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为什么孙权还要向蜀汉求和?

Posted 夷陵之战

篇首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为什么孙权还要向蜀汉求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为什么孙权还要向蜀汉求和?

夷陵之战,是一场发生在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之间的战争,两个曾经联合抗曹的国家,因为现实的局势,不得不举兵相向,毕竟在任何时候,都只有永远的利益。然而,夷陵之战中,蜀汉作为战败一方,按理说如果要求和,也应该是蜀汉,但是结果却是战胜一方的孙权请求和解,这又是为什么呢,当时的局势是什么样,以至于孙权要这样做呢?

夷陵之战后,蜀汉伤及根基,刘备的八百里联军几乎全军覆灭,就连刘备自己也是好不容易才能够逃到白帝城。直到赵云率军驻防后,东吴追兵才终于退兵。一个月之后,刘备仍然没有回成都,而是将白帝城的驿站更名为了永安宫。谁知孙权得知此事后,竟然主动派遣使者前去向蜀汉求和。

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可是东吴要远远强于实力大减的蜀汉,另一边还有实力更为强大的曹操,孙权此举又是为何?

原因之一是孙权不敢小看刘备的实力。夷陵之战中,东吴和蜀汉的作战阵容不是一个级别,东吴方面孙权派出的统帅虽然是年轻将领陆逊,麾下却具是精英老将,蜀汉这边虽然是皇帝御驾亲征,但是麾下的将领却是马良、皇权等蜀汉中坚力量,诸葛亮和赵云、马超这些名将们都守在后方。刘备虽然伤了元气,但是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就能恢复。

原因之二是孙权对刘备为人脾性的了解。刘备此人性格刚毅沉勇,若他真要忍辱负重联合曹魏对抗东吴也是很有可能做出来的事情,到时候东吴可就真的没什么胜算了。

因此孙权才不得不主动向刘备求和,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沉迷报仇的刘备清醒过来,意识到只有东吴和蜀汉恢复之前的联盟,才能对抗在北方虎视眈眈的曹操集团,否则三家一旦在这个时候失衡,不仅三足鼎立的局面消失,就连东吴也很难保全自身。

为什么孙权打了胜仗还要求和?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得分析当时的三国形势。

赤壁之战前,三国形势是曹魏实力最雄厚,蜀汉和东吴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对付曹魏,而且还不一定打得赢。赤壁之战后,尽管曹魏输了这场战争,但他依然是实力最雄厚的,孙刘依然必须联合。

但是几年过去,形势一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平衡一下被打破了。打破这个平衡的,是蜀汉。蜀汉不仅占领了益州,有了一个出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作为根据地。而且他还同时拥有了两个箭头:一是在汉中大战中战胜了曹操,拥有了关中之地。二是拥有荆州五郡。

蜀汉的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让东吴非常担心。虽说当时蜀汉并没有与东吴为敌,名义上还是联合抗曹。但是,一旦蜀汉把曹魏拿下来了,或者说,就算没有拿下来,蜀汉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东吴还有立足之地吗?

所以,东吴绝对不允许蜀汉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发展下去,在关羽从荆州出发,北上抗曹打襄樊的时候,东吴便在背后偷袭蜀汉,获得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

东吴的这次行动,其实是很冒险的。一是当时蜀汉非常强大,关羽刚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势头正强。二是一旦出兵,也就意味着破坏了孙刘联盟。蜀汉倒过来,把兵锋对准他,他就很危险。但尽管这样,这也是一场不得不打的仗。不打,无法遏制蜀汉的势头,到时候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打了,可以在打破平衡的情况下,觅得新的战略点。

幸运的是,由于庞统去世,刘备调诸葛亮紧急入川,关羽身边缺少了谋臣。又由于关羽骄傲自负,粗心大意,最后东吴打胜了。而且更幸运的是,关羽被打死了。东吴这样的行动,自然会遭到蜀汉的报复,于是夷陵之战爆发了。

再次幸运的是,东吴的夷陵之战,又打胜了。打胜以后,东吴立刻就向蜀汉求和。为什么连打了两个大胜仗,东吴还要求和呢?很简单,东吴的目的,只是要遏制蜀汉的发展势头,让两国的形势,重新回到赤壁前后的平衡点,也就是重新实现两国联合抗曹的局面。

东吴不敢与蜀汉为敌,也不能与蜀汉为敌。不敢,是因为蜀汉虽然经历了两次败仗,但是其总体实力,依然高于东吴。硬打,只能自取灭亡。不能,是联合蜀汉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策略。只有联合蜀汉抗曹,东吴才有立足点。反过来,如果联合曹魏,那就是直接被曹魏吞并,东吴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所以,孙权在夷陵之战胜利后,立刻就主动求和。

刘备损失了最得力的干将关羽,又打了败仗,他内心的荒凉可想而知。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英雄也有气短的时候。如果当时他能够挺过那一劫,活下来,相信他也是会同意孙权的求和的。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孙权刘备血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孙权刘备血战,曹丕为什么不偷袭蜀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丕就想看热闹,他其实连孙权都不想打,就别说翻越秦岭、打刘备了。三足鼎立、三国争霸,这就是一个博弈死局

他为刘备洗刷了夷陵之战的耻辱,为蜀汉政权画上了圆满句号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刚刚称帝三个月的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开始的时候势头很猛烈,孙权甚至一度低声下气的来求和。可是刘备不肯,这样一搞孙权很没面子了,自己连曹操都不怕,怎么能臣服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刘备时代的结束,经过这一次失败的战役后,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因此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的事件。这一次的战役,刘备的对手不再是曹操,而算是自己的大舅哥孙权,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那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后败得到底有多惨

夷陵之战是以蜀汉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终蜀汉刘备大败的经典战例,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是一场以积极防御,以逸待劳,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在双方的兵力投入上,真实的历史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真的是为了关羽报仇吗?

夷陵之战,一般指的是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之后,对东吴孙权发动的一次战役。这一次的战役,名义上起因是关羽。孙权袭取荆州,当时镇守荆州的是关羽,而关羽因腹背受敌,终究不敌,兵败被擒杀。刘备正是打着这个

历史秘闻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谁 夷陵之战是孙权和谁的战争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向东吴发起进攻,然而最终吴国得胜、蜀汉元气大伤。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谁  陆逊的高超军事才能在夷陵之战是展露无遗,面对气势汹汹,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谁 夷陵之战是孙权和谁的战争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向东吴发起进攻,然而最终吴国得胜、蜀汉元气大伤。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谁  陆逊的高超军事才能在夷陵之战是展露无遗,面对气势汹汹,

三国历史 夷陵之战如果让诸葛亮来指挥会是啥结局呢

  夷陵之战,是刘备对东吴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理由是替关羽报仇。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后在夷陵一带打败蜀

三国历史 夷陵之战如果让诸葛亮来指挥会是啥结局呢

  夷陵之战,是刘备对东吴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理由是替关羽报仇。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采用了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后在夷陵一带打败蜀

孙权如果将关羽释放,刘备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吗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公元221年七月,在刘备称帝建立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