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晁错削地
Posted 诸侯
篇首语:老板给了我份说炒就炒的鱿鱼,我给了板来了份说滚就滚的旅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晁错削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晁错削地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淫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自杀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候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政权才巩固下来。相关参考
一、祸起博弈> 汉初的吴楚七国之乱,率兵三月就加以平定;但这场大乱的爆发,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有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 时期,数百年间诸侯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秦王朝虽然一度废除了分封制,但割据的
本名:晁错别称:鼂错国籍:中国(西汉)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颍川(今河南禹州)出生时间: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去世时间: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www.cha138.com主要作品
说到晁错这个人小编先前觉得他应该是水浒传里的人物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他其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了,而且他真的超级厉害的,“重农抑商”这个政策就是他搞出来的,但是其实晁错的死还是有很大的疑问的,那么有
【晁错简介】晁错怎么读晁错是怎么样的人晁错怎么死的 晁错怎么读 晁错,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汉景帝的统一大业事业中,但他的结局却是被莫名的斩杀。那么他的名字“晁错”怎么读呢?
眼看天下因削藩削得兵征将战,烽火四起,晁错的老父亲由颍川跑来见晁错问:“皇帝刚刚继位,你当政用事,侵犯诸侯,离间骨肉之情,弄得怨言漫天,你究竟想干什么?”晁错的老父亲是明白人,他问晁错“究竟想干什
晁错是谁?晁错,汉族,颖川人,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思想。汉文帝时期,因能文任太常掌故。朝廷征召研究《尚书》之人,晁错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接
晁错,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其政见深刻,才华出众。《古文观止》收录有晁错的《论贵粟疏》,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精练,文笔流畅,是历代传诵的文学名篇。由于晁错能言善
晁错(读chaocuo,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54年),河南禹县人,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关于晁错最有名的是主张剥夺诸侯王的封地,造成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国之乱,而他全家也因为这件事被杀,是西汉建国初
晁错的这种死法,经常使念书不细的人误觉得他死得很面子。这事要怪司马迁。司马迁在为晁错作传时用了“春秋笔法”,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似乎是天子给晁错留体面,让他穿戴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
晁错的这种死法,经常使念书不细的人误觉得他死得很面子。这事要怪司马迁。司马迁在为晁错作传时用了“春秋笔法”,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似乎是天子给晁错留体面,让他穿戴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