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國產裝甲力量的象徵,總產過萬的59式坦克,60年後依然風光無限

Posted 坦克

篇首语:老板给了我份说炒就炒的鱿鱼,我给了板来了份说滚就滚的旅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國產裝甲力量的象徵,總產過萬的59式坦克,60年後依然風光無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國產裝甲力量的象徵,總產過萬的59式坦克,60年後依然風光無限

在新中國的陸軍歷史上,有一款著名的坦克,它曾經是我國陸軍坦克的象徵,從量產至今,已經過去整整60年時間,但依然有相當數量在解放軍中服役。它就是著名的59式中型坦克,網友們則親切的稱呼它"五對輪"甚至是"59神教"。這種新中國第一種可以獨立自行生產的主戰坦克,在漫長的60年服役生涯中,總共生產了超過1萬輛,並曾經是我國陸軍絕對核心的裝甲力量。,(一代傳奇,59式坦克),59式坦克不僅僅在我國有著輝煌的經歷,它的最初模板——蘇制T-54/55型坦克,也是迄今為止人類生產量最大的主戰坦克,算上其他國家的仿製產品,T-54/55系列坦克的總產量達到了驚人的10萬輛。而就在上周,媒體還爆料稱巴基斯坦陸軍向塞爾維亞訂購了282輛封存的T-55型坦克。所以說這款問世至今近70年的坦克,堪稱是人類陸軍戰車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經典,其地位甚至超過了現代坦克的鼻祖,蘇制T-34型坦克。,冷戰開篇之作T-55主戰坦克,說到我國的59式坦克,就不得不提到蘇聯陸軍在冷戰時期的開山作品——T-54/55主戰坦克,實際上T-54和T-55雖然是兩個型號的坦克,但是在火力、防護、發動機等等方面都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在於,T-55坦克比T-54坦克多增加了一層鉛質的防核輻射內襯。因此T-55型坦克具備在核爆之後短時間內快速通過核爆地區,並進行戰略進攻的能力。在冷戰高峰的1970年代時,蘇聯陸軍中有70%以上都是T-55型坦克。,(冷戰時期蘇軍主力T-55坦克,其裝備樹立一度佔蘇軍坦克總數的70%以上),如果說T-34型坦克奠定了現代坦克設計的基本模板,那麼T-55型坦克就是奠定了冷戰時期各國坦克設計的基本模板。T-55型坦克汲取了蘇聯在整個二戰期間裝甲部隊成千上萬血的經驗教訓,在"火力、防護、機動"三大性能方面實現了最優平衡,而這也是T-55系列坦克能夠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T-55型主戰坦克車長9.74米,寬3.23米,高2.65米,戰鬥全重39.5噸。T-55坦克的車重已經相當於二戰時期的重型坦克,但是依靠520馬力的V-2-55水冷柴油發動機提供的澎湃動力,T-55坦克即使在越野狀態下,最高時速依然可以飆到50公里/小時,這是當時西方坦克完全達不到的水平。不僅如此,T-55坦克裝備一門蘇制D-10T型100毫米線膛坦克炮,這種火炮在二戰時期曾經裝備在蘇制SU-100自行反坦克炮上廣泛參加戰鬥。該炮具有結構簡單、威力強大的特點,即使到1970年代依然可以有效對抗當時西方的戰後第一、第二代主戰坦克。同時,T-55坦克採用了坦克鑄造炮塔中最為經典的半蛋式結構,這種結構炮塔座圈較大,可以有效避免窩彈區,同時可以方便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事實也證明後來很多T-55坦克換裝了105毫米甚至是125毫米主炮)。同時,在複合裝甲出現之前,勻質鋼鑄造炮塔中,半蛋型可以大大加強坦克正面的防護效果,同時圓弧的炮塔增加了炮彈跳彈的概率,是最為優良的鑄造式炮塔結構。,(對T-54A坦克的仿製是中國坦克工業的起步之作,而在60年的時間中,59式坦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T-54/55型主戰坦克於1949年立項研製,1955年正式裝備蘇聯陸軍。我國於當年即得到了T-54A型坦克的全套技術資料和實車,根據當時中蘇之間簽訂的技術轉讓協議,由蘇聯專家協助我國開始全面仿製T-54A型主戰坦克,在1958年時包頭的617廠造首輛仿製版T-54A型坦克。在1959年建國10周年時,32輛國產T-54A型坦克組成方隊通過天安門城樓,成為當年閱兵式的焦點。隨後國產仿製版T-54A型坦克被正式定名為59式中型坦克,從而開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艱難起步的59式坦克,T-54A型主戰坦克在1955年時無疑是全球最先進的主戰坦克。雖然和後來的T-55型坦克比,T-54型少了一套防核輻射的內襯,但是該車已經裝備了紅外夜視系統、火炮雙向穩定儀和機械式火控系統,具備了夜戰和行進間射擊的能力。但是對於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而言,仿製這樣一款全球最先進的主戰坦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標準的蘇制T-54/55坦克裝備有紅外探照燈、火炮雙向穩定器和機械式火控系統等當時最先進的設備,這也是該坦克能稱雄世界的重要基礎,但是中國沒有這樣的技術,59式坦克實際長期處於不完善狀態),我國儘管早在1958年就已經造出了合格的T-54型坦克,但是這時候中國的坦克工業還是在蘇聯專家的協助下生產,而T-54A型坦克所裝備的很多重要設備,比如紅外夜視儀和火炮雙向穩定器等設備,我國根本生產不了,需要從蘇聯進口零部件,然後自行組裝後再裝上坦克使用。1960~1961年的2年中,中國的軍工科研人員帶著國產版T-54A型坦克走南闖北,從最北端黑龍江的嚴寒到海南島的熱帶,從江淮地區的水網地帶到青海、西藏的高原地帶,對T-54A型坦克進行廣泛的測試,在此期間,擔任試車的坦克總共形成超過9000公里,實測得出的眾多寶貴數據為日後中國坦克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參考依據。,然而好景不長,就在59式坦克開始逐步走入穩定量產時,中蘇關係破裂,蘇聯撕毀全部合同並撤走了全部專家。剛剛起步的中國坦克工業也面臨夭折的危險。為此,我國軍工人員不得不自力更生,自己動手分析T-54A坦克的裝甲鑄造工藝和合金鋼的配方。一直到1963年我國攻克了坦克鑄造用鋼裝甲和軋制坦克車體裝甲兩個難題後,59式坦克才恢復生產。但是由於工藝不過關,1965年之前生產的59式坦克始終問題纏身。而且由於我國科研人員始終沒有攻克紅外夜視儀和火炮雙向穩定器,所以一直到1985年之前,國產59式坦克都沒有夜戰能力,也不具備行進間射擊的能力,和原版的T-54A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技術性能和二戰時期的T-34-85型坦克基本相當。,(通過火車進行跨區域調動的59式坦克,100毫米主炮和5對負重輪是其標誌),從1971年開始,由於生產坦克的各項基本技術已經被中國熟練掌握,所以59式坦克的產量開始穩步上升,在整個70年代,59式坦克的產量都保持在年產500輛以上,1979年時更是達到了年產1000輛的驚人數量。這一點表明我國已經完全掌握了-54A坦克的基本生產要素,儘管,這時候生產的59式坦克依然沒有夜視儀和火炮穩定器,但是起碼在坦克的數量方面,我們終於不再擔心。從1970年到1989年的20年中,59坦克的總產量超過8000輛,成為共和國鋼鐵洪流的核心。,揚威海外的69式坦克,實際上69式坦克並非是全新設計的主戰坦克,而是我國在繳獲蘇制T-62坦克,並獲得其技術之後,在59式坦克基礎上進行的一次升級,但是嚴格上說,69式坦克依然屬於59家族。相對於59式坦克,69式坦克的最大特色是換裝了1門100毫米滑膛炮,從而適當提升了坦克炮的威力。這是根據蘇制T-62型坦克上的115毫米滑膛炮逆向仿製而來,不過我國當時生產的100毫米滑膛炮性能實在不敢恭維,最終裝備100毫米滑膛炮的69式坦克僅生產100多輛,就又全部換回了100毫米線膛炮。,(兩伊戰爭中,伊拉克陸軍訂購了超過2000輛69式主戰坦克,其數量之多,以至於一直到今天都沒消耗殆盡。圖為目前伊拉克國防軍的一輛69-II型坦克正在巡邏),和59式坦克默默保家衛國不同,69式坦克曾經大規模對外出口,在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和伊拉克都訂購了數量不菲的69式主戰坦克,特別是伊拉克陸軍,一張訂單就訂購了多達2000輛69式主戰坦克。甚至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軍隊依然使用相當數量的69-II型主戰坦克和美軍交鋒。當時美軍圍攻伊拉克南部重鎮納西里耶,之所以打了足足一個星期,就是因為當時守衛該城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麥地那光明"師手裡有24輛69-II型坦克,這些坦克依託城區街道不停的轉移,不間斷炮擊美軍,大大阻礙了美軍推進的速度。由此可見,即使是落後過時的老式裝備,如果使用恰當的戰術配合使用,依然可以發揮優越的作戰效果。不過麥地那光明師也是整個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唯一成建制抵抗美軍的伊拉克部隊,個中緣由也值得我們深思。,(由於在戰爭中的卓越表現,69-II坦克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圖為泰國陸軍的69-II型坦克),作為59式坦克的出口版本,69式坦克最出彩的其實是在東南亞的泰國。1987年時泰國陸軍曾經向我國採購了50輛69-II型主戰坦克,並且還包括若干85式裝甲車,用於充實自己的陸軍部隊。在1980年代,由於越南在1975年完成了國家統一,並且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為了東南亞的"小霸"。1980年代越南發動戰爭入侵柬埔寨,企圖建立所謂的"印支聯邦"。在越南佔領整個柬埔寨後,越南軍隊即和泰國軍隊正面對上。由於越戰失敗的陰影仍在,所以儘管美國當時是泰國的重要盟國,但是卻拒絕向泰國提供必要的軍事援助。,當時中國和越南關係緊張,所以泰國希望得到我國的支持以確保其邊境安全。當時泰國陸軍裝備的主要坦克是美製M48主戰坦克,這種美式坦克相對高大,但是自重也更大,在泰國的叢林和稻田中行進時經常會被灌木石頭卡住或者陷入稻田之中。而中國產的69-II型主戰坦克比M48坦克整整輕了10噸,而且原本蘇式設計的T-54A型坦克為了便於在北方的雪地中行使,專門採用了寬幅履帶設計,這樣又大大降低了坦克對地面的單位壓強。所以69-II型坦克可以在泰國的叢林和稻田地帶健步如飛,絲毫不用擔心會陷在稻田中動彈不得。,(由於69-II坦克在泰國的卓越表現,泰國陸軍在這批坦克報廢后,又分兩批從中國採購約100輛VT-4型主戰坦克,圖為泰國的VT-4坦克在訓練),在得到中國的69-II型坦克後,泰國陸軍很快將其部署到泰柬兩國邊境地區,並且配置在邊境最前沿,和越南軍隊正面對峙。看到泰國陸軍加強了邊境防守,越南駐柬埔寨部隊隨即調動自己的坦克裝甲部隊企圖給泰國一個"下馬威"。這一次,中國造69-II型坦克終於和自己的異國兄弟,原裝蘇制T-55型坦克正面遭遇。在1988年的泰越邊境戰爭中,泰國陸軍的69-II型坦克和越軍的T-55至少有4次正面交鋒的記錄,而4次交鋒全部以越軍T-55坦克敗北而告終,69-II型坦克贏得了一邊倒的勝利。而這一次作戰也讓中國武器在泰國軍隊上下樹立了信心,在隨後的時間裡,泰國先後從我國採購了昭披耶級護衛艦、納來頌恩級護衛艦、VT-4坦克、S-26T型潛艇、071E船塢登陸艦等等主戰兵器,目前泰國三軍已經有近半數武器裝備為"中國造",不過這已經是後話。,新時代全面升級的59家族,雖然在多次海外局部戰爭中,59坦克家族都表現出優越的作戰性能,但是缺乏夜戰和行進間射擊的能力,始終是59式坦克的短板。特別是100毫米線膛炮在進入1980年代後已經無法有效對抗二戰後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為此,我國軍工為59家族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換代,讓其在新世紀依然光芒四射。,(改裝了105毫米滑膛炮,並增加了楔形附加裝甲的59D型主戰坦克),首先,我國在1980年代從英國獲得了著名的L7型105毫米線膛炮。這種堪稱經典的坦克炮普遍裝備了整個北約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和部分早期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例如英國的酋長坦克、美國的M60和德國的豹1等坦克都裝備了L7型線膛炮,美軍早期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也裝備該炮。所以L7型坦克炮也被稱為"北約制式坦克炮",由於設計精巧,該炮的威力甚至超過當時蘇聯T-62坦克裝備的115毫米滑膛炮。在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將其繳獲的大量T-62坦克原裝的115毫米滑膛炮拆掉,換成英制L7型坦克炮也是一個證明。,在換裝了L7型105線膛炮後,老59坦克終於具備了可以T-72、M1、豹1等80年代的世界主流坦克相當的火力水平。同時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終於為59式坦克配齊了紅外夜視儀和火炮雙向穩定器,不僅如此,還為59式坦克安裝了激光測距儀和第一代機電式火控系統,讓59式坦克在坦克炮的射擊精度方面也趕上了當時世界的平均水平。進入新世紀後,部分59式坦克還換裝了我國最新式的105毫米滑膛坦克炮並配備了專門研製的炮射導彈,從而讓59坦克在火力上足以對抗當今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被網友戲稱為M1A59的59坦克改進型,確實有點"遠看炮塔嚇死人"的感覺),相對於火炮的威力和精度而言,59式坦克的防護能力應該算其一個軟肋。因為原版59式坦克採用的是鑄造式炮塔結構,在複合裝甲技術出現之前,半蛋型的鑄造式炮塔就是最優的防彈設計。但是在反坦克技術飛速發展的冷戰時期,各種採用錐形裝葯設計的破甲彈和反坦克導彈大行其道,其破甲深度從700毫米到1200毫米不等,而相對而言,59式坦克區區120毫米的首上裝甲實在是不夠看。為此,我國軍工為59式坦克研製了外掛式附加裝甲,從外表看起來就像兩個楔子一樣,由專門的附加裝甲支架固定在炮塔外側,形成一個正面防盾。不過這種外掛式附加裝甲的防護能力依然有限,所以我國軍工最終為59式坦克設計了一個整體式的炮塔外罩,用於套在59式坦克的炮塔上全面加強防禦。而這個外罩由於是六角形,和美製M1A1坦克的炮塔外形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也被網友戲稱為"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不老的傳奇,永恆的59,進入新世紀後,我國陸軍已經開始大規模換裝96式和99式兩款全新的主戰坦克。99式坦克雖然不輕易露面,但是近幾年來,96式坦克頻繁參加俄羅斯舉辦的"坦克兩項"大賽,成為坦克家族中一顆新星,由於經常在比賽中力壓俄軍主力T-72坦克,以至於俄軍不得不依靠黑哨和改編比賽規則來"獲勝",坦克兩項比賽中的96式坦克也被我國網友戲稱為"砸場子專業戶"。,(改到媽都不認識的全新59式主戰坦克,圖為坦尚尼亞閱兵式展示的59式坦克),進入新世紀後,儘管我國陸軍已經開始大規模換裝新式主戰坦克,不過大量的59式坦克依然在日常訓練和各種軍事演習中發揮餘熱。而且最重要的是,59式坦克還在《戰狼2》中友情客串了自己的兄弟——俄式T-55主戰坦克,讓廣大的軍迷網友們好好過了一把坦克戰的癮。,不僅如此,在非洲和南亞等地區,59式坦克和原版俄制T-55型坦克依然有著廣闊的使用空間。特別是號稱"東非PLA"的坦尚尼亞陸軍已經全面換裝了被戲稱為"遠看炮塔嚇死人"的最新版59改進型坦克,而且這款59式坦克不僅全面升級的裝甲,還換裝了全新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堪稱是59家族中的頂級豪華版。,(也許59式坦克已經無法繼續保家衛國,不過它可以繼續在電影和電視中繼續發揮餘熱,書寫新的傳奇),歲月如梭,時光荏苒,從59式坦克問世到今天,已經整整過去了60個年頭,即使在今天,59們依然頂風冒雪,默默守護著世界和平,而且隨著59的子孫們在亞非拉其他國家開花結果,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59式的傳奇依然會繼續書寫下去。,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一旦開戰就是鋼鐵大屠殺

蘇聯軍隊當年在冷戰當中,想要打贏第3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武器就是裝甲部隊,西歐每天都在懼怕,蘇軍坦克海高速碾壓過來,成千上萬的坦克集群,在大規模炮兵支援下,無可披靡。蘇軍投入數十個坦克集團軍,合成化集團軍

历史军事 蘇軍的這個超級坦克竟攔截德軍裝甲師兩天兩夜

1940年,蘇聯將2輛KV-2坦克送到戰場作戰。不過在蘇聯衛國戰爭前KV-2沒有上戰場參加過戰鬥。這2輛KV-2坦克向已經被敵軍攻佔的雕堡進行射擊,射擊效果很好。1940年後期,部隊正式裝備了KV-2

日军驾59坦克 军报批抗日神剧

近日,笔者在一部热播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中赫然看到,我军07式资历章竟作为日军军服道具,挂在了“鬼子”胸前。且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在先前类似一些电视剧中也时有发生。为确保我军军服管理的严肃性,国家和军队早已

历史军事 1950年前已有裝甲部隊,13兵團出國作戰時,為何沒帶坦克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首批作戰部隊為第13兵團各部。最初,該兵團下轄當時中國軍隊中最精銳的38軍、39軍、40軍,後來又增編了42軍、50軍、66軍,另外還加強有炮兵1師、2師、8

历史军事 1950年前已有裝甲部隊,13兵團出國作戰時,為何沒帶坦克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首批作戰部隊為第13兵團各部。最初,該兵團下轄當時中國軍隊中最精銳的38軍、39軍、40軍,後來又增編了42軍、50軍、66軍,另外還加強有炮兵1師、2師、8

历史军事 不為人知的巴西國產坦克,設計非常成功卻因生不逢時憾失服役機會

如果談起坦克研發與製造的話,大家可能會列出一長串的國家,但是幾乎沒有人會把巴西列入其中,好象至今沒造出什麼國產坦克,其實巴西也曾經製造過一款國產坦克:EE-T1/奧索里奧型,這是一款幾乎不為人知的巴西

历史军事 海軍陸戰隊棄用全部坦克,幕後矛頭直指中方

日前,經研究後,美軍做出一重大決定,那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將逐漸棄用全部坦克,徹底放棄地面裝甲力量,而這一切的幕後矛頭直指中方,這讓全球目光再次緊盯東方,實際上,此番美軍陸戰隊棄用全部坦克的計劃可以說是

让国人自豪! 2014中国十大武器装备

1、2014中国十大武器之99式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99式坦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的主战坦克,火力、机动性及防护能力比59式、69式、79式、88式更好,是中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其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型

历史军事 巴鐵一口氣購買300輛坦克,國產貨再次落選,原因看了很是心酸

眾所周知,我國與巴鐵的關係非常親密,無論是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有著合作。由於我國軍工業比較強大,再加上我國一直以誠信為主,出售的武器性價比也很高,所以巴鐵在購買國內武器的時候,基本上都會選擇從我國購買。

历史军事 俄罗斯T14坦克会压制99式坦克

俄罗斯T14坦克会压制99式坦克?军事专家说出了实话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全榜网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