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战场上士兵明知道机枪打不穿坦克,为什么却还要一直打呢?
Posted 坦克
篇首语:新长征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战场上士兵明知道机枪打不穿坦克,为什么却还要一直打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战场上士兵明知道机枪打不穿坦克,为什么却还要一直打呢?
不知道大家在看一些战争片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当一方的人遇到了地方的坦克的时候这方的人就会拿枪一直的射击坦克,但是子弹打到坦克身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根本就没有反应嘛,那么这在我们看来岂不是在浪费子弹啊,其实并不是的这也是有道理可言的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机枪打坦克也是一种常规战术,对付的是另一种常规战术,步坦协同。
题目描述内容,应当不是发生在坦克大集群作战环境下,而是另一种作战环境,即阵地防御战中,防御一方为了迟滞敌方坦克冲锋,利用机枪持续射击。
第一,什么是步坦协同?
坦克首次被运用于战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1916年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采取坦克配属步兵的方式。
坦克率先发起冲锋,摧毁敌方机枪火力点,破坏铁丝网。
紧随其后的步兵一拥而上,实施突破后,对隐藏于敌方阵地上的敌人,予以有效打击。
这就是最原始的步坦协同!
所谓步坦协同,指的是步兵、坦克兵、炮兵在统一协调一致情况下,密切配合,形成同一作战体系,有效歼灭或抗击敌人。
现代坦克战术中的协同作战,进一步得到扩展,不仅有步炮坦协同,还是战斗机,直升机,预警机,导弹兵,雷达兵,前线指挥中心等战场立体协同体系中,重要一个环节。
第二,机枪持续射击坦克,发生在何种情况?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进入21世纪的现代战场条件下,机枪打坦克战术,基本被废弃。
相比于能够快速移动的坦克,机枪的生命力太脆弱了,哪怕是隐藏在永固机枪堡垒中的机枪,一旦暴露位置,极易遭到导弹等火力攻击,分分钟被摧毁。
反之,现代坦克移动速度快,防护力强,跟随协同作战的不再是两条腿走路的步兵,而是乘坐装甲车的步兵,比机枪的优势强大很多。
所以,题目中所指的“机枪拼命向坦克射击”的情况,应当是一战二战时期的场景。
通常在阵地防御战中,第一波攻击是轰炸。
执行轰炸任务的可能是空军,也可能是重炮,还可能是隐藏于前线的短程炮兵。
在轰炸之后,就该轮到步坦协同出场了,就是经典的坦克带头冲锋,一群步兵紧随其后,相互保护,冲击敌方阵地。
这种时候,阵地防御一方无法及时获得重武器火力支持,前线最强大的反击武器,就是重机枪,为了迟滞对方的步坦集群冲击,当然会全力射击。
第三,机枪全力射击坦克,目的何在?
(1)打击坦克的观察能力。
任何武器都有利有弊,坦克当然不能例外。
坦克是个铁罐头盒子,加装火炮和重机枪,对于缺少防护的步兵来说,无论攻击力或防御力,都太强大了,但坦克最致命的缺陷,是视线受阻。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坦克的视线与步兵相同,依靠强大的火力,坦克根本无需与步兵协同作战,仅仅依靠自身的火炮和机枪,足以攻下一处阵地。
但事实并非如此!
战场环境下,坦克处于闭舱战斗状态,坦克内部人员靠什么观察周围?
除了车手之外,靠的是观察镜,车长有车长观察镜,炮长有炮长镜,二炮手有二炮手镜。但每一个观察镜都有缺点,比如车长镜小倍率,大视角;炮长镜大倍率,小视角。
当机枪向坦克全力射击,有一定概率击中观察镜,一旦其中一个观察镜被破坏,坦克就等于半个瞎子,空有强大火力而已。
(2)打击协同步兵。
战场上发起冲锋的坦克,假如失去协同步兵的保护,等于棺材盒子,因为,坦克不仅视线受阻,坦克炮和机枪的射界更是有很大的空白。
阵地情况复杂,失去步兵保护的坦克,很容易受到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不仅是反坦克炮,反坦克枪,就算炸药包,燃烧瓶,也能给坦克致命的杀伤。
所以面对坦克冲锋时,机枪全力射击的第一大目的,就是割断坦克与步兵之间的联系。
(3)吸引坦克火力,给战友制造反击的时间和空间。
战场上,一挺连续开火的机枪,几乎等于自杀行为,面对坦克冲锋时的全力射击,更是如此!
但即便是自杀,为了战斗胜利,也必须那样做!
坦克的火力强大,当一辆坦克冲向防御阵地,假如没有人牺牲自己,吸引坦克火力,对于整个阵地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坦克机枪的持续扫射,会让防御阵地上缺少防护的步兵,处于崩溃状态!
这种时候,重机枪或者轻机枪,必须勇敢站出来!
机枪子弹的全力射击,给了坦克一个明确的反击目标,绝大多数坦克车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下令摧毁“敢于挑衅”的机枪火力点。
于是在这样的“挑衅”和“摧毁”的过程中,防御阵地上的步兵们,就有了攻击坦克的时间和空间。
这就是战场,牺牲的是自己一条命,救活的可能是众多战友的命。
结束语:战场就是生死场。在一战二战时期,机枪手是牺牲概率最高的步兵兵种,一名机枪手存在的意义,有时候不是他杀伤了多少敌人,而是他的存在,让其他人有了更多活下去的机会。
相关参考
商朝末期,纣王攻打东夷时,有这样一段记录:商军与夷人大战,夷人尽管善弓,但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编者按:在古代冷兵器战场上,交战双方排成整齐的军阵,相互冲击、挤压、碰撞。排在军阵前列的军人一般首先承受攻击,往往伤亡率要比后排的要高得多,尤其是骑兵冲击军阵的时候,高速相撞更是惨烈无比,很可能双方前
历史军事 割首级又怕被反杀,古代战场上的士兵都是如何抢人头的
前几天,冷兵器研究所发表了《秦军小兵真能靠砍人头实现逆袭吗?说说你不知道的秦国首级军功制》一文。文章在引起了读者们的热烈讨论,不少读者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比如在战场那么危险的环境下,士兵是怎么做到杀
众所周知,坦克作为陆军的主要兵器之一,在攻关夺寨的战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碾平对方阵地的障碍,阻挡密集的机枪子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冲锋过程中步兵的伤亡,但是这种新型武器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战场上时
历史军事 軍事實力最差一國,全國一輛坦克都沒有,士兵數不足我國十分之一
在如今的國際社會中,所有的國家都必須要拿出硬實力來,才能夠給社會上其他國家以震懾,如果實力不夠,那最後很有可能就會淪為大國競爭的犧牲品,故而幾乎所有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其軍事實力。但就有這麼一個國家「劍走
这个事情的起源是德国请轴心国的记者访问克罗扬蹄(Krojanty)战斗后的战场,当时战场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波兰骑兵及其战马的尸体,战场周围逡巡着德国的坦克。根据对访问时战场上的士兵的采访,两个意大利记者
这个事情的起源是德国请轴心国的记者访问克罗扬蹄(Krojanty)战斗后的战场,当时战场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波兰骑兵及其战马的尸体,战场周围逡巡着德国的坦克。根据对访问时战场上的士兵的采访,两个意大利记者
说起德军二战的武器装备,除了大家熟知的虎式重型坦克、ME-109战斗机、俾斯麦级战列舰这些明星兵器外,还有就是被盟军士兵称为「”希特勒的电锯”之称的MG-42通用机枪。它曾在奥马哈海滩单枪匹马造成盟军
二战是飞机大炮坦克机枪的现代战争,但肉搏战是个避免不了的话题。苏德战场虽然双方武器都很先进,但如果冲锋子弹打光时,双方还是免不了残酷的白刃战。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苏德双方不像东方的日军一样,喜欢举着刺刀
坦克上的武器都有哪些?坦克的武器包括坦克炮、机枪和弹药。坦克炮是坦克的主力武器,一般为线状或滑膛加农炮,主口径一般在105~125毫米之间。坦克机枪是坦克的辅助武器,通常分为并列机枪和高射机枪,用来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