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史上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Posted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朝史上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南朝史上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2、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侯景之乱

南朝史上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这当然只是他日思夜想造成的幻梦。第二天上朝,他就把这件事告诉大臣,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这个梦一定是个好兆头。”过了二十多天,恰好西魏的大将侯景派人来,说他跟东魏、西魏都有冤仇,决心向南梁投降,还表示愿意把他控制的函谷关以东十三个州都献给南梁。

侯景本出身怀朔镇兵,曾随尔朱荣镇压过六镇起义。后归附东魏丞相高欢,官至河南道台,拥兵十万,镇守黄河以南。高欢死后,因与其子高澄不和,侯景率部投降了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并不信任侯景,一面接受侯景的献地,一面召侯景到长安去,准备解除他的兵权。侯景走投无路,又转向南梁投降。

梁武帝接见了侯景派来的使者以后,马上召集大臣商议。大臣们大多认为南梁和北朝多年相安无事,现在接纳了北朝叛将,只怕引起纠纷。但是梁武帝却认为接纳了侯景,可以乘机恢复中原,再想起他做过的一个梦,认为这是佛祖来帮助他了。他就不听大臣的劝阻,接受了侯景的投降。把侯景封为河南王,管辖黄河南北军政。并且派他的侄儿萧渊明带兵5万去接应侯景。萧渊明率军北上,受到东魏的进攻。梁军多年没有打仗,纪律很差,跟东魏一交锋,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也被东魏所俘。之后东魏又进攻侯景,侯景大败,率残部800人逃到南梁境内的寿阳。

东魏派使者到南梁,主张双方重新讲和,说他们愿意把萧渊明送回来。侯景知道这件事,害怕起来,派一个人冒充东魏使者送信到建康,提出用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不知道这是侯景的试探,写了一封信交给使者,说只要把萧渊明放还,就立即把侯景交给东魏。侯景本来不是真心投降南梁,看到梁武帝的信,就决定叛变。被东魏打得走投无路的侯景,对付腐败的南梁,倒还很有力量。他的人马很快就打到长江北岸。梁武帝派他的侄儿萧正德在长江南岸布防抵抗。侯景派人诱骗萧正德说,只要他肯做内应,在推翻梁武帝之后,就拥戴他做皇帝。萧正德权迷心窍,秘密派了几十艘大船,帮助侯景的叛军渡过长江,还亲自带领叛军渡过秦淮河。侯景顺利地进入建康,把梁武帝居住的内城——台城包围起来。

侯景用尽办法攻台城,台城里的军民坚决抵抗。叛军放火烧城,城里的军民用水浇灭。叛军用木驴(一种攻城用具)掩护攻城,城上的人丢大石块,把叛军逼回去。叛军又在城东城西堆起两座土山,想从土山上攻进城去,城里的人也筑土山对付。这样,双方相持了一百三十多天。台城刚被围的时候,城内还有百姓十几万人,兵士二万多。到了后来,有的在打仗中死去,有的病死饿死,剩下的不满四千人。城里到处是尸体,没人掩埋。大家都盼着南梁各州的诸侯王军队,迟早会来救援。

可是各地来勤王的二、三十万军队,为了保存各自实力,却相互推诿,都在建康周围按兵不动。临时被推为大都督的柳仲礼,躲在自己家里,每天喝酒作乐。梁武帝问大臣,有什么办法打退侯景。这个大臣老实回答他说:“陛下的王公大臣,都是一些不忠不孝的人,怎么能对付叛贼呢?”到了这个时候,谁也没法挽回这个局面了。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三月,侯景叛军乘连日大雨,台城土山倒塌,发动总攻,杀入台城。梁武帝也成了侯景的俘虏。侯景自封为大都督,掌握了朝廷大权。他先杀了那个一心想做皇帝的同伙萧正德,又把梁武帝软禁在净居殿内,并断绝了梁武帝的膳食供应,梁武帝卧床不起,侯景也不准医官进殿诊治。最后,梁武帝被活活饿死在台城。

梁武帝死后,侯景又先后立了两个梁朝皇帝当傀儡。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侯景自立为帝,国号汉。侯景又陆续派军大肆烧杀抢掠,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百姓对侯景切齿痛恨。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侯景西攻梁宗室、湘东王萧绎,被萧绎击败。此时梁朝大将陈霸先、王僧辩率领大军从广州出发,进攻建康。侯景的叛军立刻土崩瓦解。最后,侯景只带了几十个心腹乘了一只小船狼狈逃走,半路上被其部下所刺杀,侯景之乱方告结束。

南梁王朝经过这场大乱,内部四分五裂。永定元年(公元557年),陈霸先在建康建立了陈朝,这就是陈武帝。侯景之乱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击,“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余家,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颜之推《观我生赋》;而乱事更令南方的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破坏,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侯景传》。南方政权损失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北强南弱之势已不可避免。

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侯景之乱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梁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这当然只是他日思夜想造成的幻梦。第二天上朝,他就把这件事告诉大臣,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这个梦一定是个好兆头。”过了二十多天,恰好西魏的大将侯景派人来,说他跟东魏、西魏都有冤仇,决心向南梁投降,还表示愿意把他控制的函谷关以东十三个州都献给南梁。

侯景本出身怀朔镇兵,曾随尔朱荣镇压过六镇起义。后归附东魏丞相高欢,官至河南道台,拥兵十万,镇守黄河以南。高欢死后,因与其子高澄不和,侯景率部投降了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并不信任侯景,一面接受侯景的献地,一面召侯景到长安去,准备解除他的兵权。侯景走投无路,又转向南梁投降。

梁武帝接见了侯景派来的使者以后,马上召集大臣商议。大臣们大多认为南梁和北朝多年相安无事,现在接纳了北朝叛将,只怕引起纠纷。但是梁武帝却认为接纳了侯景,可以乘机恢复中原,再想起他做过的一个梦,认为这是佛祖来帮助他了。他就不听大臣的劝阻,接受了侯景的投降。把侯景封为河南王,管辖黄河南北军政。并且派他的侄儿萧渊明带兵5万去接应侯景。萧渊明率军北上,受到东魏的进攻。梁军多年没有打仗,纪律很差,跟东魏一交锋,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也被东魏所俘。之后东魏又进攻侯景,侯景大败,率残部800人逃到南梁境内的寿阳。

东魏派使者到南梁,主张双方重新讲和,说他们愿意把萧渊明送回来。侯景知道这件事,害怕起来,派一个人冒充东魏使者送信到建康,提出用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不知道这是侯景的试探,写了一封信交给使者,说只要把萧渊明放还,就立即把侯景交给东魏。侯景本来不是真心投降南梁,看到梁武帝的信,就决定叛变。被东魏打得走投无路的侯景,对付腐败的南梁,倒还很有力量。他的人马很快就打到长江北岸。梁武帝派他的侄儿萧正德在长江南岸布防抵抗。侯景派人诱骗萧正德说,只要他肯做内应,在推翻梁武帝之后,就拥戴他做皇帝。萧正德权迷心窍,秘密派了几十艘大船,帮助侯景的叛军渡过长江,还亲自带领叛军渡过秦淮河。侯景顺利地进入建康,把梁武帝居住的内城——台城包围起来。

侯景用尽办法攻台城,台城里的军民坚决抵抗。叛军放火烧城,城里的军民用水浇灭。叛军用木驴(一种攻城用具)掩护攻城,城上的人丢大石块,把叛军逼回去。叛军又在城东城西堆起两座土山,想从土山上攻进城去,城里的人也筑土山对付。这样,双方相持了一百三十多天。台城刚被围的时候,城内还有百姓十几万人,兵士二万多。到了后来,有的在打仗中死去,有的病死饿死,剩下的不满四千人。城里到处是尸体,没人掩埋。大家都盼着南梁各州的诸侯王军队,迟早会来救援。

可是各地来勤王的二、三十万军队,为了保存各自实力,却相互推诿,都在建康周围按兵不动。临时被推为大都督的柳仲礼,躲在自己家里,每天喝酒作乐。梁武帝问大臣,有什么办法打退侯景。这个大臣老实回答他说:“陛下的王公大臣,都是一些不忠不孝的人,怎么能对付叛贼呢?”到了这个时候,谁也没法挽回这个局面了。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三月,侯景叛军乘连日大雨,台城土山倒塌,发动总攻,杀入台城。梁武帝也成了侯景的俘虏。侯景自封为大都督,掌握了朝廷大权。他先杀了那个一心想做皇帝的同伙萧正德,又把梁武帝软禁在净居殿内,并断绝了梁武帝的膳食供应,梁武帝卧床不起,侯景也不准医官进殿诊治。最后,梁武帝被活活饿死在台城。

梁武帝死后,侯景又先后立了两个梁朝皇帝当傀儡。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侯景自立为帝,国号汉。侯景又陆续派军大肆烧杀抢掠,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百姓对侯景切齿痛恨。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侯景西攻梁宗室、湘东王萧绎,被萧绎击败。此时梁朝大将陈霸先、王僧辩率领大军从广州出发,进攻建康。侯景的叛军立刻土崩瓦解。最后,侯景只带了几十个心腹乘了一只小船狼狈逃走,半路上被其部下所刺杀,侯景之乱方告结束。

南梁王朝经过这场大乱,内部四分五裂。永定元年(公元557年),陈霸先在建康建立了陈朝,这就是陈武帝。侯景之乱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击,“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余家,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颜之推《观我生赋》;而乱事更令南方的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破坏,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侯景传》。南方政权损失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北强南弱之势已不可避免。

相关参考

南朝史上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侯景之乱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

南朝为何从此衰落不振而灭亡 侯景之乱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后期腐统治的沉重一击,南朝从此衰落不振

引狼入室,南朝从此衰落不振--侯景之乱

引狼入室,南朝从此衰落不振--侯景之乱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而侯景之乱的发生,是对梁朝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与南朝衰落

南朝刘宋初创时,北方黄河流域存在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的拓跋鲜卑北魏、都于龙城(今辽宁朝阳市)的北燕、都于统万(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南)的匈奴族夏、都于罕(今甘肃临夏东北)的鲜卑乞伏部西秦及都于姑臧(今

梁敬帝萧方智简介 南梁灭亡,南朝梁的末代皇帝

梁敬帝萧方智(543年D558年),字慧相,小字法真,南朝梁皇帝,梁元帝萧绎第九子。公元555年即位,公元557年,梁敬帝禅位于陈霸先,南朝梁灭亡。人物生平太清三年(549年),萧方智被封为兴梁侯。承

南朝中华史上最混乱的朝代

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之后,中国进入了南北两大地区长期对峙的南北朝时期。其中,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又分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它上接魏、晋,下启隋、唐,继承了东晋的领土,在文化和武力方面

南朝后梁后主萧琮简介 西梁被隋文帝所灭亡

萧琮(558607),字温文,西梁后主(惠宗靖皇帝),汉族,为西梁明帝萧岿之子。基本介绍萧琮最早封东阳王,后被立为皇太子。萧琮博学有才,善于弓马,个性倜傥不羁。西元585年即位为西梁皇帝,改年号为广运

南朝梁元帝为何要亲手逼死妻子还跟其尸体离婚?

同命相怜,她常和宫内失宠的嫔妃一起喝酒,而发现怀孕的宫女,便杀之,后来,她私通他人,忍耐已久的萧绎终于受不了了,借着爱姬王氏生子后去世,给她安了个投毒的罪名,逼她投井自尽,又将她的尸体送回家,曰“休妻...

南方割据为何难以长久维持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许多人疑惑为何南朝没有收复中原最终被北方吞并而隋唐交际时的南方地区也没有再出现一个南朝。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就从隋唐之交的沈法兴的经历说起,来分析南朝为何被北朝压制。最

南朝梁元帝为何逼死妻子还跟其尸体离婚?

萧绎是个才子皇帝,而后人知道他的却很少,像一场不精彩的戏,掌声寥落,反倒是他的怨偶无人不晓,说起徐娘色,人人都知道。我有联想癖,对于萧绎的一句: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总觉在有意无意间契合了徐昭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