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孩子犯錯,不用懲罰的方法管教,你能做到嗎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孩子犯錯,不用懲罰的方法管教,你能做到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孩子犯錯,不用懲罰的方法管教,你能做到嗎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感到束手無策。越是希望孩子懂規矩,孩子越要破壞規矩,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犯錯,先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孩子要麼充耳不聞,要麼依然我行我素。
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拿出最後的殺手鐧——懲罰。因為這可以立即制止「搞破壞」的發生,是立竿見影的方法,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懲罰背後會造成哪些影響呢?
幼兒園家長有一天跟我說了一件事:
亮亮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有一天放學回家,媽媽在廚房做飯,沒時間陪他玩,他就自己東翻西翻,他找到媽媽的口紅,塗到了牆上。媽媽看著雪白的牆壁被塗得面目全非,口紅也折斷了,氣不打一處來,打了他一頓。
過後媽媽很後悔,還抱著亮亮哭了!可是,過了幾天,媽媽發現他又故技重施,用水彩筆把牆塗花了 ,媽媽這這次又打了他,並且罰站……
一 孩子犯錯的原因是什麼?
1孩子由於年齡小,認知水平沒有達到,對於成年人的話沒有正確的理解。
2 孩子也是在尋求一種歸屬感和價值感。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說:當我們看到所有行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追究歸屬感和價值感時,就知道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3孩子犯錯,恰恰就是他們不會運用正確方式去表現的結果。
二 當心背後的結果
做出懲罰的舉動,無論對於成人還是孩子,都是一種傷害,只是這種內心的傷害看不見、摸不著。
1懲罰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形容一下自己是什麼感受?
懲罰是最看似最簡單、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短、平、快。但是我們往往看不到後果是什麼?
孩子往往心裡會有這樣的感受:他們根本不愛我,我一定要找機會證明給他們看,我要讓他們看到一個更厲害的結果!
或者是,以後再做這樣的事,我會更小心,別被發現了。
他們不會意識到自己內心想的是什麼,但是,會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就是個「壞孩子」,並且在以後做事的時候,朝著「壞孩子」的方向做。
2關於家長的感受:
家長們會說:「孩子實在太讓我生氣了!」「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我打完孩子也後悔。」
那麼是什麼讓你的情緒怒不可遏?這跟我們的大腦構造有關,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接通的是爬行動物的「原始腦」,選擇的方式就像動物受到攻擊,要麼是直接應戰,或者逃跑。
3 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再處理事情。
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要先學會冷靜下來,不在情緒最激動的時候處理事情。等情緒平復後,能夠冷靜下來用理智大腦工作時,再處理和解決問題。
畢竟每個孩子都是媽媽心頭的寶貝,誰都不願意做出懲罰,我們只是想通過教訓,讓孩子記住,卻不知道這樣只是治標不治本。
三 我們應該怎樣心平氣和地管教孩子?
大家一定想知道,我們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說話,孩子會記住嗎?代替懲罰的辦法有哪些呢?
1 想出一個辦法請孩子幫忙。
「讓我們一起出一個主意」「我知道你能想出好辦法。」
孩子的特點就是希望自己被重視,被關注,如果你需要他的幫助,贏得他的合作,他也會想辦法創造自己的價值。
2 表示對這件事的不滿以及你的期望。
「我希望你能把東西放回到原位去。」面對孩子犯的錯,大人都會有情緒,我們要做的不是職責,職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要向孩子表達自己的心情,比如告訴孩子,你現在很生氣。
但是等情緒平復時要跟孩子講清你希望孩子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
3給孩子指出一個補救的辦法,讓孩子做出選擇。
「你已經把玩具弄壞了,要麼想辦法修補好,要麼以後不能玩,自己選擇。」提供選擇的機會,就是告訴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命令他,一定要這樣!孩子會在其中選擇一個補救的措施,也是家長見證他有信心改正的過程。
4 讓孩子體驗到不良行為的後果。
「你在超市裡發脾氣,現在我們都得離開,明天再來。」
孩子要學會,做錯了事情會有一個後果,並且為自己的後果負責。
這樣,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把犯錯當成一次機會,正確的看待犯錯。也能在犯錯中,培養出責任感。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在學校里,遇到了一個欺負人的學生。他讓學生放學後去辦公室,學生如約而至。學生以為校長會懲罰他,沒想到校長給了他三顆糖:第一顆,獎勵他遵守約定去辦公室;第二顆獎勵他在欺負同學被發現時,校長讓停止就馬上停止,是尊敬老師;第三顆,因為他調查了一下,那個被打的同學總欺負女同學,他是打抱不平才出手的 。
陶行知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一個教育問題,這是一個教育家的偉大和巧妙,何嘗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經驗呢?
學會用愛去滋養孩子的心靈吧!包容、善待、理解,都是愛的力量。
烏申斯基說:愛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
結語:負面的懲罰會滋生出負面的能量,引起孩子的反叛。讓家長和孩子都心灰意冷。
唯有相互尊重,解決問題,鼓勵以及關註解決方案,才是教育的根本。希望更多的家長能體會到這些!如果理解了,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相关参考

有人說亂世出英雄,如果你生在亂世,你能成為英雄嗎

如果我生在亂世,能成為英雄嗎?我可以肯定回答:「絕對能」。有人就問了,別噴了,為什麼?我再肯定的告訴你:因為我研究《毛澤東選集》了。我會象毛主席一樣把戰略分為三個階段:戰略防禦(起步)~戰略對峙(發展

历史军事 要求聯合國懲罰美國

俄羅斯牽頭六個國家發起反美提議!要求聯合國懲罰美國!賠償道歉。據俄羅斯塔斯社4月14日報道,2020年開端,各個國家討論的都是如何防控疫情的蔓延!畢竟現在疫情實在是太嚴重了,這可能是二戰以來人類首次遇

人生旺不旺,一般取决于这5句话,你能做到吗

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历史最有魅力的色彩,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成为了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人们在传承中学会了许多道理,更影响了后人的生活。鬼谷子,就是一位非常有谋略的古人,曾写出多本著名的书来教育后人,影响

這是要廢了孩子嗎

鄰居寶媽小李這幾天有些鬱悶,她被孩子的數學老師批評了,說她輔導孩子方法不當。小要深感委屈,這60天她可是費盡了心機啊,怎麼回事呢?寶媽這樣輔助孩子,1道題目就露出馬腳小李的孩子讀五年級,數學系成績一直

历史秘闻 熊孩子爬上龍椅,皇帝問:當天子好玩嗎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調皮的小孩都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小孩天真無邪,也分不清利害關係。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的人可能會希望小孩率真的性格,有的人可能就會厭煩了。在宋朝時期便曾有一名調

李光地是如何做到“齐家”与“治国”的

《礼记》有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之所以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自家都管不好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因此,有修养

這些雙胞胎漢字,你能準確無誤的認識它們嗎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不乏「長相相似」的漢字,然而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荼和苶、畲和畬、崇和祟、壼和壺、薜和薛、汩和汨、贏和嬴和羸、戊和戌和戍…這些「雙胞胎」漢字,你都能分清嗎?冇,這個字,在我

唐朝發明了一種酷刑,越胖的人受刑越痛苦,現代人卻很喜歡玩

眾所周知,刑罰是為了懲罰那些犯罪的人,古代刑罰名目眾多,根據考證,夏朝之前就已經有了刑罰的存在,隨著歷史不斷演進,各種酷刑也逐漸增多,秦國就是其中的典型。漢朝建立以後,統治者雖然廢除了許多秦朝的酷法,

葉一茜帶兒女外出就餐,小亮仔吃飯坐姿難看,森碟替母管教弟弟

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生活中有些孩子真的特別有擔當,懂事得讓人心疼,懂事得讓人感動,他們是父母的驕傲,是弟弟妹妹的榜樣,懂事貼心,心疼父母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分擔憂愁,更能像父母一樣照顧好弟弟妹妹

历史秘闻 你能否做到不醉和不迷

古人云: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是何意?你能做到吗?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古代人最重礼法,号称“存天理,灭人欲”,酒色财气一类,统统被认为是可能败坏自己道德思想的恶行,需要完全杜绝。而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