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什么是晋阳起兵

Posted 公元

篇首语:与理想平等交易,同喧嚣保持距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什么是晋阳起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什么是晋阳起兵

七月初四日,李渊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街军门前竖白旗誓师,并任命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郡守,让其留守晋阳。李渊在誓文中历数了隋炀帝杨广的种种罪恶,宣布要“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洛,集宁寓县”。初五日,李渊亲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义师甲士3万自太原挥兵南下,直指关中。

七月,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今山西霍县)、渡黄河,向西南挺进。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氏父子进军神速,十一月间攻入长安。李渊进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公元618年(义宁二年)李世民徙封赵国公。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日,李渊率军攻陷长安,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隋恭帝任命李渊为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

第二年五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晋阳起兵的主谋究竟是李渊还是李世民

晋阳起兵,是李渊集团开始脱离隋朝统治夺取最高权利的历史亮相。从此以后,李渊集团开始了平定天下、建立李唐政权的过程。晋阳起兵,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漂亮而成功的阴谋,从时机的选择,到起兵的方式,到旗

历史军事 晋阳起兵进军神速,李渊父子轻易攻入长安采取的是什么策略呢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登基后,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开凿运河,人们怨声载道,最终演变为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公元615年,隋炀帝杨广命表弟李渊为太原留守,北边防备突厥,境内镇压农民起义。李渊和隋

李渊晋阳起兵的评价是怎样的 晋阳起兵的性质

战争的性质,实际上就是指的它作为政治上的属性,政治决定性质。根据政治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战争性质划分为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而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又包括许多类型。那么参照战争性质的划分,晋阳起兵

唐朝历史 晋阳兵变是怎么一回事

晋阳兵变的中心任务,是以武力廓清入关通道,据长安以号令天下,征伐四方。在晋阳兵变的全部军事活动中,李建成都是主要指挥者之一,可说是无役不与。1。攻取西河。正当李渊紧锣密鼓图谋起兵之际,西河(山西汾阳)

李渊晋阳起兵,李渊太原起兵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杨广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当时,隋

隋朝历史 隋朝末年晋阳起兵是怎么回事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十一年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地主武

李渊为何在晋阳起兵反隋?晋阳的兵力如何?

  李渊,字叔德,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在朝的官员,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亲李昞,原是北周时的当朝大官,后来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以后又在随朝为官,被隋文帝封为唐国公。可以说李渊从小出生于贵族

晋阳起兵是怎么回事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隋炀帝杨广于大业十一年(615)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

历史人物 李渊为何在晋阳起兵反隋

  李渊,字叔德,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在朝的官员,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亲李,原是北周时的当朝大官,后来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以后又在随朝为官,被隋文帝封为唐国公。可以说李渊从小出生于贵族家

历史人物 李渊起兵的真相是什么

  公元617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李渊父子的“晋阳起兵”。“晋阳起兵”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历史上关于晋阳起兵的主角,存在着非议,有些认为是李世民,而有人认为是李渊,近些来诸多中外学者对相关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