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汉朝历史事件,揭秘交阯反叛的起因和最终结果
Posted 西元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汉朝历史事件,揭秘交阯反叛的起因和最终结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汉朝历史事件,揭秘交阯反叛的起因和最终结果
东汉光武帝建武16年(西元40年)2月,素来臣服于中国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发生叛乱。交趾女子征侧(Trung Trac)因其夫为交趾郡太守苏定所杀,愤而起兵反抗,其妹征贰(Trung Nhi)也号召回应。
姐妹两人所带的叛军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的支持,因此击败汉朝驻军,攻陷岭南65座城池。征侧自立为王,号称“征王”。征侧自立为王后,东汉光武帝便下令南方各郡制造舟、车,修筑道路,储备军粮,准备日后进兵平反叛乱。
建武18年4月,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当时马援已五十多岁。他统领汉军八千,合交趾兵共两万军队,以及两千艘车船,采水陆并进方式,南攻交趾。马援大军沿水路而进,深入交趾腹地,依山开道千余里,直捣二征巢穴,二征落荒而逃,后来还是被马援军擒获。建武19年5月,二征被斩首,叛乱弭平。
马援军战胜之后,并没有马上凯旋回来,而是率军往交趾南方前进,直至把二征的党羽悉数翦除为止。马援凯旋回归之前,还在当地立铜柱表功,以为汉界之极,共有四处:一在钦州之西为东界;一在凭祥州南界;一在林邑北为海界;一在林邑南为山界。于铜柱上刻:“铜柱折,交趾灭”。
马援在建武20年(西元44年)9月胜利而归,所到之处,协助百姓疏浚渠道、治理城廓,还把农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姓,促进岭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一时佳话,马援在当地的声望达到顶峰,受到很多百姓的热爱与推崇。马援返回东汉之后,光武帝为表彰他的战绩,封他为新息侯。
相关参考
公元前133年汉朝马邑之战爆发。马邑之战又被称作马邑之围,也有人称马邑之谋。这场战役的目的是诱惑敌人进而歼灭敌军。是西汉汉武帝在位时,由王恢进言策划的准备消灭匈奴的大战。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载的
公元前133年汉朝马邑之战爆发。马邑之战又被称作马邑之围,也有人称马邑之谋。这场战役的目的是诱惑敌人进而歼灭敌军。是西汉汉武帝在位时,由王恢进言策划的准备消灭匈奴的大战。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载的
河阴之变可以说在社会动荡的南北朝时期是一次非常残暴的事件,尔朱荣在完美的计划之后诛杀了许多的皇室族人和文武大臣,因为这次事件出现在河阴这个地方,给当时的朝政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河
汉朝的历史乍一看去,确实很长,看那西汉、东汉的时代划分,再看那常常一串的皇帝名单。我们就应该感叹原来汉人自己做主的日子还是较为长远的,但汉朝的结束,也正式宣布了汉人做主人的日子的终结,那到底是终结在哪
汉朝的历史乍一看去,确实很长,看那西汉、东汉的时代划分,再看那常常一串的皇帝名单。我们就应该感叹原来汉人自己做主的日子还是较为长远的,但汉朝的结束,也正式宣布了汉人做主人的日子的终结,那到底是终结在哪...
汉宛之战时间是汉太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2年,是汉朝的将军李广利率军进攻大宛国的一次大型的远程战。 汉武帝墓此战是由太初元年八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引发的,当时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者去西域的大宛国购买汗血宝
自从武帝亲自巡视北方边境以后,汉朝对匈奴的战略,一直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的五十年中,主要是采取正面防御,削弱其侵略势力的方针。公元前105年,匈奴乌维单于死了,他的儿子儿单于继位,因惧怕汉兵的袭
【阮富仲警告:“不改革就死亡”】 2012年初发生的一件事,让越南社会和越共屏住了呼吸。 1月5日,海防市仙郎县荣光乡的乡民不满政府违法征地而进行激烈抗争,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一个时代,一个朝代的终结,都是与末代皇帝脱不了关系的,作为最后一位皇帝,这个时代也是断送在他们手上的。但是,有没有想过,冰冻三尺,也不是一天就能够做得到的,更何况是一个拥有数百年基业
导读:汉朝四百年间,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叛乱多次,但这些叛乱大都是刘家自己人制造的。看来虽然曹植在几百年后才做出了七步诗,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却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七国之乱”就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