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国军士兵爬着过来要吃的

Posted 阵地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国军士兵爬着过来要吃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国军士兵爬着过来要吃的

真实的淮海战争:国军士兵爬着过来要吃的

  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经三个阶段,持续66天。我军歼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和20个军,另有一个绥靖区及其所属的两个军和另一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加起来共达55。5万多人。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是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指挥下,由我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同谱写的一曲壮丽凯歌。在这次大决战中,我作为华东野战军的一名新华社记者,在前线采访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

  当年我所在的部队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在胜利完成战役第一阶段各项战斗任务,包括配合友邻迅速切断黄百韬兵团退往徐州的道路,继而顽强阻击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东援,保证我东线各纵全歼黄百韬兵团之后,于11月26日奉华野首长命令,率先开赴南线,配合中野攻歼黄维兵团。此时黄维兵团已被我中野紧紧包围在宿县西南以双堆集为中心、纵横约5公里的狭小地区内。12月3日晚,我纵到达双堆集以南地区,接替中野的一部分阵地。同日,华野13纵也赶来替换中野一部分阵地,为我纵左邻,右邻为中野第6纵队。

  当时我奉华野7纵新华支社领导艾煊同志的派遣,来到19师56团采访。56团正面的敌人是85军23师,据守在小王庄、小周庄、小马庄等几个村落。经过12月6日我军炮火猛烈轰击,敌人的防御工事大部分被摧毁,伤亡惨重。接着我56团配合兄弟团连续对敌发起攻击,一天之内即歼敌近一个团,俘敌副团长以下600多人。

  面对我军强大攻势,敌人军心动摇,士气低落。此时正是我军对敌开展政治攻势的大好时机。一天,团政治处宣教股长王河去一营组织开展对敌政治攻势,我随同前往。

  王河同志是无锡人,举止文雅,说话、做事都不慌不忙。我和他来到一营三连几天前替换中野的战壕,只见壕沟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四通八达。其宽度可供两个人并排通过,深度足可让人不弯腰来回走动。顺着沟走,每到岔路跟前都可见到明显的路标,箭头会把你引向你要去的地方。壕沟两边,每隔数米就有一座可供一班人使用的地堡和防空洞。在一座更大一点的地堡前,标着“俱乐部”字样,里面张贴着一些标语和漫画,还摆放着几件乐器。每个班都有一个厕所和扔垃圾的地方,壕沟内非常清洁……这样的战壕我从未见过,感到非常新鲜。“第一次在这样的前沿阵地战斗、生活。”有的还一再称赞中野老大哥的优良作风。

  中野面对敌人不断袭击,又正值天寒地冻,是怎样完成如此浩大的土方工程的?要付出多大的艰辛?这从中野记者吕梁的描述中可以得到答案:

  “黑夜用机枪封锁了敌人的火力点,部队就以每人五步的距离,迅速向前跑,卧倒在敌人阵地前,赶快挖成卧式工事,再加深挖成跪式,最后挖成齐胸的立式。然后拼力向前挖,两人一组,互相打通,一夜之间,几百米的交通壕就这样挖成了。”“整个工程长达二十里……”我华野部队接防这些战壕后,继续不断将它向敌人阵地延伸,一直挖到离敌只有数十米甚至几米的地方。

  一营的对敌政治攻势开展得热火朝天,有声有色。一些战士手举用铁皮做成的喇叭筒,不断对敌军喊话,有时还唱起小调。敌23师和110师同属85军,在110师师长廖运周率部起义后,这一义举更成为战士们对23师官兵喊话的主要内容,反复宣讲。包围圈内敌人缺粮少水,常有敌兵爬到我军阵地来要吃要喝。当时我军的伙食在鲁苏豫皖老区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指战员们几乎每天都能吃到白面馒头、红烧肉或肉包子。每当炊事员挑来热气腾腾的饭菜,战士们就叮叮当当敲起搪瓷饭碗,对着敌人阵地高声叫喊:“开饭啦,今天是肉包子,过来管你饱!”我们在战壕里见到,真有一些敌兵爬过来伸手要包子。他们狼吞虎咽吃饱喝足后,还要带几个包子回去。王河从团部带来的各种宣传品及劝降信,也趁机通过这些敌兵带回去。

  持续不断的政治攻势显示了强大威力,不断有敌军官兵弃暗投明。据他们说,23师被安排在蒋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前面几个小村庄,给18军当挡箭牌。由于阵地重叠,上下失去联系,23师通往军部的电话都必须经过18军转接,人员进出也要得到戒备森严的18军的许可,他们实际是被监视。23师对空联络电台被禁止使用,造成他们无法与南京派来的飞机联络,以致有一天连他们的阵地也遭到轰炸和扫射,第67团副团长陈乃光被炸身亡。他们粮弹俱缺,起初没有粮食还可宰杀军马勉强充饥,以后逐渐陷于饥饿绝境,就只能仰望天空企盼空投接济,而空投的食物他们又往往抢不到手。

 

  在淮海前线,只要是晴天,就会有敌机从南边飞来。其中肚子大大的灰色运输机,向包围圈内投掷弹药和食品。由于包围圈狭小,有时会落在我方阵地。战斗轰炸机向我方阵地扫射扔炸弹,进行骚扰。然而此时此刻,不论敌机是空投还是骚扰,都已经改变不了黄维兵团覆灭的命运。

相关参考

国军士兵爬着过来要吃的 真实的淮海战争

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经三个阶段,持续66天。我军歼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和20个军,另有一个绥靖区及其所属的两个军和另一个

红军俘虏了一个国军士兵,17年后,这个人立下了不世奇功

原标题:红军俘虏了一个国军士兵,17年后,这个人立下了不世奇功在开国将帅中,有不少都是从国军方面起义过来的,比如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曾中生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实,还有一种是俘虏过来的,照样

太子造反,国君请求吃最后一餐,当他说出要吃的菜后,太子立马逼死了他

儿子杀死父亲这种事,在任何时候都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在古代的统治阶级中,这种事情却屡见不鲜,因为在无上的权力面前,就连亲情也显得微不足道了。但是那些造反的儿子们大都不想背负弑父的骂名,大多会选择逼迫自己

历史军事 双腿中弹还想爬着往前冲

怒江东岸保山城,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这里曾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的大本营。出保山向西,穿横断山支脉,跨怒江往南,有当年血战之地松山和龙陵,再翻高黎贡山,就是抗战名城腾冲。继续向西南走,经芒

历史军事 双腿中弹还想爬着往前冲

怒江东岸保山城,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这里曾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的大本营。出保山向西,穿横断山支脉,跨怒江往南,有当年血战之地松山和龙陵,再翻高黎贡山,就是抗战名城腾冲。继续向西南走,经芒

临死前每顿饭要吃一斤米 竟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民以食为天,不吃不可能,这是肯定的。只是有人吃的多,而有人吃的少。三国有这么一个人,他在快死的那一段时间竟然饭量达到了每天要吃一斤!他不是赵子龙,不是关云长,甚至不是需要花费力气的武将,他就是三国最著

历史军事 国军拼不过日军只因太饿了

 老兵忆抗战:国军拼不过日军只因太饿了  当时的国军士兵战斗力不强,主要就是营养的问题和长期吃不饱饭。而小鬼子却活的非常的滋润,每个人都是吃油光满面,所以在打仗和拼刺刀的时候常常两三个中国士

历史军事 国军拼不过日军只因太饿了

 老兵忆抗战:国军拼不过日军只因太饿了  当时的国军士兵战斗力不强,主要就是营养的问题和长期吃不饱饭。而小鬼子却活的非常的滋润,每个人都是吃油光满面,所以在打仗和拼刺刀的时候常常两三个中国士

历史军事 日军重视拼刺国军重视火力

抗战中的日军拼刺刀的确是有一套的。自1904年日俄战争开始,日军就用刺刀对付俄国人。日军中特别重视军人的勇敢精神,强调士兵的敢战敢死。战后,白兵精神成为日军的一种文化传统,日军在如何在白刃交锋中胜出下

历史军事 士兵牺牲时都抓着敌人

亲历者回忆  “殉国士兵死了仍和鬼子死死地掐成一团”82岁的李超是当年驻防常德的国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的机枪手。“大约是11月下旬的一天,我们奉命进入碉堡阵地和散兵壕防御工事阻击敌人。只听班长冲我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