制度?答:牧首制(希腊文Patriarchate)是东正教会所实行的以牧首为最高领导的制度。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会在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等5个教区设立牧

春秋战国 第7节 李悝变法

  魏文侯以礼贤下士著称,他在任期间,曾先后用魏成、翟璜、李悝为宰相。在李悝任相国期间,实行了著名的李悝(kuī)变法。>>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简

景颇族“山官”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消失的

中国云南省景颇族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指在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以山官、寨头等为统治者在一定辖区内行使独立权力。这种制度是在氏族酋长制瓦解过程中逐渐演变形成的。“山官”系当地汉族所用的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产生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产生的历史背景:1.经济上: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以及世卿世禄制逐步瓦解,不再能很好的维持统治,中央集权的原则逐渐确立。3.文化上:

周朝的国野制度是怎样的

国野之制在商代情形一般难以确定,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形,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周初周公东征和武装殖民。周朝是由位于岐、渭至河洛之间的“小邦周”发展而来,成功取代“大邦殷”而有天

历史新知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官吏的任免制度。对官吏的任免形成制度,是从战国开始的,首先打破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

春秋战国 魏文侯、武侯霸业

魏文侯、武侯霸业  魏文侯时,礼贤下士,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变法的内容包括提倡勤劳耕作、使用平籴法调剂粮价、削弱世卿世禄制等等。李悝又撰写了《法经》。变法发展了经济,使魏国在战国初期首先「强匡天下

历史上商鞅与李悝什么关系

1.关于高二历史,商鞅变法与李悝变法的内容李悝变法第一,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对于那些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职

唐朝的后宫制度是怎样的?唐朝皇帝后宫的划分

自古以来,宫中就有所谓「内职」制度。〈周礼〉上说:「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治。」武德年间参照隋制建立了完整的「内官」制度,规定:皇后一人,下立四妃——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