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一把枪打敌人一把枪打逃兵
Posted 将军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一把枪打敌人一把枪打逃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一把枪打敌人一把枪打逃兵
据云:1961年3月,中央军委拟组建中国空降兵。军委从全军野战军中筛选出一军、十五军、二十军、三十八军,交空军挑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毫不犹豫地圈定了十五军。有人不解:「一军、二十军、三十八军均为原一野、三野、四野之主力,均由红军部队组建,均属能征善战之师;而十五军则较为年轻…… 」刘亚楼将军对曰:「十五军生气勃勃,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十五军首任军长,秦基伟将军是也。
秦基伟(1914—1997年),躯干伟岸,浓眉赭面。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国庆阅兵,将军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作为阅兵总指挥随行,侧立阅兵指挥车上,威风凛凛,目光夺人,被誉为「神将」。
秦基伟将军1929年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成立后曾任手枪营二连连长、警卫团团长。将军回忆:其时,警卫团为总部首长贴身部队,团长外出常有一骑兵班相随,每人一长一短两支枪,后背插一把大刀,短枪挂红穗子,大刀挂红飘带,跑起来迎风招展,漂亮扎眼。将军言:「比我后来当军区司令员、国防部长还威风。」
秦基伟将军作战动员时曰:「我秦某人打仗有两条枪,一挺机枪一把手枪,机枪是打敌人的,手枪是打逃兵的!」众官兵闻之悚然。
1937年1月,秦基伟将军随西路军总直机关驻扎甘肃临泽。21日,马家军五个多团兵力围攻临泽,而城内红军仅一警卫连,其余均为勤杂人员,女同志居多。将军临危受命担任守城总指挥,将城内人员悉数编组,迅速完成布防。翌日,初始待而不发,敌近前,猛烈还击,坚守数日后乘夜间顺利撤离。是役,将军抱着惟一一挺机关枪,一边组织部队还击,一边冒死拼命扫射,敌弹削伤其四指竟毫无感觉。
国民党方面的陈秉渊后追忆是役曰:「二十二日马元海以马步銮团、刘呈德团、骑兵第五师马禄旅为主力先向临泽河西北城南各庄堡分头进犯,被红军机枪击退,复行硬攻,爬上城头的又被红军击附于城根。混乱中红军多用石块拒击,气吞山河,有些女战士在战斗中英勇异常,从不退让,尤为马元海所惊叹,明知守城红军弹药缺乏,但铜墙铁壁,可望而不可及。」
1933年某日,红四方面军总部为所属各团配备一部电话。秦基伟将军始见电话,不知为何怪物;铃声响,竟手足无措;接听时闻有人声,疑惑不解。其时,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于电话中命其率部至某地执行任务。将军接电话后,恐有诈,急策马飞奔三十里,至四方面军总供给部当面质询。郑义斋部长见之,大惊,问:「你不是走了,怎么又来了?」将军对曰:「那玩意儿我信不过,我得听你当面交代。」其时,秦基伟将军任四方面军警卫团团长。
八路军老战士朱霖言:秦基伟将军,湖北口音重,言日本为「嗷本」;宋洁涵东北人,言日本为「意本」。某日,开大会,呼口号,秦基伟将军喊:「打倒嗷本帝国主义!」宋洁涵喊:「打倒意本帝国主义!」某大娘问朱霖:「妮子,到底要打倒一本帝国主义还是二本帝国主义?」
向守志将军言,淮海战役中某日,至纵队前指,见秦基伟将军蹲野战工事中读书,近视之,《孙子兵法》也。其时,敌机飞掠而至,轰炸声不绝于耳,将军则聚精会神,若无其事。秦基伟将军回忆录载:淮海战役期间,将军于野战工事抽空通读三遍《孙子兵法》,第一遍认生字;第二遍解大意;第三遍悟其道。
秦基伟将军好胜,亦好学。崔建功将军告余:十五军进步快,战斗力强,与秦基伟将军好学密不可分。将军见谁好,就跟谁学。成立纵队时,号召部队向三纵、四纵学习;新式整军时,派干部前往华野陈(士矩)唐(亮)兵团学习;南下广东,向四野学习城管和群众工作经验,连待人接物、礼节礼貌均列入学习范围;抗美援朝时提出向先期入朝的部队学习。十五军在太行山善游击战,过黄河后善大兵团作战,打淮海善平原阵地攻坚,西南剿匪,学会了反游击战。
崔建功将军言:秦基伟将军能打、善学、会玩。上山打猎,开车兜风,打扑克,下象棋,样样都会。解放郑州后某日晚,秦基伟将军穿便衣赴中原大剧院看豫剧,恰遇邓小平政委打电话寻将军,邓闻之火起,次日通报全中原野战军批评。将军晚年忆此事曰:「小平同志善抓苗头,一抓一个准,矫枉必过正,敲山可震虎,我心服口服。」
1949年3月,秦基伟将军率十五军为二野渡江先遣军,先期向长江边北岸跃进。其时,阴雨连绵,部队于雨中浇泥中滚,长驱千余里。为鼓舞士气,减少疲劳,秦基伟将军弃马与士兵同行,并帮士兵扛机枪。行军队伍中立时传开:「向后传,军长扛机枪!」全军上下一片沸腾,无不奋力前行。
秦基伟将军自1937年开始记日记,直至抗美援朝。枪林弹雨中,竟一日不落。渡江战役中,将军率部过江当日即蹲于江堤奋笔疾书作战简况,并记日记两千余字。上甘岭战斗中,将军于道德洞坐镇指挥,最紧张时七日未眠,日记亦未中断,四十三天内日记本密密麻麻过半。将军夫人唐贤美告余:某日,将军至志愿军司令部开会,警卫员忘带日记本,将军以香烟盒纸记之,次日再誊抄于日记本上。将军晚年回忆道:「记日记是最好的学习形式。上甘岭战斗那几天,每天都有新战况,每天都有新事物,每天都有新感觉,不记岂不可惜?」
1952年10月25日(上甘岭战斗中),秦基伟将军日记载:三号(王近山)给我打电话,提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打,一个是收。收就是收摊子。我的意见是坚决打下去。为此,秦基伟将军组织召开各师师长、政委参加的作战会议。将军曰:「目前整个朝鲜的仗都集中在上甘岭打,这是十五军的光荣,我们要咬咬牙,再挺一挺,敌人比不了这个硬劲。上甘岭战斗要坚决打下去。」
秦基伟将军在日记中论上甘岭战斗之战术:「我反击成功之后,除主峰基点必守之外,应该是不可不守,不可全守,有利则守,无利则收」;阵地被敌占去之后, 「我(应)准备好了再反,我准备不好则不勉强反;有时机则反,无机会则创造条件」;「我之一切战术手段均不要形成规律,以造成敌之紧张慌乱,我之战机就会越多」;「要发挥各级指挥员的机动性,保持战术上的主动」。杨得志将军赞之曰:「正确的战术指挥,确保了上甘岭战斗的胜利。」秦基伟将军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既有预见,又有心机。
周恩来言秦基伟将军:「是文化人中的没文化人,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1957年8月,秦基伟将军于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升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是时,将军为全军177名中将中首位就任大军区正职者。
相关参考
美军士兵忆越军杀俘:俘虏遭捆起暴打后头被一枪打爆 战争还有另一面,没有歌曲、也没有笑话去讥讽。战斗不仅愈发激烈,也更为险恶。我们和北越军都已经习惯残暴冷血。第一营的一位无线电员被敌军巡逻
历史秘闻 这款英国枪打装甲车特别好,中国远征军超喜欢,就是比较废肩膀
在坦克诞生之处,它们的装甲对于步兵的枪弹而言都是绝对领域,只有炮弹才能有效杀伤它们。在这一情况下,反坦克步枪应运而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早期,各国装备的轻型、超轻型坦克都会被这种武器威胁。而在西欧
在坦克诞生之处,它们的装甲对于步兵的枪弹而言都是绝对领域,只有炮弹才能有效杀伤它们。在这一情况下,反坦克步枪应运而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早期,各国装备的轻型、超轻型坦克都会被这种武器威胁。而在西欧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在中越战争时期,我军最传奇的狙击手非向小平莫属。这个我军某部的普通战士,凭借一支狙击步枪,只用了31发子弹,竟然击毙越军30人,重伤1人,真正
我觉得一个国家总是需要有一些「”出头鸟”才行。「”枪打出头鸟”我觉得喜欢这句话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好鸟”,如果都不敢做出头鸟每个人都来做缩头乌龟,这个国家还有指望?所谓的枪打出头鸟更本就是一个懦夫的自
...落不了地,您所说的话只有我一个人能听到.....上屋抽梯军事谋略中有许多诱敌之计,其中“上屋抽梯”就是非常高明的一招。想要用小利诱骗敌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事先给他搭一个梯子,引诱他一步步登高,爬上屋顶...
抗日战争时期,新市流传着这么句民谣:日本鬼子一把火,白骨成堆无人埋。 据史料记载,新市镇4次沦陷,4次遭受破坏。1939年农历8月13,从下街烧到中街,共烧毁店铺200余家;1941年农历8月中
历史军事 最讓人恐懼的高科技武器,一把讓人持續性眩暈,一把被擊中瞬間麻痹
眾所周知,武器不一定都是用來殺人,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些武器不致命卻可以用來折磨敵人,造成人體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當目標倒下之下,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還有醫療物資來治療,這就起到了消耗敵人的目的,所以相對於
一场出乎意料的强拆说台湾,一个概念耳熟能详: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有多古,却值得一说。“三国演义”的时候,他叫“夷洲”,那是公元227年,东吴国主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水师渡,从此确立了台
在古代战争中,人们所用武器都是冷兵器,其中剑是最常见的一种武器。剑分两刃,锋利且坚韧,对于敌人的杀伤力非常大。而且随着古代兵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佩剑越来越好看,逐渐成了古代侠客的必备武器。我们国家古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