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对联天子朱元璋
Posted 上联
篇首语:科学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对联天子朱元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对联天子朱元璋
对联天子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口占下联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诘问句对出上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朱元璋听后,暗自高兴。
朱元璋率军于集庆大胜元军后,在驿站小憩,见到有一名7岁儿童居住其间,乃是代父服役,便问童子:“你会不会对句?”童子答道:“会。”朱元璋便出上联曰:“7岁儿童当马驿”,儿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随口以“万年天子坐龙庭”相对。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劳役。
朱元璋在率军攻打姑苏城时。为了鼓舞士气,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随即以同样方法对出上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联意是说,您的“吞吴”意图,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朱元璋闻之大喜道:“军师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传旨曰:不论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张贴春联。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访,忽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春联,便上前询问。原来此人家以阉苗猪为业,家里并无人会写字,一时又未请到秀才来写,正在为此事犯愁哩。弄清原委后,朱元璋自荐说:“我来替你写一副吧!”他根据户主的职业特点,展纸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朱元璋视察完返回时,发现这家仍未把他亲自撰写的春联贴到门上,不禁大怒。户主连呼:“皇上走后,我们才知道这是千古难得的御赐墨宝,已经把它悬挂在中堂,正在焚香祝圣呢!”朱元璋听罢,转怒为喜、命侍从赐户主白银30两,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的陪同下,观看赛马。他见骏马飞驰,四蹄生风,偶得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并让一子一孙分别对出下联。朱允抢先对道:“雨打羊毛一片毡”。太祖听后,认为对句太软弱,无气势,不悦。又让儿子对,朱棣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太祖欣喜,频频点头称赞。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访,途中遇到担藕叫卖的农夫,便触景生情,口占五言上联曰:“一弯西子臂”,并让农夫对下联。农夫看看藕孔,应声对出下联:“七窍比干心”。农夫对得如此快速、工整,大出朱元璋所料,他非常高兴,即封其为“祭酒”(官职名)。
某日,朱元璋又微服来到一茶馆,与一正在品茶的读书人攀谈起来。他得知书生祖籍在重庆,便以地名出上联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书生知道这是嵌地名上联。便应声对出下联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听后十分赞赏。
还有一次,朱元璋微服来到一个小镇的酒店饮酒。他见店面狭小,又没有可口的下酒菜。便口占下联曰:“小酒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店主随口对出上联曰:“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朱元璋听后大喜,欲赐其官职,店主人婉言谢绝。
朱元璋和丞相刘伯温对弈时,兴致所至,偶得下联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并让刘伯温对上联。刘略加思索,对“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朱元璋听后,感到君臣二人以对抒发胸臆,倍觉畅快。
相关参考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一千年来,一直受到了上至当朝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的追捧和喜爱,像明太祖朱元璋,被天下的老百姓誉为“对联天子”,他一生致力于对联文化,在空闲时、外出时,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历史上第二位平民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从一个世代贫农的农家小子,到大明朝的开国之君,令人称奇的同时,也让人们见识了其努力创业的艰辛。朱元璋被老百姓誉为“对联天子”,只因其喜欢对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都知道朱元璋小时候家里贫穷,从小给富人家放牛,又出家作了和尚,几乎没有受过正式教育。>>后来他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凭借他的神谋
历史秘闻 朱元璋坐上皇位,再次来到皇觉寺,写下了一副对联,几乎无人不知
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老家濠州发生了旱灾,百姓几乎是颗粒无收,而朝廷却迟迟不来赈灾。俗话说,祸不单行,第二年的春天,又接连发生了瘟疫及蝗灾,许多人先后饿死或者病死,其中就包括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埋葬好亲人
在明朝之前,每逢过年的时候,百姓并没有贴春联的习俗。朱元璋称帝后,觉得如果不贴春联的话,感觉太过冷清,没有过年的味道。于是,他就下了一道圣旨,不管是文武大臣,还是普通老百姓,以后过年必须贴春联。可以说
历史秘闻 皇帝写了一幅对联,状元看不惯踩了一脚,最后皇帝却给他升了官
朱元璋写了一幅对联,人人都在称好,唯有他直接道出了弊端!文/一休道很多人都觉得皇帝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位,但其实皇帝也有许多的无奈,尤其是那些开国皇帝更是艰难。明朝的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国皇帝,而他的手
若是说道对联真正兴盛的时期,那一定是中国的明清时期了,明清时期有这么两位皇帝,对于对联的推广和传播作出了极大地贡献,第一位便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对于对联的喜爱远超于前朝的其他人,据说朱元璋上
朱元璋坐上皇位,再次来到皇觉寺,写下了一副对联,几乎无人不知
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老家濠州发生了旱灾,百姓几乎是颗粒无收,而朝廷却迟迟不来赈灾。俗话说,祸不单行,第二年的春天,又接连发生了瘟疫及蝗灾,许多人先后饿死或者病死,其中就包括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埋葬好亲人
历史秘闻 将军去理发,老板不愿收钱,将军赠他两副对联,至今无人能超越
悠久的历史,必然会孕育出灿烂多彩的文化,对联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据说,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的皇帝孟昶,为了庆祝春节所创作,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就下了一道圣
悠久的历史,必然会孕育出灿烂多彩的文化,对联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据说,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的皇帝孟昶,为了庆祝春节所创作,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就下了一道圣