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揭秘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被误用的两千多年

Posted 情人

篇首语: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揭秘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被误用的两千多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揭秘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被误用的两千多年

导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熟人见面常用的寒暄语,一般情况下人们理解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指的是三年,其实这种用法和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

先说理解上的误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诗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葛”是一种藤本植物,或曰葛藤。“萧”是草本植物,也叫艾蒿,有香味,古人用作祭祀或药用。“艾”是一种菊科植物,与“萧”相似。这实际上是一首情诗或情歌,全诗仅三句,每句仅变换了几个字,就把热恋中情人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诗里给我们三个时间概念即:三月、三秋、三岁,前一个和后一个很具象,“三秋”有些抽象,“孔颖达疏”注曰:“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因此,这首诗用现在语言理解,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一日不见,如隔九月!一日不见,如隔三年!

全诗层层递进逐渐深化,把对情人的思念幻化成漫长的时间,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想象空间,使之更具诗意。其实,“三月”“三秋”“三岁”都是形容时间的漫长,都可以表达出情人之间这种天天想念的心情。此诗经过后人的演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意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具体指多长时间,其实并无意义。

再说用法上的误区:前面说过,这是一首情诗或情歌,表达的是情人之间殷切思念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热恋中的情人如果一天不见都感觉时间的难捱,总觉得日子是如此的漫长,总想天天“粘”在一起,连情人去采葛的一点时间都觉得十分想念,所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不可乱用的。如果朋友或亲友之间见面时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表达问候,未免让人产生“同性恋”的联想,就会招来旁观者的“白眼”,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这犹如用“朝夕相处度日如年”来问候对方一样让人反感、恶心。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揭秘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被误用的两千多年

导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熟人见面常用的寒暄语,一般情况下人们理解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指的是三年,其实这种用法和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先说理解上的误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国风·王风·采

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指的是多长时间

中华自古就是个礼仪之邦,造成了国人一种谦虚,含蓄的心态,在为人处世方面,日常生活中,都有着一套说辞,而善于用诗词来表达含义的古人,更是用了无数优雅柔美的诗来展示,像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薛宝钗是真的喜爱贾宝玉吗

看过红楼梦,好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林黛玉爱着贾宝玉,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正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薛宝钗爱不爱贾宝玉,如果不爱,为何要信奉金石良缘,而与贾宝玉结为夫妻。如果爱,为何看不到青春少女的

揭秘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历经两千多年才被发现

陕西西安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历史事迹,一直为旅游胜地,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市区约35公里,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兵马俑(TerracottaArmy;Terra-co

她被冤枉两千多年

世人经常听到红颜祸水这个成语,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商纣王因迷恋妲己,导致身死国灭;吴王夫差中了西施的美人计,落得个拔剑自刎的结局;吴三桂为了爱妾陈圆圆,放满清军队入关,汉人江山落入满清之手。笔者并不

这些经常夸人的成语都是贬义词,可别再乱用了

倾巢出动释义: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或指全部出动(贬义)。误用: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倾巢出动,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了小偷,巨款如数追回。重整旗鼓释义: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

揭秘“皖南事变”中三个重量级叛徒的人生结局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九千将士,其中两千余人突出重围,两千余人战死,一千余人失散、失踪,四千余人被俘。被俘的将士分别被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江西铅山等地。在被俘的人员中有极少数人由于对中共失去信心,被俘后

在古代“衣冠禽兽”竟然是夸人的成语 揭秘历史

提起“衣冠禽兽”一词,想必很难有人对这四个字产生好感,通常这个成语都是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某些人徒有人的外表,穿着人的衣服,却干着禽兽不入的坏事。其实,在最初,这个成语原意并非如此。“衣冠禽兽”源于

在古代“衣冠禽兽”竟然是夸人的成语 揭秘历史

提起“衣冠禽兽”一词,想必很难有人对这四个字产生好感,通常这个成语都是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某些人徒有人的外表,穿着人的衣服,却干着禽兽不入的坏事。其实,在最初,这个成语原意并非如此。“衣冠禽兽”源于

历史典故 揭秘成语“玉体横陈”的由来

如果你有看过先前热播过的《兰陵王》,想必对冯小怜这个名字已经记到骨子里了。但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她的知名度与《兰陵王》有着密切关系。小编之前也有撰过一篇兰陵王的稿子,不过,要讲的内容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