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三次用水击退强大敌人
Posted 背水阵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三次用水击退强大敌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三次用水击退强大敌人
楚汉战争中,韩信曾三次以弱击强的战争,都以借助江河流水,而这三次对河水的利用又各不相同。韩信三次用水破敌是如何操作的,又有哪些不同?韩信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
楚汉战争中,韩信曾三次以弱击强的战争,都以借助江河流水,而这三次对河水的利用又各不相同。韩信三次用水破敌是如何操作的,又有哪些不同?韩信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
木罂渡河——避实击虚
刘邦在彭城兵败之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纷纷叛变。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军重兵集结于——蒲板(今山西永济北)封锁黄河口临晋关,阻止汉兵渡河。虽然双方的兵力不详,只知均为重兵,但在战略上,魏王豹有强大的项羽为后盾,有恃无恐,韩信显然处于劣势。面对有河险可守,有后援可待的敌重兵集团,韩信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他增加佯动部队,集中大量船只假装要由临晋关渡河。暗中却调兵遣将,突然袭击魏后方,迫使魏王豹仓惶应战,兵败被擒。
韩信所以能够做到避实击虚,首先是因为他研究敌情,掌握了魏王豹的有恃无恐,以为只要守住渡口,汉军就无奈我何的心理。韩信针对这一心理,用佯动部队和船只紧紧吸引魏王豹的注意力,使他不再旁顾。其次,是因为韩信注意调查战场地形,找到了魏军认为不能渡河因而没有设防的渡河点——夏阳,远程迂回,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最后,还因为韩信精心探索,别出心裁地找到了渡河的器材——木罂。用木罂而不用船只,就有效地隐蔽了渡河意图,蒙骗了敌方。这就启迪人们:避实击虚是以弱胜强的良法,然而要做到避实击虚,必须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研究敌情和战场条件,通过合理的机动,才能牵制强敌之实,打击强敌之虚,战而胜之。
背水列阵——巧用心战
韩信在井陉口击破赵军的战役,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在战役上,都是以弱战强。赵军号称「二十万」,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而且大部分是刚从乡镇上招来的新兵。赵军统帅成安君自认为有绝对把握,用不着什么「诈谋奇计」也可以轻取韩信。在兵力悬殊的形势之下,韩信深知不能力战,只能智取。他采取了背水列阵的战法。这个战法的奥妙在于,通过打击强敌的精神力量,来消弱它的物质力量;同时,又通过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使自己弱小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成倍的威力。
先说背水阵何能增强己方的精神力量。因为,韩信兵力既少,又多是缺少纪律和临战经验的新兵,在强敌面前容易畏阵退逃,只有置于没有退路的背水阵中,才能死里求生去拼命奋战。韩信就使怯弱之兵变成了勇敢之士。这一仗中,汉军士兵在背水阵中,以殊死之心,以一当十,努力坚持,最后迫使赵军后撤。
再说韩信如何以背水阵为契机,一步步地摧毁赵军胜利的信心。最先,赵军望见背水阵,认为此阵违背了通常兵法,不由得大笑,讽刺韩信不会用兵。这样,就使赵军产生轻敌思想,军心由警觉渐渐松懈。接着,韩信又亲率一部兵力前去决战,吸引敌人迎击。韩信佯败后退,进入背水阵。韩信败走背水阵,又使赵军产生对方无路可走、败局已定的错觉,从壁垒中倾巢而出,冒险追击,军心便由松懈转向狂躁。在韩信佯败的时候,他预先派出的伏兵,乘虚而出,进占赵军的空垒,拔下赵帜换上汉旗。赵军攻击背水阵久攻不下正欲撤退的时候,突然看到壁垒上面插满了汉军红旗,误以为主帅被擒,后路被断,斗志一落千丈,军心由狂躁变为惊恐,进而秩序混乱,汉军乘胜夹击,大获全胜。
示弱诱敌——半渡而击
韩信破齐之战,也是以弱击强的战役。当时,韩信孤军深入2000里,齐军不仅占有地利优势,而且得到了项羽派来龙且的20万援军。龙且十分轻视韩信,部属劝他长期坚壁防守,使韩信缺粮自溃,自动投降,他骄傲地说:「韩信容易对付,我不战而受降,有什么功?」决计与汉军会战。
汉军和齐楚联军,夹滩水布阵,韩信决定利用滩水,创造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战场条件,使敌人的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使自己的弱中之强——胜兵远征,锋芒锐利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因此,会战的前夜,他命令士兵用1万多条口袋,装满沙石,堵截滩水上游。决战时,他亲率一部兵力,强渡滩水,去攻击龙且军队,然后,又佯装不支,撤退过沙河。龙且只当韩信果然胆怯,立即渡河追击。此时,韩信命令部队在上游决开堵堤,河水急涌而下,龙且的主力无法再渡,军队被分割成为两部分。汉军对于已渡河的部分齐楚联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精神上都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于是,韩信迅速攻击,击杀龙且,龙且的败亡又引起其未渡河那部分主力散乱逃奔,韩信乘乱追击,全部俘获齐楚联军。
韩信的赫赫战功,大多是在劣势条件下取得成功的。可见,韩信能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强弱,正确地对待强弱。三次以弱击强的战役:一次是声东击西;一次是背水列阵;一次是阻水淹敌。在对敌作战上做到了因敌而变,因势用兵,三次用水而奇招不同,创出了军事史上令人赞叹的战绩。
相关参考
1944年4月,晋察冀军区四十团二连(现第65集团军某旅装步二连)为掩护河北省龙关、崇礼、宣化联合县在黑土沟召开的区以上干部会议参会人员转移,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利用猴儿山有利地形,与日伪军展开了一场
导读:作为三国最著名的人物,诸葛亮堪称一位全才,不仅智谋超群,军事能力也不一般,几乎达到了用兵如神的地步。不管敌人多么强大,诸葛亮都能从容应对,曾经仅靠几千老弱残兵,就吓退了司马懿的十几万大军,“空城
导读:作为三国最著名的人物,诸葛亮堪称一位全才,不仅智谋超群,军事能力也不一般,几乎达到了用兵如神的地步。不管敌人多么强大,诸葛亮都能从容应对,曾经仅靠几千老弱残兵,就吓退了司马懿的十几万大军,“空城
古代攻城是个技术活,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负责攻城的将领,必须要具备很高的军事才能,否则非但损兵折将,而且几乎不可能拿下城池。攻城不容易,守城更艰难,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在援军到来
中央军主要有四大主力,其中关中军团以旧秦国军队为基础,是帝国军队真正的精英(也有学者认为正卒专指这只军队)。另外三支军队根据其特点,姑且分别命名为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岭南军团。这几只军团(尤其是关
中央军主要有四大主力,其中关中军团以旧秦国军队为基础,是帝国军队真正的精英(也有学者认为正卒专指这只军队)。另外三支军队根据其特点,姑且分别命名为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岭南军团。这几只军团(尤其是关中军
世界历史上有几个大帝国赫梯西亚军事强国,最早使用战车的国家之一.古埃及曾被异民族侵略,后从敌人那里学会先进的军事技术,赶走了侵略者并向外扩张,曾与赫梯争夺地区霸权.图特摩斯三世世达到最盛(印象中是这个
历史秘闻 因朱元璋一个决定,一小国得以保全,在它强大后,三次侵略中国
在清朝中期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甚至没有之一。周边的小国几乎顶礼膜拜,很多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只有俯首称臣的资格,绝不敢有其他的歪心思,否则就会被吊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中国的沿海出现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之后,他的雄心壮志被进一步点燃,同时为了掠夺更多的人口、抢占更大的地盘,他将主意打到了疆土万里、人口亿万的大明朝身上。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发布了“七大恨”的
海上军事优势可能是任何陆地战役成功的关键因素,罗马人深知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部队和装备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海军舰艇还可以为受到敌人攻击的陷入困境的港口提供补给,进而封锁敌人控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