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包藏祸心的历史人物是谁 包藏祸心典故出自哪

Posted 公子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包藏祸心的历史人物是谁 包藏祸心典故出自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包藏祸心的历史人物是谁 包藏祸心典故出自哪

  导读:包藏祸心,指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语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春秋时期,楚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郑国国君想把大臣公子段的女儿嫁给楚国的将军公子围,用结亲的方式同楚国建立友好关系,不料,楚国却想利用公子围到郑国迎亲的机会,带兵前往一举吞并郑国。

  到了迎亲那天,公子围驾起战车,率领军队,浩浩荡荡直奔郑国而来。

  然而,楚国的险恶用心被郑国的子产识破了。子产派子羽出城婉言辞谢,说:“我们郑国都城很小,你们来迎亲的人太多,实在容纳不下,就在城外举行婚礼吧!”

  公子围派太宰伯州犁回应说:“婚礼是件大事,怎能在野外举行!你们不让我们进城,岂不是要叫天下人都笑话我们楚国的地位低于你们郑国吗?而且,这还会使我们的公子围犯下欺骗祖先之罪。公子围在离开楚国时,还到祖庙恭敬地祭告祖先呢!如果按你们说的做,他恐怕无法向敝国国君复命了。”

  子羽见对方已经把话说到这分上了,只好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国家小,不算错;但是,如果因为国家小,希望仰赖大国,而自己不加防备,那就是大错了。郑国同你们楚国联姻,是想倚靠你们大国,可是你们却心怀鬼胎暗取我国(包藏祸心以图之),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

  公子围见阴谋败露,料想郑国定有防备,只得放弃偷袭郑国的打算,但又矢口否认自己有吞食郑国的意图,坚持要进城,但让楚兵垂下箭囊,以作让步。

  子产和子羽见公子围已经承诺不带武器,就同意了公子围进城迎亲的要求。

  公子围在城中举行婚礼后,不久便带着新娘子回到了楚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成语典故_成语才高八斗指的是谁?才高八斗的故事简介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的一斗,天下共分一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坐怀不乱的典故成语故事 坐怀不乱说的是谁

成语典故_坐怀不乱的典故成语故事坐怀不乱说的是谁?  坐怀不乱的典故:说到柳下惠,鲁国的人,大家都知道柳下惠“坐怀不乱”,这还是小事情,历史上坐怀不乱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过古人以柳下惠作标榜,我们也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大腹便便的典故 成语大腹便便说的是谁的故事

成语典故_大腹便便的典故成语大腹便便说的是谁的故事  大腹便便的典故:“大腹便便”这句成语,出自边韶的故事。  边韶,字孝先,东汉时期浚仪(古代县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人。边韶读了不少儒家鼻祖孔子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才高八斗 历史上的才高八斗说的是谁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才高八斗历史上的才高八斗说的是谁  才高八斗的故事。成语才高八斗说的是谁的故事?才高八斗的典故出自哪里?才高八斗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比喻极有才华。  出处:南朝·宋·无名氏《释常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坐怀不乱的典故 成语故事坐怀不乱说的是谁

  坐怀不乱的典故:说到柳下惠,鲁国的人,大家都知道柳下惠“坐怀不乱”,这还是小事情,历史上坐怀不乱的男人或女人有很多,不过古人以柳下惠作标榜,我们也不必再另外举别人的例子了,而坐怀不乱并不是柳下惠最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金屋藏娇说的是哪位皇帝,金屋藏娇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金屋藏娇说的是哪位皇帝,金屋藏娇的主人公是谁?金屋藏娇成语,出自《汉武故事》,小说讲述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后指纳妾。  典故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高山流水的故事 成语高山流水说的是谁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

历史典故 强弩之末成语故事_成语“强弩之末”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强弩之末成语故事_成语“强弩之末”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弩: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末:尽头。用弩发射出的箭到了快掉下来的时候。  成语的意思指强劲的弩发射出的箭已经到了射程的末端。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悬梁刺股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悬梁刺股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悬梁刺股意思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的故事和意思凿壁偷光(凿壁借光),汉语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故事源自西汉匡衡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