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世界战争完全档案
Posted 亨利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世界战争完全档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世界战争完全档案
爱德华四世与沃里克的矛盾首先表现在对待国王婚事的分歧上。爱德华四世迷上了兰开斯特派骑士的后裔、寡妇伊丽莎白·伍德维,因她地位卑下,爱德华四世与她于1464年秘密结婚。而沃里克伯爵对于国王的婚事却另有打算,他主张通过联姻加强与邻国的纽带,保证英国的安全。为此,他建议国王应与法国公主成婚。爱德华四世并未遵从沃里克的意见,沃里克也开始意识到国王绝不是自己手中的傀儡。在外交政策上,国王与沃里克也有冲突。沃里克及其贵族集团主张与欧洲大陆上强大的法国结好,以保证英国的安全。在建议国王本人与法联姻计划落空后,希望通过国王妹妹与法联姻达到目的。而爱德华四世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又与沃里克截然不同。他认为同法结盟等于受法控制,而与西欧第二大国勃艮第结盟,则能够分裂法国,保持力量的平衡。1468年,爱德华四世将其妹妹嫁给了勃艮第公爵“勇士查理”,这就彻底激怒了沃里克派贵族,他们开始密谋反叛之事。
沃里克首先拉拢国王的兄弟克拉伦斯,煽动他说,如果没有王后家族的这些人,他有可能成为王位继承人,鼓动他反对国王,加入沃里克派阵线。尔后,沃里克又唆使一些人在北方约克郡发动叛乱,当爱德华四世率领少数人马北上镇压叛乱时,沃里克却发表了支持北方叛乱者的宣言。叛乱队伍获得支持,打败了国王军队。沃里克借机软禁了爱德华四世。国王审时度势,暂时屈从了沃里克派贵族:保证赦免叛乱者,承认沃里克的地位。双方实现了和解。
不久之后,国王对沃里克派实施了反击,沃里克被迫逃往法国。法国国王蛮横地将沃里克与其政敌、流亡法国的兰开斯特王朝的王后、王子绑在一起,建议他们握手言和,打回英格兰。双方抱着推翻爱德华四世的共同目的达成了结盟协议,沃里克又采用煽动国内叛乱的方式,于1470年9月在英国登陆。国内反对爱德华四世分子闻讯而起,齐聚于沃里克旗下。沃里克一行直逼伦敦,放出亨利六世,让他重新坐上王位。正在镇压叛乱的爱德华四世闻此消息后,鉴于力量薄弱,暂时逃亡勃艮第宫廷。他的妹夫拨给他1200名士兵,以及船只和金钱。1471年3月,他在约克郡的雷文斯珀港登陆,迅速占领约克。他沿途召集旧部,扩大兵力,率军直奔伦敦城。伦敦市民曾受益于爱德华四世的重商政策,欢迎爱德华四世入城。
1471年3月12日,爱德华四世利用英国人对沃里克的反感,在伦敦以北的巴恩特率军与沃里克进行了决战。爱德华四世共有9000人的军队,而沃里克却有2万人的军队,由于力量悬殊,爱德华四世决定先发制人,清晨4时许,他率军在浓雾中发起攻击。沃里克本人被杀,其部下战死者达1000人。接着,在5月4日,爱德华四世又俘获了从南部港口威第斯偷偷登陆的玛格利特王后,将她和她的独生幼子以及许多兰开斯特贵族杀死。之后又秘密处死了囚禁的亨利六世。至此,兰开斯特家族被诛杀殆尽,只有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流亡法国,他声称自己是兰开斯特家族事业的继承人。
1483年,国王爱德华四世病逝,国内新的危机又出现。为避免王后家族专权,爱德华四世在病危时,指定自己“忠实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为摄政,辅佐年仅12岁的幼主。但事与愿违,国王去世不久之后,理查开始依仗自己的权势清除异己,把各项大权都揽入自己手中。后来,他又将两个王子囚禁于伦敦塔,后将其秘密处死,并利用自己担任摄政的权力篡夺了王位。1483年7月6日,在一切舆论准备为其找到合法借口之后,理查正式登上王位,称理查三世。
统治阶层的贵族和全体人民对理查的篡权行为及残暴行径极为不满,因此他的威望一落千丈。此时,在长期战争中幸存下来而唯一有权继承王位的人,就只剩下了亨利·都铎,兰开斯特派的远亲。
玫瑰战争初期,都铎家族一直与兰开斯特派为伍。兰开斯特派屡遭失败,使都铎家族的地位也逐渐下降。兰开斯特派在杜克斯伯里战败后,年仅14岁的亨利被迫逃亡到布列塔尼。亨利·都铎在母系方面有爱德华三世的血统,这使他有一丝希望获得王位继承权。他流亡布列塔尼期间,在其叔父扶植下曾暗地里聚集力量,准备伺机杀回英国。
白金汉公爵是约克派中反对理查的代表人物,他开始同都铎家族联系,共谋推翻篡位者理查的大计。理查三世为保住自己的王位,开始广施恩惠,采取明智的统治政策,但这一切努力并未能奏效,因为在人们心目中,他篡位者的形象已经无法改变了。1484年4月,理查的独生子不幸夭折,王后又失去了再生育能力,亨利·都铎的王位继承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支持。因此,亨利更有信心为自己的王位斗争到底。
1485年8月1日,亨利·都铎在法王资助下,率领兰开斯特派与约克派的联军2000人,在威尔士的米尔福德港登陆。威尔士贵族纷纷投到他的麾下,队伍壮大到5000人。他带着这支队伍,向东挺进。理查获得消息后,纠集自己的部队迎敌。8月21日,双方军队在博斯沃思附近相遇,一场决战开始了。当时的形势,从表面上看是有利于理查三世的,但实际上理查三世的军队并不稳定。交战后,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斯坦利勋爵倒戈,诺森伯兰伯爵则隔岸观火,相机行事。两军交锋不久即胜负已定:理查国王大势已去,亨利·都铎胜券稳操。至此,历时30年之久的玫瑰战争终于结束了,约克家族对英国的统治也宣告终止。
1486年1月,亨利·都铎与约克派公主伊丽莎白成婚,兰开斯特派与约克派在此基础上获得和解。他们的婚礼使早已枯萎的红、白玫瑰嫁接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红、白互相渗透的新的王朝之花——都铎王朝。从此,动荡的局势基本结束。
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一场十分特殊的战争,它是在英国专制政体未确定前,国家处于封建无政府状态时期的最后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两个封建王朝都消失于英国。其最重要的结果是使英国的封建关系严重削弱,而使资产阶级关系的力量得到极大加强,对于英国乃至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参考
导读:美国国家安全局1月8日解密一批绝密情报档案,其中曝光的越战两大秘密令国际社会震惊:一是越南人民军情报部门成功渗入美军的指挥网络,冒充美军指挥官呼唤美军战机轰炸美军;二是北部湾事件完全是美国官员捏
导读:美国国家安全局1月8日解密一批绝密情报档案,其中曝光的越战两大秘密令国际社会震惊:一是越南人民军情报部门成功渗入美军的指挥网络,冒充美军指挥官呼唤美军战机轰炸美军;二是北部湾事件完全是美国官员捏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反法西斯研究中心对一批深藏在美国70年、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4万多件最新解密的档案,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这批美国机密档案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1944年7月,应美国
中新网12月11日电: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情报部门官员10日晚称,在反恐战争时期对恐怖嫌犯进行残酷、系统的酷刑得到了白宫的批准,时任总统小布什对此完全知情。美国中情局(CIA)一名发言人对该报
在1941年5月克里特岛陷落后,所有希腊领土已完全由轴心国控制,在未来3年将受到德国、意大利及保加利亚残酷的共同占领,在被占领的国家内,一个有效的抵抗网络被建立起来及在1944年已解放了大部份山区,同
“空军力量不仅可以结束一场战争,甚至可能结束一个文明。”——温斯顿·丘吉尔。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使得卡扎菲的部队节节败退,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而1933自从飞机面世以来,全力抢夺空中优势俨然已是各国在
历时最长的战争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中历时最长的一次,要算英法两国之间的“百年战争”,它从1337年起到1453年止,历时116年。 历
百年战争(英语:HundredYears\'War;法语:GuerredeCentAns)1337年至1453年,交战双方是英格兰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后来勃艮第公国等国亦加入战争。它是世界最长的战争之一
勒班陀海战是一场十分严峻的战争,这场战争曾经被称之为是会决定未来世界战争走向的一场战争。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勒班陀海战给世人留下的影响越来越少。甚至有了销声匿迹的迹象。虽然这场海战的结果没有通过时间的
一千年来世界50大富翁其中有4位中国人,他们分别是和珅、刘瑾、宋子文和伍秉鉴。和珅大家都熟悉;刘瑾明朝大太监,后来被凌迟处死;宋子文呢,蒋介石的小舅子,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就是这个伍秉鉴相对不是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