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并不是说纸价昂贵
Posted 作品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并不是说纸价昂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并不是说纸价昂贵
洛阳纸贵的故事: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洛阳纸贵的意思,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
“洛阳纸贵”,拿“纸”说事,其意义,却与“纸”无关。
这样看来,前不久,有关电视新闻中把某地的宣纸生产,因原料不多,反以稀为贵而使价格提高、收入增加的情况,标以“量少成就洛阳纸贵”的题目,就是不明其内涵意义的、望文生义的一种乱用了。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也与其字面的意思不怎么相干,而是另有一番意义的:
晋朝的左思,是人们很熟悉的文学家。他才思敏捷,很受后代学者的称道。但是,当初他举家迁到洛阳,拟定撰写《三都赋》的时候,并没有被人看重。像陆机这位以《文赋》而著称的大家吧,他甚至口出狂言,说什么那“赋”“就是写出来,也只能拿来盖酒坛子”。然而,工夫不负有心人,笔耕十年,左思终于实现了初衷。那洋洋洒洒的作品不但赢得了名士皇甫谧的好评,欣然为之作序,而且还有中书著作郎张载和中书郎刘逵分别进行了注疏。
司空张华读了此作,更称赞它简直可以与班固和张衡之作相媲美,说是可以“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
这一下,《三都赋》身价倍增,竟引得富家子弟抢购纸张,“争相传写”,以至于形成“洛阳为之纸贵”之势!
从此,每当某部,或某人的作品受读者欢迎而畅销的时候,大家就往往都用“写得太好了,难怪会‘洛阳纸贵’”等类似的话予以赞扬。
“纸贵”,只是个现象,而“作品优秀且广为流传或传诵”,才是其作为汉语固定词组的真正内涵意义。
因此,清代的国子监学正杨掌生(别署“蕊珠旧史”)所著《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在称颂同代前人小铁篴(音zhú)道人的作品时,就有所谓“于是,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叹”的赞语。这里的“洛阳纸贵”,是说小铁篴道人的作品《看花记》写得好,得以广为传颂。再比如,著名诗人柯巖所写的《我们这支队伍》这篇文章里,也有关于“自古以来,诗人唱和,赠友明志,尝有洛阳纸贵”的叙述,那意思同样是指“唱和”以“赠友”的佳作风行其时。
总之,“洛阳纸贵”,并不是在说“纸价昂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洛阳纸贵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出自哪里
洛阳纸贵的故事,成语洛阳纸贵出自哪里?洛阳纸贵的意思是什么?洛阳纸贵的主人公又是谁?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洛阳纸贵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成语典故_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洛阳纸贵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洛阳纸贵的故事,洛阳纸贵的意思及洛阳纸贵指的作品是指那个?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羨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呢?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左思,字太冲,生于250年,死于305年,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是西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洛阳纸贵的故事 如果没有伯乐,左思还会出名吗
洛阳纸贵的故事讲的是西晋时候的一位叫左思的才子写了一篇《三都赋》,大家争相传抄,以至洛阳之纸张供不应求,货缺而贵。洛阳纸贵的主人公左思也因此成名,但是这位才子的出名路却非常坎坷,这个故事也充分地表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揭开从西晋王朝时期开始的洛阳纸贵到底有多贵
从西晋到而今一直说洛阳纸贵,怎么好好的一张纸就贵了?价儿因何而涨,为何而贵,是纸铺囤积居奇,还是纸作坊裁减了伙计,再就是纸浆的原料价格上调。唉,真实替古人担忧,好在现在的工商局管不了西晋的店铺。说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左思《三都赋》邺都的选择与描写—“洛阳纸贵”的历史背景
左思以“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的诗赋创作,在西晋文坛上占有极高的地位,他的《三都赋》留下“洛阳纸贵”的佳话。因曹魏、西晋皆建都洛阳,很易造成三都之“魏都”以描写都城洛阳为主的误会。但正是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