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东汉放弃了哪一块土地 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东汉放弃了哪一块土地 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东汉放弃了哪一块土地 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公元110年,也就是东汉安帝的永初四年二月。在华贵的东汉朝堂之上,正在举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核心在于——是否应当将凉州给放弃掉。

凉州,古称雍凉之地,位于今天河西走廊一带。地跨青、宁、甘等省份,是丝绸之路的要冲,被称为“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是一块战略价值重大的经济、军事重点。然而东汉朝廷为什么要将它放弃掉呢?

 一:“羌乱”与“弃凉”之议

凉州,曾经是大月氏与匈奴的驻牧之地。在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带领汉军,横扫河西走廊的一代的匈奴。河西之地也就凉州,从此时起,就正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汉武帝将凉州划分为四个郡,分别是武威、酒泉、张掖以及敦煌。凉州乃是物华天宝之地,此地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草场千里,十分适合于农耕与放牧。在汉人的经营下,凉州成为了农业与畜牧业之乡。

在凉州附近,有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又以羌人为多。羌人主要分东羌和西羌,是华夏民族的兄弟民族,血缘关系非常亲近。羌人社会结构简单,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并没有形成政权。

羌人和华夏人一样,都是相当会生娃的民族。在郭义恭的《广志》中曾提到:“羌与北狄同俗,其人鲁钝,饶妻妾,多子姓。一人子十人,或至百人。”也就是说,羌人很喜欢生孩子,娶妻妾,所有拥有上百个孩子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然而,羌人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口一多就会面临吃饭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羌人只好选择向东边的汉人邻居“讨要”。当然,他们的“讨要”方式是武力。羌人虽然勇武,但是社会、军事组织较为低下,完全不是汉军的对手。西汉时期,七十岁的老将赵充国就曾大破羌人。羌人们在酋长们的带领下,纷纷向汉朝投降。汉朝也不客气,将他们稍加安抚后,就迁往了内地,做起了汉朝子民。

无论是汉朝中央,还是汉朝的地方官吏,就从没有拿羌人当人看。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廉价劳动力,以及“炮灰”的潜在人员而已。羌人要耕田,向国家交税。到了战时,羌人就会被动员起来,作为汉军的附属兵团。

除此以外,地方的官吏、豪强也可以随意奴役羌人。东汉官僚范式曾叹息羌人的命运:“其内属者,或倥偬之豪右之手,或屈折于奴仆之勤。”在生活中,羌人与周围的汉人言语不通,风俗各异,双方很容易产生摩擦。但是,最终吃亏的往往还是羌人。可以说羌人的社会地位,可谓是低到了极点。

羌人在沉重的压迫之下,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心中充满了愤恨。于是,自从东汉建立开始,羌人就不断地发动暴乱,而且一次比一次猛烈。开始时,东汉朝廷并不把羌人造反放在心上。毕竟羌人内属已久,手上连个武器都没有。在造反时,羌人只能手持木棍权作刀剑,拿着妇女用的铜镜权作“盾牌”,身上更是身无寸甲。

在东汉强盛时期,羌人暴动自然不值一提。然而随着东汉军队的腐朽,这些“斩木为兵”的羌人开始变得越来越猛。到了汉安帝时期,羌人的暴乱已经成了气候,竟将国舅邓骘率领的汉朝中央军杀的大败,战死八千余人。得胜的羌人缴获了大量物资,瞬间鸟枪换炮,向汉朝各地发动了猛烈攻击,并造成了巨大破坏。其中,又尤其以叛乱发生地——凉州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惨重。此外,羌人居然还在凉州地区建立了政权,其首领滇零自称天子,与汉家皇帝分庭抗礼。

在凉州大规模羌乱爆发的同时,并州的南匈奴也趁势作乱,加之内地不断爆发的地震、洪涝、干旱等灾害,汉朝可谓是四面楚歌。于是在这种背景下,朝廷一些人便提出要放弃凉州,并且迁徙当地人民于三辅,以此来收缩防线,减少战争开支。于是“弃凉”之议,在这种背景下就召开了。

 二:凉州“弃”还是“不弃”

事实上,“放弃凉州”的说法,从东汉刚一建立就开始了。但是这种愚行,受到了名将马援的坚决制止。后来马援亲自率兵平定了当地的羌人叛乱,这才稳固了东汉对于凉州的统治。到了汉安帝时期,羌人的叛乱加剧,“弃凉”的说法又开始甚嚣尘上。

这次提出要放弃凉州的人,正是当朝国舅、羌人的手下败将邓骘。他认为现在国家多灾,南匈奴和羌人同时作乱,汉朝并无同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只能集中力量一个个的来,所以老邓认为,先集中力量解决南匈奴,凉州不如先放弃掉。这就如他所说:“这就好比衣服坏了,坏一件补另一件,还可以有一件完好的。如果不这样,将是两无所保。”

邓国舅荒谬的看法,居然获得了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为何这些中央大员,对于凉州从汉朝的版图中消失,表现得如此无动于衷呢?这就要从东汉的政权性质来说起。

东汉是在关东豪强地支持下,建立起的政权。所以到了后来,中央的官吏大多来自于关东,他们对于关西的局势不仅不了解,而且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他们丝毫注意不到凉州地区,对于关中的拱卫作用。当时的凉州,由于自然灾害与羌人的破坏,早已变得民不聊生、破败不堪。这些关东的官僚认为,此时的凉州已无任何价值,还不如放弃掉划算。

眼看凉州就要被放弃掉,一个伟岸的声影站来出来:“凉州绝不可弃!”此人为谁呢?正是东汉名臣虞诩!虞诩没有参加当时的会议,然而当他听到朝廷的决议后,不禁大惊失色。他立即找到当时的太尉张禹,向他面陈“弃凉”计划的“三不可取”:

第一,凉州是先人打下的领土,决不能轻易放弃;第二,如果凉州丢了,关中三辅就成了前线,如果吃了败仗,是不是连三辅都要放弃;第三,凉州人彪悍敢战,如果你强迫他们放弃故土,岂不是逼他们造反。到时候,这些人和羌人一起造反,朝廷又如之奈何?”

听虞诩这么一说,把张禹吓得冷汗直冒,赶紧联合司空张敏一起,召开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在朝会上,张禹和主张“弃凉”的邓骘当面对抗,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保凉”一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几乎所有朝臣都支持张禹和虞诩的观点。

东汉为了保住凉州,采取了笼络凉州本地人的政策,将当地豪强子弟辟为椽吏,从而换取他们对于朝廷的忠诚。总体策略就是以“凉州人守凉州之土”,后来明朝以“辽人守辽土”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朝廷真的抓住了凉州人的心吗?答案是否定的。

三:凉州武人集团的异化发展

虽然朝廷决议是不放弃凉州,但是凉州的地方官吏,却正在事实上放弃凉州。由于担任地方官吏有回避原则,所以凉州各郡的地方长官都是内郡人,对于当地没有任何感情可言。当羌人武装一到,这些官吏恨不得多生两条腿,飞似得向东逃去。在自己逃跑同时,还想把当地百姓也带上。但是凉州人民,并不愿意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故土,说什么也不肯走。

于是官员们发动边兵,拆毁人民的房屋,拔掉人民的庄稼,摧毁人民的住宅和村落。当凉州人民被迫离开家乡时,还不断受到官吏、兵痞的勒索;很多平民在迁徙途中,因各种原因横死于道;很多人不得不把家中老幼丢弃于路,还有人因为穷困被迫将自己变卖为奴。

一时间大路上哭声整天,人民死伤枕藉。凉州名士王符曾亲历这次悲惨的迁徙,他沉痛地描述:“千万之家,削身无余,万民匮竭,因随以亡者,皆吏所恶杀!”王符还认为,东汉那些酷吏,甚至比羌人还要凶狠。

汉朝官吏的残酷行为,终于将大量凉州百姓逼向了朝廷的反面,他们加入了羌人造反的队伍,“羌乱”的性质开始发生了新的转变。羌人获得了汉民的补充,实力大增,并向关中、燕、赵、巴蜀等地扩散,一时有流窜全国之势。

朝廷对凉州不管不顾,甚至是放弃的态度,最终使他们失去了凉州百姓对他们的支持。而朝廷、官僚对于凉州人的刻剥,更造成了凉州百姓对朝廷以及内郡诸人的仇恨。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大乱的策源地就开始形成了。

“以凉人守凉土”的策略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并且逐渐发挥巨大作用。凉州人凭借他们强大的武力,逐渐压服了羌人的反乱。特别是一些凉州籍的武官,逐渐在平定羌人的战斗中成长起来,壮大起来。在“凉州三明”,也就是张奂、皇甫嵩以及段颎三位名将的指挥下,羌人势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段颎,他用屠杀、血洗的战术来对付羌人。

羌人在遭受巨大损失后,终于选择了投降。连绵不绝的羌乱从这时起,终于划上了句号。然而。羌人给汉朝带来的人口、经济损失,却是不可弥补的。因为此次暴乱,并州和凉州的人口几乎为之一空。东汉为了镇压羌人,耗费了数十亿金钱以及难以计数的粮饷。从此时起,东汉的腐朽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

羌乱平定后,董卓等凉州武官的势力逐渐做大,开始参与中央之事。然而对于洛阳的士大夫来说,这些目不识丁的凉州武夫是可以轻视的,是可以随意排挤的。朝臣们的漠视所带来的,自然是凉州武人集团的仇恨与离心。随着凉州武人军事实力地不断增长,这种离心力开始无限扩大,与中央的对抗开始滋生,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在东汉这栋破楼摇摇欲坠之时,这些仇恨而贪婪的凉州军人,绝不会吝惜去踢它一脚。

公元189年,也就是中平六年,凉州军人们终于等到了机会。凉州军阀董卓以平定朝廷祸乱为名,带领西凉雄师杀入洛阳城,并由此揭开了东汉之乱的序幕。从此以后,中原生灵涂炭,中华大地化为血与骨的海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东汉凉州问题告诉我们,一个政权决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寸国土,更不能抛弃任何一个子民。当政府放弃了他们,再想重拾这些人的忠诚与认同,又谈何容易?就如满清抛弃了香港与台湾,造成了当地一些人民与祖国的隔阂,到如今两岸百姓仍有很大的鸿沟。这种“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历史悲剧,真让人悲痛莫名。

相关参考

刘备和他的大将们都有致命的缺陷,才最终导致蜀国灭亡?

刘备和他的大将们都有致命的缺陷,才最终导致蜀国灭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蜀国灭亡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要集中在蜀国的将领身上,因为他们每个人自身都有极度性格缺陷才不断的一步步葬送了蜀国的前途

历史人物 高丽女子误入中原最终成为了皇后,却导致了一个朝代的灭亡

中国古代繁荣富强,朝鲜半岛也是我国的附属国之一,定期向中国进贡,今天说的这个人,就是作为贡品来到中国的,不过她的命实在不错,从宫女到皇后,一个外国女子当皇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女子就是奇

历史人物 高丽女子误入中原最终成为了皇后,却导致了一个朝代的灭亡

中国古代繁荣富强,朝鲜半岛也是我国的附属国之一,定期向中国进贡,今天说的这个人,就是作为贡品来到中国的,不过她的命实在不错,从宫女到皇后,一个外国女子当皇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女子就是奇

最终导致大明的灭亡 袁崇焕致命的两大失误

袁崇焕是个已经争议了几百年的人物,宁远,锦州两战沉重打击了后金的实力。让正在蓬勃兴起的女真遭到了当头一棒。虽然他是遭受崇祯猜忌,甚至是卷入党争,一代英雄最终惨遭千刀万剐的酷刑。虽然袁崇焕的光辉战绩为人

最终导致大明的灭亡 袁崇焕致命的两大失误

袁崇焕是个已经争议了几百年的人物,宁远,锦州两战沉重打击了后金的实力。让正在蓬勃兴起的女真遭到了当头一棒。虽然他是遭受崇祯猜忌,甚至是卷入党争,一代英雄最终惨遭千刀万剐的酷刑。虽然袁崇焕的光辉战绩为人

东汉为什么有外戚专权

对东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认为东汉末年的皇帝(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目前主流观点也都认为东汉皇帝亲近宦官导致宦官专权,对当时社会造成了

历史军事 德军对法国发起攻城略地的侵略行动

法国战役,又称法国沦陷。是指德军在1940年5月开始的对法国及其邻近西欧国家进行的一系列军事占领行动。最终导致了西欧除中立国外全部沦陷。那么法国战役的简介是什么呢?德国在灭亡波兰,解除东边威胁之后,开

姜维取消魏延的稳定部署,最终导致了蜀汉政权灭亡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汉政权丧失了掌舵人。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之后就直接是姜维接班,其实姜维的资历还差得远,在诸葛亮之后还有蒋琬和费t两个重要人物。在这两个人在时期,蜀汉政权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

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最倒霉的皇帝,一场演讲导致国家灭亡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高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场成功的演讲可以振奋人心,改变事物发展的轨迹。反之一场失败的演讲,也会让原本大好形势毁于一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

历史军事 六次战役险些导致中国灭亡

秦末农民战争从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初期,共历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