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甲午战争兵败竟然是因为中国士兵开枪瞄不准

Posted 士兵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甲午战争兵败竟然是因为中国士兵开枪瞄不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甲午战争兵败竟然是因为中国士兵开枪瞄不准

  近代中国的士兵接受了洋枪队的全部装备,也接受了洋操的训练,连英语的口令都听得惯熟,唯独对于瞄准射击,不甚了了。1920年直皖大战,动用20多万兵力,打下来,也就伤亡200余人,真正战死的也就几十人。

  瞄准射击是步兵进入火器时代的基本要领,可是这个要领,中国人掌握起来,很是费了些功夫。引进洋枪洋炮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在这个问题上,国人一直都相当热心而且积极,即使最保守的人士,对此也只发出过几声不满的嘟囔,然后就没了下文。闹义和团的时候,我们的大师兄二师兄们,尽管宣称自家可以刀枪不入,但见了洋枪洋炮,也喜欢得不得了。不过,国人,包括那些职业的士兵,对于洋枪洋炮的使用,却一直都不见得高明。19世纪60年代,一个英国军官来访问中国,在他的眼里,淮军士兵放枪的姿势很有些奇怪。他们朝前放枪,可眼睛却看着另一边。装子弹的时候,姿势更是危险,径直用探条捣火药(那时还是燧发的前装枪),自己的身体正对着探条。

  过了30余年,洋枪已经从前装变成更现代的后膛枪,而且中国军队也大体上跟上了技术进步的步伐,用后膛枪武装了起来。可是,士兵们的枪法,却进步得有限。义和团运动中,攻打外国使馆的主力,其实是董福祥的正规军,装备很是不错。从现存的一些老照片看,董军士兵大抵手持后膛枪,而且身上横披斜戴,挂满了子弹。可是,据一位当时在使馆的外国记者回忆,在战斗进行期间,天空中经常弹飞如雨,却很少能伤到人。由此看来,1万多名董军加上数万义和团,几个月打不下哪怕一个使馆,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了。董福祥的军队如此,别的中国军队也差不多。庚子前五年,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的表现大家都骂,其实人家毕竟还打了一个多少像点样的仗。而陆军则每仗败北,从平壤一直退到山海关,经营多年的旅顺海军基地守不了半个月,丢弃的武器像山一样。威海的海军基地周围,门户洞开,随便日本人在哪里登陆。当时日本军人对中国士兵的评价是,每仗大家争先恐后地放枪,一发接一发,等到子弹打完了,也就是中国军队该撤退的时候了。当年放枪不瞄准的毛病,并没有多大的改观。

  进入民国,中国士兵脑袋后面的辫子剪了,服装基本上跟德国普鲁士军人差不多了,建制也是军师旅团营连排了,可不瞄准拼命放枪的喜好却依然故我。张勋复辟,段祺瑞马厂誓师,说是要再造共和。讨逆军里有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曹锟的第三师、李长泰的第八师,都是北洋军的劲旅,对手张勋只有五千辫子兵。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北京政府顾问莫里循目睹了这场战争,他写道:「我从前住过的房子附近,战火最为炽热。那天没有一只飞鸟能够安全越过北京上空,因为所有的枪几乎都是朝天发射的。攻击的目标是张勋的公馆,位于皇城内运河的旁边,同我的旧居恰好在一条火线上。射击约自清晨五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中午,然后逐渐减弱,断断续续闹到下午三时。我的房子后面那条胡同里,大队士兵层层排列,用机关枪向张勋公馆方面发射成百万发子弹。两地距离约一百五十码,可是中间隔着一道高三十英尺、厚六英尺的皇宫城墙。一发子弹也没有打着城墙。受害者只是两英里以外无辜的过路人。」最后,这位顾问刻毒地向中国政府建议,说他同意一个美国作家的看法,建议中国军队恢复使用弓箭,这样可以少浪费不少钱,而且还能对叛乱者造成真正的威胁。

  中国军队,自开始现代化以来,所要对付的对手,基本上是些拿着冷兵器的叛乱者。双方碰了面,只要一通洋枪猛轰,差不多就可以将对方击溃。可是碰上也使用洋枪洋炮的对手,这套战法就不灵了。问题在于,屡次吃过亏之后,战法并没有多少改善,轮到自己打内战,双方装备处在同样等级,仗也这么打。讨逆之役,双方耗费上千万发弹药,死伤不过几十人。四川军阀开始混战的时候,居然有闲人出来观战,像看戏一样。不过,打着打着,大家逐渐认真起来,终于,枪法有人讲究了,毕竟不像清朝那会儿,对手净是些大刀长矛。洋枪洋炮对着放,成者王侯,甜头不少,所以,在竞争之下,技术自然飞升。到了蒋介石登台的时候,他居然编了本步兵操典之类的东西,重点讲士兵如何使用步枪,从心态、姿势到枪法,尤其强调瞄准射击。

相关参考

为何士兵不能朝天90度开枪

电视剧里面,警察为了让民众们安静下来,就会拔枪朝天90度开枪。还有一些土匪为了威慑到其他人,也会朝天开枪。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士兵们是不能够这样做的,因为曾经发生过十分惨痛的教训。2003年,伊拉克军

士兵不堪痛苦开枪自尽 一战化学武器惨剧

一战化学武器:落满灰尘的防毒面具、半人高的毒气罐、毒气战场亲历者的日记……在位于靠近法国边界的比利时小城伊珀尔的一战博物馆里,所见所闻让《环球时报》记者感到不寒而栗。4月29日是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为悼念

靖难之役朱允下令不准杀朱棣

  坐拥大明朝天下的朱允,竟然在短短几年内就输给了只有北京一隅的,这确实有点费解。更神奇的是,朱棣亲冒矢石,永远冲在前线,但在整个战争中几乎从未受伤,这到底是为什么?清修《明史》上说,这是因为“诸将以

历史军事 七七事变第一个开枪日军的下场是什么

  1937年7月7日,几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上级的授意下,在北京卢沟桥挑起事端,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那么,这几个日军得到了什么下场呢?  一木清直死于美军坦克  一木清直少佐,是事变中

历史军事 七七事变第一个开枪日军的下场是什么

  1937年7月7日,几个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上级的授意下,在北京卢沟桥挑起事端,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那么,这几个日军得到了什么下场呢?  一木清直死于美军坦克  一木清直少佐,是事变中

日军士兵失踪事件真相 引发“七七事变”的借口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失踪一名士兵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其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竟悍然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士兵失

历史军事 亞洲又一火藥桶被點燃,大批軍艦早已瞄準越南,敢越線就開炮

領土主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領土包括領陸、領空、領水以及底層領土,國家對其有完全的主權,包括領土上所有的資源都歸國家所有,任何國家都有權利對自己的領土及資源進行佔用、支配等。領土完整不僅關乎著國家的

李淳风算日食如果不准竟然就要被李世民杀死

李淳风,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唐立国,于唐高祖武德二年颁行了《戊寅元历》,首次采用定朔法,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

李淳风算日食如果不准竟然就要被李世民杀死

李淳风,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唐立国,于唐高祖武德二年颁行了《戊寅元历》,首次采用定朔法,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革...

抗日期间,老兵巡逻发现一物上蹿下跳,瞄准开枪后,日本举国哀悼

中国的军人是非常伟大的,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的侵略,中国的军人为了能够保家卫国,永远的冲在战争的第一线,这场抵御外敌的战争最终也胜利了,现在为了能够纪念那段历史,纪念当时我国优秀的军人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