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什么是和通泊之战

Posted 奉天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什么是和通泊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什么是和通泊之战

清雍正九年(1731年)五至六月,在清平噶尔丹策零之战中,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以诱敌深入之策,于博克托岭、和通泊等处大败清军傅尔丹所部之作战。定寿将前锋,魏麟、闪文绣将车骑营,纳秦将奉天兵,塔尔岱、西弥赖将索伦兵,费雅思哈将宁古塔兵,阿三将右卫兵,素图将宁夏兵,承保、常禄将察哈尔兵,马尔齐、兖布将土默特兵,丹巴、沙津达赖将喀喇沁、土默特兵,法敏、伊都立、巴泰、西琳、傅德理饷,永国护印。傅尔丹率部至北线后,驻于阿尔泰。八年,噶尔丹策零请执叛首和硕特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以献,雍正帝遂命暂缓进兵准噶尔。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清廷定议出动北、西两路清军,堵御准噶尔军。北路清军统帅为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其所部辖:京师八旗兵6000,车骑营9000,奉天(今沈阳)等处兵8800。以巴赛为副将军¨顷承郡王锡保掌振武将军印,陈泰、衮泰、石礼哈、岱豪、达福、觉罗海兰为参赞。

二十四日,永国、觉罗海兰、岱豪皆自杀。傅尔丹杂于士伍中突出包围圈。时准军大集,查弼纳、巴赛、达福、马尔萨、舒楞额等将领皆战死。傅尔丹率残兵渡过哈尔噶纳河,退往科布多方向。准军迫至,被击杀500余人。七月初一日,清军仅存2000余人退至科布多。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和通泊之战:清军对蒙古战争的最大败战

1644年清军入关,在极短的时间内横扫中原各地。经过数十年的征战,满洲征服者成功控制了大半个东亚大陆。但就在清朝如日方升之时,在西北部四卫拉特中绰罗斯准噶尔部也逐渐强盛起来。17世纪最后十年,准噶尔汗

历史军事 清朝和通泊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高级将领全数阵亡

自从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对明朝以来,八旗军队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攻明朝、降蒙古、征朝鲜,无往不胜。1618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附近的萨尔浒击败明、蒙、朝联军四万余人,夺取对明朝战

和通泊之战,大清一万余精锐士兵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阵亡

和通泊之战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策零(GaldanTseren,1695年—1745年)与清朝在和通泊地区(今新疆阿勒泰北与蒙古国边界地区)展开的一场战争。战争中,准噶尔首领

和通泊之战,大清一万余精锐士兵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阵亡

和通泊之战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策零(GaldanTseren,1695年—1745年)与清朝在和通泊地区(今新疆阿勒泰北与蒙古国边界地区)展开的一场战争。战争中,准噶尔首领

历史军事 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大清的时候满洲八旗都是带兵打仗样样通的人,他们带领的军队可以称得上是东亚的第一雄狮,并且曾经他们的军队还被称为“满万不可战”的军队。不过马有失蹄人有失足,就是这样一直精锐的部队,在雍正9年的时候却遭遇

历史军事 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

历史秘闻 雍正这买卖做得好!一个公主换对准噶尔最大胜利

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死了7000多八旗,让雍正心惊胆寒?和通泊为何是清军最大惨败》中,我们介绍了雍正朝对准噶尔的惨败——和通泊之战。但仅仅一年后,清军又打出了清准战争中清方的最大胜利——光显寺大

历史军事 南宋灭亡的历史真相及原因

   崖山之战历史争议:在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站在岸边堆积的熔岩乱石之上,雾霭茫茫,水天一线,惊涛如诉。湛江文化研究专家、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陈志坚介绍,相传当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赵是和抗元军

历史军事 南宋灭亡的历史真相及原因

   崖山之战历史争议:在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站在岸边堆积的熔岩乱石之上,雾霭茫茫,水天一线,惊涛如诉。湛江文化研究专家、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陈志坚介绍,相传当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赵是和抗元军

历史军事 是战是和高层犹豫不决

  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导致长城抗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虽然蒋介石在长城抗战中多少改变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不抵抗的政策,实行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