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五国攻秦之战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五国攻秦一共打了几次?
Posted 齐国
篇首语: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五国攻秦之战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五国攻秦一共打了几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五国攻秦之战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五国攻秦一共打了几次?
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战国时期光是一个秦国就能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呢?而且长平之战的时候,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帮赵国呢?其实在战国时期,有发生过五国攻秦之战,但是最后都没能彻底消灭秦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五国攻秦之战的故事,这也是战国时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让秦国彻底抛开其他国家成为七国最强的存在。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日益强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楚国、齐国、燕国、魏国、赵国、韩国等诸侯国,则多次联合进攻秦国。比如在公元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被称为“五国攻秦”。此战五国战败,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秦国最终一统六国,建立秦朝。那么,问题来了,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战国七雄到底组织了几次“五国伐秦”?为什么五国伐秦没有削弱秦国,并阻止秦始皇最终一统天下呢?
一
首先,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山东诸侯国一共进行了五次“五国伐秦”。第一次“五国攻秦”发生于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在位时,在公孙衍这位纵横家的策动下,魏国、赵国、韩国、楚国、燕国这五国合纵攻秦,而且联合了秦国旁边的义渠国。不过,第一次五国攻秦时,燕国和楚国作壁上观,魏赵韩的三国联军则在函谷关被秦国大军击败,并且损失惨重;第二次五国攻秦发生于公元前298年,为秦昭襄王在位时期。
二
值得注意的是,就第二次五国攻秦来说,实际参加的是齐国、韩国、魏国这三国。不过,尽管参与的诸侯国不多,但是,因为当时齐国的强大,三国的大军还是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割让部分城池,主动求和,这在战国时期可谓非常少见的;第三次五国攻秦发生于公元前287年,彼时,在苏秦的推动下,齐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这五国大军进攻秦国函谷关。此战,双方几乎没有正面交手,在秦国归还魏国、赵国的部分城池后,五国大军选择撤退;第四次五国攻秦发生于公元前247年,已经是长平之战之后的时期了。
三
彼时,秦国在位的君主是秦庄襄王。在赵国都城邯郸击败秦军后,信陵君魏无忌又联合了魏国、赵国、韩国、楚国、燕国这五国大军进攻秦国,并且再一次取得了胜利。不过,秦国选择坚守函谷关,五国大军再一次撤退;第五次五国攻秦发生于公元前年241年,当时秦国在位君主是秦王嬴政。此战,是赵、楚、魏、韩、燕五国最后一次联合进攻秦国。不过,此战五国战败,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对于战国历史上的五次攻秦,结果是两次胜利、两次失败、一次没有交手,其战绩很难令人满意,毕竟是多个国家联手进攻一个秦国。
四
最后,虽然“五国攻秦”曾经两次击败秦国,但是,对于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几家,却没有消灭秦国的决心和目标,这导致仅有的两次胜利也没有能严重削弱秦国。在原因上,一方面是秦国自身实力较强,函谷关易守难攻,而诸侯国则劳师远征,后勤补给上显然没有秦国方便。另一方面,则是山东六国不够团结,比如燕国、齐国因为和秦国距离较远,所以在削弱秦国上,显然没有魏赵韩三家积极。而对于山东六国之间,也曾经常彼此攻伐,比如长平之战后,燕国还派兵进攻赵国等。最终,在战国末期,秦王嬴政逐个消灭了赵、楚、魏、韩、燕、齐这六国,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相关参考
五国攻秦一共有几次?比较著名的大体上有三次:第一次是惠文王当政时期,在公元前的318年,魏相公孙衍他发动了魏国、赵国、韩国、燕国、楚国一起合纵攻秦,还推举了楚怀王成为了合纵长。公孙衍他还说服了义渠去攻
著名连横鼓吹者张仪入秦后,受惠文王重用。秦派张仪至魏,游说魏惠王(即子罃)连横事秦,未成功。秦企图以武力迫魏就范,于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发兵攻魏河内,占领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山西介
在战国的中期,秦国、齐国两强东西对峙,其中,所有的国家中秦军的实力是最强的。当时的秦朝已经完全占据了关中,而且控制了关中的左中原的一些战略走廊。此时的秦国可谓是进可攻,退亦可守。所以各国十分的不安,于
秦惠文王又称秦惠王,他为嬴姓,赵氏,名为驷,他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他的执政时间是从公元前337年到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十九岁的时候就继位了,因为当时宗室很多仇怨,刚继位的
公孙衍是魏国的阴晋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厉害的军事家,他和张仪是政治对手。公孙衍曾经历仕过秦国和魏国、韩国。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的是诸国合纵一起抗击秦国。
公孙衍是魏国的阴晋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厉害的军事家,他和张仪是政治对手。公孙衍曾经历仕过秦国和魏国、韩国。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的是诸国合纵一起抗击秦国。
秦惠文王又称秦惠王,他为嬴姓,赵氏,名为驷,他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他的执政时间是从公元前337年到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十九岁的时候就继位了,因为当时宗室很多仇怨,刚继位的
秦惠文王又称秦惠王,他为嬴姓,赵氏,名为驷,他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他的执政时间是从公元前337年到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十九岁的时候就继位了,因为当时宗室很多仇怨,刚继位的
合纵攻秦之战简介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组成各种联军,进攻秦国(今陕西、河南、山西一带)的作战。大致有5次。评价在群雄角逐的复杂环境中,充分
思美人屈原说服齐宣王合纵攻秦了吗?攻打秦国的五国中有齐国吗?
浪漫诗人屈原,本是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性格,可生在乱世,担忧天下事,超级爱国的他怎么会不愿意将自己的才学奉献给自己的母国楚国呢?看到楚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追求自由的他放弃了自由,主动请求楚怀王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